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中通快遞(NYSE: ZTO)發布了2018年第四季度及全年業績,財報摘要顯示,中通快遞的業務量繼續領跑快遞行業,調整后凈利潤達到公司給出指引的上限。
“利潤逼近順豐,單量領跑行業”,這是在中通快遞公布2018年成績單之后,行業內的評價。
這是怎樣一份成績單?對比來看有哪些亮點?物流指聞梳理如下:
成績單:業務量穩居第一
根據中通快遞財報,2018年全年營業收入同比增長34.8%至176.04億。其中,主營業務快遞服務收入增長26.5%。2018年全年毛利潤為53.65億元,同比增長23.5%,全年調整后凈利潤42.01億元,同比增長30.1%。
第四季度業務量為27.14億件,較上年同期20.15億件增長34.7%,高于行業平均26.1%的增速。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9.9%至56.28億元。主營業務快遞服務收入增長29.4%至49.6億元。調整后凈利潤為12.90億元,較上年同期12.65億元同比增長1.9%。由于2017年同期凈利潤含全年一次性返稅,扣除此影響,調整后凈利潤同比增長20.5%。
這樣的財務數據意味著什么,我們對比之前已經發布年報的申通、韻達、順豐、百世來看。
可以看出,用“利潤逼近順豐,單量領跑行業”這樣的評價可以說是恰如其分。
財務數據之外,再看業務量。
據中通快遞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賴梅松透露:“2018年第四季度及全年,中通實現了穩健的發展目標。全年業務量達85.2億件,較2017年全年62.2億件的業務量同比增長了37.1%,超出行業平均增速10.5個百分點。市場份額從15.5%提升到16.8%,持續領跑中國快遞行業。同時,我們在服務質量、客戶滿意度和盈利能力上也保持行業前茅”。
值得注意的是,中通快遞第四季度業務量為27.14億件,日均達到2950萬件,只差一步即可邁入日均3000萬件俱樂部;全年85.2億件的業務量,如按照近年來的平均增速,中通快遞在2019年有望成為第一個年業務量破100億件的快遞企業!
控成本:穩健之道
眾所周知,快遞業競爭加劇,單票收入一降再降。從2018年收入來看,中通快遞全年單票收入出現了下滑。
對此,中通快遞首席財務官顏惠萍表示:“盡管快遞業務市場競爭加劇, 中通在專注有效增量的同時,將全年單票收入(ASP)的下降控制在了7%以下。2019年中通將繼續優化成本結構,深挖潛力、提升效益,為業務增長提供保障并輸送戰斗力。”
據顏惠萍介紹,得益于公司體系化的降本增效能力,2018年單票運輸成本和分揀成本共計下降一毛一分,核心快遞業務毛利率為32.6%。管理費用占總營收的比重為6.9%,增長速度低于營收增幅。
具體來看:
2018年全年營業成本同比增長40.5%至122.40億元,單票運輸成本和分揀成本共計下降了0.11元。
2018年全年運輸成本57.58億元,同比增長20.0%,遠低于37.1%的業務量增速。單票運輸成本從2017年的0.77元下降至0.68元。
其中,2018第四季度營業成本同比增長36.9%至40.77億元,運輸成本為19.48億元,同比增長28.9%,單票運輸成本從2017年同期的0.75元下降至0.72元。
據中通快遞方面介紹,運輸成本的效益顯著提升,占營收的比重由35.0%下降至34.6%,這得益于路由線路的持續優化和自有車輛尤其是高運力甩掛車的推廣使用。自有車輛的運輸成本占總運輸成本的52.7%,相比2017年同期44.9%顯著提升,進一步發揮了自有車輛的成本優勢。
此外,中通快遞2018年全年分撥中心運營成本同比增長31.1%至31.98億元,單票分揀成本與2017年相比下降了0.01元。2018年第四季度分撥中心運營成本同比增長35.7%至10.43億元,單票分撥成本與上年持平。
據悉,截至2018年12月31日,中通在全國有共計120套大、小件自動分揀設備安裝投入使用。相較于2017年底58套的水平,自動化帶來的效益部分抵消了旺季人力成本上升的壓力。
其他方面,中通快遞2018年第四季度物料成本同比增長23.8%至1.58億元,2018年全年物料成本同比增長34.0%至4.92億元。物料成本的增長與電子面單熱敏紙的銷售增速基本一致。
除此之外,其2018年全年其他成本增長至15.53億元,主要來源于三個方面:直客業務量增加而產生的派費成本增加4.29億;IT信息技術應用和研發投入增加1.55億;稅收附加增加1.37億。2018年第四季度其他成本增長至5.43億元,原因和全年情況一樣來至于上述三個方面。
除了稅收這一原因之外,這樣的成本支出也可以看出,直客和技術方面的投入力度很大。
賴梅松的“小目標”
如前文所述,殺成紅海的快遞業,單票收入一降再降。對于中通快遞而言,友商又在不斷追趕,雖然業內外認為快遞業爆發大規模價格戰的可能性不大,但是快遞業本身很大程度上看的是規模效應。
賴梅松自己也說:“規模快遞企業并將會持續發揮其規模和效益的優勢,讓客戶花更少的錢獲得更高價值、更快捷的快遞物流服務,同時為上下游產業提供更多的價值和模式創新的機會”。
那么中通快遞還有壓價的空間嗎?除了剛剛中通快遞2019年控制成本情況的介紹,我們不妨再看看它的家底:
2018年全年來自經營活動的凈現金流為44.14億元,對比2017年同期增加了7.83億元。
截至2018年12月31日,中通持有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限制性現金以及短期投資總額為182.23億元。第四季度經營性現金流為18.02億,較上年同期增長31.4%。
截至2018年12月31日,中通快遞分布在全國的網點數量約30100個,直接網絡合作伙伴數量逾4500家。
中通快遞的長途貨運卡車數量逾5500輛,其中自有車輛數量從上季度的逾4000輛增加到逾4500輛,其余900多輛卡車由桐廬通澤運輸公司運營(桐廬通澤系一家與中通獨家合作的汽運公司)。自有的4500多輛卡車中,逾2800輛為車身長15-17米的高運力甩掛車。
中通快遞分撥中心之間的干線運輸線路超過2100條。
中通快遞分布在全國的分撥中心共計86個,其中78個由中通自營,其余8個由中通的網絡合作伙伴經營。
……
而這就是中通快遞的底氣。
展望2019年,賴梅松也放出一個小目標:中通將堅持“平臺大而強,末端小專精”的戰略,加速擴張、拉開領跑距離,全年目標業務量增速超出行業平均增速至少15個百分點。
高出15個百分點意味著什么?據中國郵政快遞報引述專家觀點介紹:“2018年,快遞行業平均業務量增速為26.6%。2019年,中通的目標是超出行業平均增速至少15個百分點,那么,中通2019年業務量增速將有望達到41.6%。而去年,中通快遞的業務量為85.2億件,以此測算,2019年中通的目標是業務量超過120億件!
目標已定如何做?不妨看看賴梅松在中通快遞研報發布后的發言:
“通過加大加快基建設施和智能科技研發的投入、加快末端收派資源的部署和協同升級、將網絡政策落地到最前端從而提升一線人員的收入、把握物流生態體系戰略合作的契機等舉措,我們將在維護客戶滿意度和完成既定利潤的同時,加速市場份額的增長,給股東帶來穩定和長期的回報。”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