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進入經濟全球化時代之后,各國之間的貿易往來越來越頻繁,而貿易交流的港口,其發揮的作用也是相當的重要,所以各國都開始注重貿易港口的建設和發展。近年來,在全球大洗牌的加速推動之下,新加坡慌了。作為全球最大的綜合物流中心的新加坡,在看到中國斥資700億元打造全球第一大港必然會坐立難安。
中國建造洋山港究竟有何作用?中國建造洋山港對新加坡有什么影響?
新加坡港口的地位
隨著世界各國之間的經濟交流越來越緊密,以及貿易往來愈加的頻繁,各國之間的經濟實力也是逐漸增強,經濟實力也是國際當中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指標之一,所以,世界各國對于經濟發展的重視程度可謂是達到了極點。
在如今這個競爭日益激烈的國際大環境之下,沒有足夠實力,沒有鮮明的競爭優勢,那么必然會在激烈的競爭當中遭到無情淘汰,這種情勢下,只有弱肉強食,優勝劣汰,沒有情義可言,可沒有道理可講。唯一能夠做的,就是打造出自己的競爭優勢,讓自己無可替代,才能立足與這個世界。
新加坡這個資源匱乏的彈丸小國,為何能夠在20世紀80和90年代,經濟迅速發展,實現了騰飛,與當時的中國臺灣,中國香港以及韓國一起被稱為“亞洲四小龍”,這樣的稱號,其實就是彰顯了我國的香港和臺灣這兩地區與韓國、新加坡經濟實力。
新加坡在資源匱乏的情況之下,還能實現經濟騰飛,這主要得益于新加坡得天獨厚的地位位置和地理環境。由于新加坡是一個島國,所以新加坡就因地制宜地發展港口物流行業。新加坡是國際一流的港口物流中心,而且物流業對于本國的GDP貢獻十分巨大,占到了9.5%的份額。
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以及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使得新加坡的物流行業十分發達,在全球也是首屈一指。在新加坡的物流相關公司多達8000多家,物流業的從業人員更是多達18萬人。值得一提的是,世界前50位的第三方物流公司中,最起碼有一半以上在新加坡設立了亞洲總部。
新加坡之所以能夠吸引那么多的物流企業在新加坡設立亞洲總部,那是因為新加坡的物流環境和政策都是有利于物流行業的發展。所以新加坡的物流企業大部分都是具有規模實力強、服務效率高、專業性強、誠信度高以及服務周到細致等優勢。
要知道,自從20世紀90年代以來,新加坡政府就開始大力倡導發展物流業,不僅制定了發展規劃,還實施了物流基礎設施建設的計劃,更是對相關物流設施加以健全和完善。例如,在1997年,新加坡多個機構聯合推出了物流產業提升應用計劃,成功將運輸、倉儲以及配送等物流環節進行了優化調整,重新整合成了”一站式“服務。
除此之外,新加坡還積極引進先進高新技術用來實現改善物流基礎設施,使得終端實現了全自動化系統。新加坡的港口物流定位是以港口為基礎,從而建設成全球物流中轉中心和配送中心,形成全方位的運輸服務,最終使得新加坡成為全球綜合物流中心。
中國斥資700億修建全球第一大港口——洋山港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經濟發展也是進入了高速發展的黃金時期,用了短短幾十年的時間,就走完了那些發達資本主義國家數百年才走完的路。如今,我國的經濟發展已經迎頭趕上了,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了,與全球各國之間的經濟交流和貿易往來也是極為頻繁。
因此。由于經濟發展過快,一些基礎設施還未跟上經濟發展的步伐,已經供不應求了。就比如我國的上海市,上海臨近海域,港口碼頭眾多,但是隨著上海國際貿易的發展,成為了國際化經濟大都市,海岸線已經用光了,深水泊位已經極度匱乏。
更何況,我國目前已經成為世界制造大國,正在逐漸向制造強國轉變,在今后的經濟發展會更加繁榮,所以未來集裝箱運輸必然會越來越多,但是由于長江引航道的水深較淺,根本就無法滿足裝箱船舶大規模的發展。
所以建設新的港口就成了極為迫切的大事,但是上海的海岸線基本上用完了,其他的地方也無法滿足建設港口的條件,所以只有跨過長江口,離岸建設深水港口。于是,經過專家們的精心選址和詳細論證,最終建設港口地址決定在大小洋山群島。
在洋山港建設時,先后產生了20多項具有技術產權的技術,創造了一批在全球領先的技術,而且,正是洋山港的建設成功,使得上海過去沒有深水泊位的情況已經成為歷史。同時,洋山深水港的建成,是上海港走向海洋時代的標志,更是我國近海岸線資源開發利用的里程碑。
當洋山港建成之后,經過近十幾年的發展,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裝卸和貿易港口,據相關統計,2020年上海集裝箱港口總吞吐量遠遠超過美國,達到4350萬標準箱,并且已經連續十一年排在世界第一位,更是在不斷刷新新港口業的世界紀錄。
修建洋山港對于新加坡的影響
在我國的洋山港出現之前,新加坡一直是全球最大的港口,但是在我國的洋山港出現后,新加坡的地位就轉變了。因為在洋山港的不斷發展繁榮之后,新加坡的港口優勢就逐漸失去優勢,發展也將進入深水區,難以寸進。
我國的洋山港的成功運營,就是新加坡衰落的開始。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而之前我國沒有像洋山港這樣巨大規模的港口,所以很多貨船不得不從新加坡那邊中轉過來,現在就不一樣了,有了洋山港就不要繞道新加坡了,可以直接達到中國。既節省了時間,以及人力和財力,又達成了此行的目的。
新加坡的經濟發展很大一部份來自港口的物流業,若是沒有了物流業的支撐,那么新加坡必然走向衰敗。而且當新加坡的經濟陷入衰退之后,那些全球前五十的第三方物流公司也會將總部撤離新加坡,無疑會令新加坡的情況雪上加霜。
寫在最后
新加坡這樣一個彈丸之地,又是資源匱乏之國,能夠憑借獨特的地理位置優勢,大力發展港口物流業和金融業,成為世界著名的綜合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甚至被譽為亞洲四小龍之一,的確是難能可貴,但是在中國洋山港的巨大沖擊之下,已經搖搖欲墜,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想要發展起來,恐怕很是艱難。大家對此怎么看?歡迎留言和評論!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