2017年底,商務部_公安部_交通運輸部_國家郵政局_供銷合作總社聯合印發的《城鄉高效配送專項行動計劃(2017-2020年)》,提出到2020年,初步建立起高效集約、協同共享、融合開放、綠色環保的城鄉高效配送體系,確定全國城鄉高效配送示范城市50個左右、骨干企業100家左右。
2017年底交通部、公安部、商務部聯合發布《關于組織開展城市綠色貨運配送示范工程的通知》;2018年初商務部、公安部、郵政局、供銷社聯合發布關于組織實施城鄉高效配送重點工程的通知;2018年底商務部、公安部、交通部、國家郵政局、供銷社發布《城鄉配送績效評價指標體系》;2019年初2商務部、公安部、交通部、國家郵政局、供銷社發布《關于進一步落實城鄉高效配送專項行動計劃有關工作通知》,30個城市列入首批試點;
目前,城鄉高效配送專項行動進入關鍵實施階段,商務部、交通部牽頭組織的三大重點工程正全面推進。那么城鄉高效配送專項行動有哪些任務要求呢?今天本號就從《城鄉高效配送專項行動計劃》文件中摘編出“城鄉高效配送的十五項重點任務要求”分享給大家。
中國城鄉高效配送十五項重點任務要求主要圍繞:完善城鄉配送網絡、優化城鄉配送組織方式、、推動城鄉高效配送技術標準應用、推動城鄉配送綠色化發展和提高城鄉配送管理水平五個方面展開,具體如下:
一、完善城鄉配送網絡
1.優化城市配送網絡。加快構建以綜合物流中心(物流園區)、公共配送(分撥)中心、末端配送網點為支撐的城市配送網絡。鼓勵根據需求建設集倉儲、運輸、分撥、配送、信息、交易功能于一體的綜合物流中心,強化物流中心的集聚輻射功能。鼓勵建設相對集中的公共配送(分撥)中心,支持倉儲、零擔運輸、電商、郵政、快遞等各類企業共建共用,提升配送中心的公共屬性。加快建設末端配送網點,豐富零售門店的送、取貨物功能,完善快遞基層服務網點布局,支持郵政綜合服務平臺建設,發展自助提貨設施等末端公共服務點。
2.完善農村配送網絡。健全以縣域物流配送中心、鄉(鎮)配送節點、村級公共服務點為支撐的農村配送網絡,鼓勵有條件的地區構建公共配送中心和末端網點直通快捷的農村配送網絡。支持縣域物流配送中心強化資源整合、集散中轉、倉儲配送等功能。依托鄉鎮連鎖超市、郵政營業場所、客貨運站場、快遞網點、農資站等網絡資源,建設上接縣、下聯村的農村配送節點。依托農家店、便民店、村郵站、三農服務站等末端網點,發展農村公共服務點。農產品主產區鄉鎮重點建設具有農產品集聚、產地預冷、加工配送等功能的公共冷鏈設施,從產地高起點發展冷鏈物流網絡。
3.加強城鄉配送網絡銜接。發揮區域配送中心銜接城鄉的功能優勢,形成銜接有效、往返互動的雙向流通網絡。鼓勵跨部門資源共享和跨行業協作聯營,推動商貿流通、交通運輸、郵政、快遞、供銷合作、第三方物流等企業向農村延伸服務網絡,充分利用農村現有倉配資源,拓展農產品上行物流通道,打造“一點多能、一網多用、深度融合”的城鄉配送服務網絡。
二、優化城鄉配送組織方式
4.加快發展集約化配送。發揮第三方物流企業倉配一體化服務優勢,融合供應商、實體零售門店、網絡零售的配送需求,發展面向各類終端的共同配送。依托物流園區、批發市場等配送需求集中場所,整合零擔長途干線運輸“落地配”與城市配送資源,發展面向機關單位、工商企業、學校醫院等消費團體的集中配送。擴大零售終端網絡,整合供應商配送需求,發展面向連鎖超市、百貨店、專賣店、專業店等零售門店的統一配送。依托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面向電商平臺和團體消費的農產品批量配送。結合城市交通狀況和配送需求,加強商貿、快遞與物流企業的協同協作,因地制宜發展夜間配送、分時段配送。創新發展符合個性化、定制化消費的配送方式。
5.推動各類配送資源協同共享。加快發展公用型倉儲設施,強化集貨、分撥和配送功能,推動各類配送中心對外開放、共享共用,推動供應鏈各環節庫存統一管理。加強實體商業配送網絡與電商、快遞等物流配送網絡的協同共享,探索在分撥中心、配送中心環節加強合作,推動店配與宅配融合發展。加強末端配送資源共享,促進快遞、郵政、商超、便利店、物業、社區等末端配送資源的有效組織和統籌利用。鼓勵平臺型物流企業和無車承運人的發展。加強配送車輛的統籌調配和返程調度,推廣循環取貨、返程取貨等方式,減少車輛空載率。
6.推動配送與供應鏈深度融合。拓展配送功能,加強與生產制造、采購銷售、農產品生產等環節的協同銜接。重點發展原材料與零部件的代理采購、庫存控制與線邊服務;推進配送與集中采購、批發分銷、網絡零售等功能整合,優化網購商品按區域分布式存儲,發展集中倉儲和共同配送,實現供、銷、配、存、運一體化;深入田間地頭,發展農產品集約化、標準化的預冷加工、質量檢測、包裝賦碼、倉儲配送、質量追溯與代購代銷等服務。
三、強化城鄉配送技術標準應用
7.加強裝備技術推廣應用。大力推廣集裝單元、快速分揀、自動識別、智能倉儲等技術,提升倉儲配送、裝卸搬運、分揀包裝等裝備技術水平。推廣應用無線射頻識別、綜合識別、集成傳感等物聯網感知技術,鼓勵應用貨位管理、可視化、路徑優化、供應鏈管理等智能存儲配送技術,提高倉儲配送效率。支持應用專業冷藏運輸、蓄冷板(棒)、全程溫濕度監控等先進技術設備,加強末端冷鏈設施建設,實現冷鏈不斷鏈、可監控。
8.加強標準實施應用。完善配送中心、配送站點建設標準和配送車輛選型標準,推動倉儲、配送、分揀、包裝、裝卸、搬運等環節物流標準廣泛應用。加快建設托盤、周轉箱(筐)循環共用體系,推廣應用標準托盤、周轉箱(筐)及一貫化作業,探索以托盤、周轉箱(筐)作為裝載、作業、計量和信息單元,推進農產品流通從田間地頭到超市貨架全程“不倒筐、零觸碰”。推動配送車輛向標準化、廂式化發展,規范管理快遞專用車輛。有條件的城市探索城鄉配送車輛“統一標識、統一車型、統一管理、統一技術標準”。
商務部特聘物流專家、中國倉儲與配送協會副會長
王繼祥 男,1963 年 5 月生,河北豐南人,教授 / 研究員,商務部特聘物流專家。現任中國倉儲與配送協會副會長、北京易流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華夏物聯網研究中心主任、《物流技術與應用》雜志常務副主編。
主要社會兼職有: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物聯網專業特聘教授、山東財經大學物流專業兼職教授、中國電子學會物聯網專業委員會物流領域組長、北京車聯網產業聯盟副理事長、中國物流學會常務理事等。
王繼祥是中國軟科學學會、中國生產力學會、中國金屬學會的高級會員。共發表各類研究論文 90 多篇,完成各項研究報告與咨詢報告 60 多篇,曾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冶金部科技進步三等獎等各項獎勵 30 多次,有四項成果通過部級鑒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