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計劃利用RFID技術改進郵政服務流程并在全球范圍內提供新郵政服務。在負責協調成員國郵政政策的聯合國專門機構萬國郵政聯盟(Universal Postal Union,UPU)的指揮下,巴西郵政局(Correios Brazil)正將智能包裝技術應用于信件中,尤其是產品包裝中,這是電子商務不斷增長的需求。
目前這套郵政系統已啟動運行,并遵循全球RFID GS1標準。
在與萬國郵聯的聯合行動中,該項目正分階段實施中。巴西郵政局RFID項目經理小奧達爾西·瑪亞(Odarci Maia Jr.)解釋說:“這是第一個使用UHF RFID技術跟蹤郵政貨物的全球項目,實施的復雜性涉及跟蹤具有多種材料、尺寸和空間方向的郵政貨物,此外還需要在小時間窗口內捕獲大量數據。”
由于初始條件的限制,RFID技術的應用被當作保持當前的裝卸和包裹處理操作流程的一個前提。同時,也使用了條形碼來跟蹤這些流程,因為目前這個郵政項目并不打算取代整個園區的設備和基礎設施。
巴西郵政局的高管認為,隨著RFID技術應用的進步,需要改進的一些操作流程肯定會被識別出來。“在郵政環境中使用RFID技術才剛剛開始,當然,流程的變化在學習曲線中也會被觀察出來。”
瑪亞表示,與萬國郵聯一起選用低成本的RFID標簽,目的是盡量減少對郵政服務價值的影響。“郵政局運送的訂單內容廣泛,而且大多價值較低,因此采用有源標簽是不合理的。另一方面,有必要采用市場上最常用又能帶來更好收益的標準,例如負載類型的成本和讀取性能之間的關系。此外,標準的使用允許快速采用該技術,因為市場上有許多這類解決方案供應商。更重要的是,使用諸如GS1的市場標準可以讓客戶在郵政生態系統之外的流程中獲得收益。”
安裝在進出閘口的閱讀器
在該項目中,閱讀器被安裝在巴西郵政局全國主要運營單位的貨物進出閘口。這些單位包括分揀中心、貨運站、配送中心、國際中心等。在巴西郵政局,貨物集裝箱內的包裹以統一的方式運輸,集裝箱可容納數百個包裹,具體取決于單個包裹的尺寸和重量。
每筆訂單都有自己的RFID標簽,裝載單元也有一個帶GS1 GRAI-96標識符的永久性的RFID標簽。在通常情況下,集裝箱在大型卡車后備箱中進行裝卸時,安裝在碼頭上的閱讀器會對集裝箱里的內容進行盤點,并將信息傳輸到公司的中央存儲庫。包裹運輸信息反映在客戶咨詢的目標跟蹤系統中。
這里的RFID閱讀器是由萬國郵聯進行的國際招標而選出來的。該閱讀器套件由一個Impinj閱讀器、Keonn天線和一個板載微型PC組成,由Kyubi公司進行集成。“該項目包括2009款各種配置的閱讀器套件,其中一半左右已經安裝在大約 50個運營單位中。”瑪亞說。
據瑪亞表示,這個項目面臨著多項挑戰,例如確定每個RFID閱讀器套件的安裝位置、準備基礎設施、設計和開發數據庫、應用程序以及與企業系統的集成、培訓相關團隊以及制作內部和外部使用的技術材料等。此外,一個更重要的挑戰是跟蹤郵政貨物呈現在各方面的復雜性,以及滿足在小時間窗口內大量捕獲數據的需求。
在接下來的18個月內,巴西郵政局團隊將在大約180個運營單位中安裝閱讀器,并鞏固郵政客戶對技術的使用。
用于物流的inlay性能標準
巴西郵政局的項目經理馬托斯(Alberto de Mello Mattos)表示,該項目的設計目的是讓客戶自己可以為他們的訂單購買和生產標簽,已經采用了RFID技術的客戶也不會去限制他們使用特定品牌或型號的inlay,并給予了他們廣泛的選擇自由。“鑒于當前不存在用于物流或郵政過程的inlay性能技術標準,郵政局內部還進行了幾次現場測試,涉及局里每天要處理的各類型貨物,從而確定了inlay的性能基準。”這就是名為Smartrac Dogbone Monza R6的inlay。
該郵政局為了指導客戶使用能夠提供足夠讀取率的inlay,還發布了一個名為RPC的inlay列表,其性能等同于或優于參考inlay。
馬托斯相信,此時,RFID技術將有可能改善客戶在訂單位置方面的顯示信息,可以提供包裹進入或離開某運營中心的確切時間,以及在監視對象從其原點到最終接收者的移動過程中發生新事件的信息。
該郵政局擁有自己的跟蹤和追溯流程(訂單的定位和跟蹤)系統,稱為SRO(目標跟蹤系統),該系統是為使用條形碼技術而開發的,通過手動讀取或在自動分揀設備中跟蹤貼在訂單上的標簽(Sedex標簽)。
“RFID系統建立了自己的數據庫,牢記讀取頻率和使用的標識符等細節信息。”馬托斯報告說,“這些信息不斷傳輸給SRO,并通過數字渠道提供給客戶。此外,我們還努力將分支機構網絡和我們的客戶使用的運輸系統相集成。”
這套解決方案的數據庫集中在巴西的首都巴西利亞,有一些信息也會被發送到瑞士的萬國郵聯云端。
郵政貨物的主要標識符
用一種簡單的方式來理解郵局項目,就是從包裹或訂單的標簽開始。
目前,每個包裹都會收到一個刻有萬國郵聯標準化標識符的條形碼跟蹤標簽,稱為S10,格式為兩個字母、九個數字的組成,并以另兩個字母結尾,例如:ML123456789BR。這是包裹的主要標識符,用于合同目的,并供客戶在巴西郵政局的跟蹤系統中進行研究。
通過手動或自動讀取相應條碼,在整個郵政流程中捕獲此信息。S10標識符既由 巴西郵政局提供給生產個性化標簽的合同客戶,也在Sedex標簽上生成,例如,貼在分支機構柜臺服務的個人客戶訂單上。
“隨著RFID的采用,S10標識符將與inlay上記錄的標識符保持并聯,對于包裹和小袋包裝,這是GS1 SSCC(串行運輸集裝箱代碼)標準中的標識符。”瑪亞解釋說。“這樣,每個包裹都包含兩個標識符,有了這套系統,它們可以以不同的方式識別通過郵局流通的每批貨物,無論是借助條形碼還是RFID進行的跟蹤。”
對于在郵局機構服務的客戶,服務員將貼上RFID標簽,并通過服務窗口系統將特定包裹鏈接到其SSCC和S10標識符。
而對于通過網絡請求S10標識符以準備發貨的合同客戶,他們將能夠購買自己的RFID標簽,根據個人需求進行定制,并生產具有自己的SSCC編碼的RFID標簽。也就是說,有了自己的CompanyPrefix,當包裹流通多個服務提供商時,除了具有互操作性之外,它還允許在其內部流程中的集成和使用。
另一種選擇是將已有RFID標簽的產品的SGTIN標識符鏈接到S10資產,以識別包裹。鑒于該項目最近啟動,其收益仍在監測中。
目前該項目使用的中間件是由Kyubi開發的。它的主要目的是過濾讀取事件、盡量減少向中央存儲庫發送重復信息、管理捕獲的數據并發送信息以支持設備維護。此外,Redbite正在開發一種新的中間件,預計將使用云架構(AWS IoT)進行健康監測(維護)、參數化和嵌入式軟件的更新。
由于巴西郵政局與RFID硬件供應商沒有直接關系,因此該級別的所有談判均由負責指定和簽訂設備合同的萬國郵聯機構進行。
目前使用的應用程序、數據庫和與公司系統的接口都是內部開發的。每個安裝地點的能源基礎設施和數據通信的改造過程也是利用其自身資源和具體合同開發的。
“在類似巴西郵政局這樣規模的公司中實施RFID技術,具有廣泛的地理覆蓋范圍,處理貨物的多樣性和大量性,建筑物的建造標準各不相同等方面的挑戰。此外,還涉及來自最多樣化細分市場的數千名客戶的不同需求,該項目獨特而又前景遠大。”瑪亞證明了這一點。“挑戰分為五大支柱——基礎設施、閱讀器、系統、標簽和標識——旨在更好地組織項目實施。”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