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物流開放是重大戰略轉型開始 訪京東集團CEO劉強東
張靖超
在2016年行將結束前的一個月,京東宣布:“京東物流”將以品牌化運作的方式全面向社會開放。
京東要做的不止于此,已有的供應鏈、數據優勢都將充分向社會開放。將過去12年以傳統方式構筑的優勢和基礎設施升級,并向社會全面輸出能力與價值,建設平臺化生態,對一家自營模式起家的企業而言,這一決策影響深遠。
而京東的發展也得到業界越來越多人的肯定。在2016年,京東上榜《財富》雜志的“2016年財富世界500強” 成為中國首家且唯一入選世界500強的互聯網企業。作為這家世界500強企業的領導者,京東集團CEO劉強東曾在2015年時入選《財富》雜志的“全球50位最偉大的領導者”榜單,《財富》稱:“雖然公司上市后劉強東已經成為億萬富翁,但他依然充滿親和力并很‘接地氣’,沒有明星CEO的架子,每年抽出一天時間親自為客戶送貨。”
如今,距離劉強東創立京東已走過近13個春秋。對于未來,這位充滿親和力的CEO向《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京東將全面向技術轉型,更加開放化,成為中國商業零售領域基礎設施的提供商。
京東物流開放是開始
《中國經營報》:2016年11月23日,“京東物流”面向社會開放。為何選擇在這個時間節點?
劉強東:京東物流的開放是京東集團整體對外開放的開始,是一個重大的戰略轉型,標志著京東將過去12年以傳統方式構筑的優勢和基礎設施升級,并向社會全面輸出能力與價值,建設平臺化生態,與合作伙伴共同促進中國商業社會的進一步繁榮。
隨著零售行業線上線下融合、定制化和精準供給等趨勢的日益明顯,目前中國的物流行業依然呈現出供應鏈成本居高不下、社會化物流不健全、旺季客戶體驗無法保證等新的行業痛點,大量商家在零售業向“互聯網+”的轉型中遭遇到供應鏈方面的巨大挑戰。因此,京東物流決心通過向社會開放基礎設施、經驗和價值,服務中國商業社會,幫助商家降低供應鏈成本、提升流通效率,把客戶體驗做到極致。
《中國經營報》:與“四通一達”等物流公司相比,“京東物流”的優勢在哪里?
劉強東:通過多年積累的網絡規模優勢,京東物流已經成為了涵蓋倉儲、運輸、配送、客服、售后等一體化供應鏈服務的解決方案提供商,面向社會推出全供應鏈一體化服務,以及供應鏈金融及大數據等增值服務,為京東平臺商家、品牌商、垂直平臺等提供線上線下、全渠道的供應鏈整體解決方案,同時幫助客戶在多地分倉、計劃預測、精準備貨等方面做出更智能的決策,而且京東還可以發揮前臺供應鏈優勢,優化整個供應鏈的效率。在客戶服務方面,近期推出了“京準達”服務,客戶可選擇2小時段的精準送貨服務,大家電將推出“長約達”服務,客戶可以選擇在40天內任意天數送貨,這些服務舉措都再一次定義了行業服務標準,滿足消費者可選擇的、個性化的履約服務需求。
人工智能大有可為
《中國經營報》:2016年5月,京東成立X事業部,聚焦無人機、無人車、無人倉等技術的研發。無人技術對“京東物流”會帶來哪些提升?
劉強東:無人倉概念的誕生,讓系統化整體改造生產場景為目標的全新實踐應運而生,同時進入以機器人(21.450, 0.07, 0.33%)代替人工參與生產、以算法布局指導生產為標志的第三代倉儲系統的創新。而無人機技術是解決農村最后一公里物流配送難題的“良方”,改變了農村電商配送需要雙腳“翻山越嶺”的物流現狀,為廣大農村用戶送去了由互聯網與電商帶來的福音。無人車在未來城市中的應用一方面是對傳統人工配送的升級,另一方面將會提供更加細分的配送場景,為用戶提供可移動、更智能的配送終端。
無人技術也帶來了運營效率的全面提升。同時無人機在農村的應用也將大幅提高惡劣條件下的配送效率。京東已經全面啟動了開放式物流策略,在京東無人技術的大規模應用下,將帶動整個社會的物流效率提升,可謂企業與社會效益雙贏。
《中國經營報》:VR/AR、人工智能、無人機等新科技,哪些能夠提升京東現有業務的實力?
劉強東: VR/AR是新興的場景入口,代表著未來。AI 作為基礎科學,對經典業務的促進和幫助體現在各個方面。它代表的是新興的生產力,在電商中的應用大有可為。不僅在商品搜索、推薦、精準選品、自動補貨、動態定價、促銷、廣告、智能客服,以及金融/保險系列產品服務上有著廣泛的應用,還在倉儲規劃、路徑選取、無人機、無人車和無人倉等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AI的發展是以數據、計算資源和算法提升為基礎的。京東有著豐富的數據資源,在計算資源方面進行了大力投入,還需要更多、更好、更強的人工智能人才。
京東將全面向技術轉型
《中國經營報》:京東在成立X事業部、Y事業部時,宣布全面向技術轉型。我們該如何理解這一轉型?
劉強東:京東全面向技術轉型是我們未來12年的戰略發展方向。全面向技術轉型意味著,京東將已有的供應鏈、數據、物流優勢充分向社會開放,成為中國商業零售領域基礎設施的提供商。同時,未來12年京東將圍繞著技術發展,通過AR技術、深度學習、人工智能等創新科技,將過去12年以傳統方式構筑的優勢全面升級,實現運營智能化、無人化,將行業和社會的運營成本降低至極限,且用戶體驗越來越好,最終發展成為全球領先的、真正實現智能化的商業體。
《中國經營報》:從2007年,京東開始自建物流至今,已過去近10年的時間,在2017年以及未來的10年,你對“京東物流”有何目標與具體規劃?
劉強東: 我們對于智能物流的規劃體現在自動化運作、數據化運營、智慧化供應鏈三個層面。通過全面應用自動化和智能設備,實現倉儲、配送、客服、售后的自動化,優化體驗并提升效率。應用智能算法,智能推薦耗材、推薦最優路徑等提升人員作業效率。其次通過運營全鏈條可視、應用大數據和智能算法,實現自動預警、自動決策、智能預測和智能安排生產。基于大數據、模擬仿真技術進行智能網絡布局,強調科學和柔性的數據化運營。基于物聯網,實現全面信息采集和上下游之間信息透明共享,全面應用無人技術配送,基于大數據和機器學習,實現智能判斷與決策,并打造具備自我學習、自我迭代、自我決策能力的智慧化供應鏈。最終,實現全智能無人化。
京東的智能物流體系也是雙向開放共享的體系,一方面京東物流將進一步打造平臺化整合能力,整合社會的倉儲、運輸、配送等物流資源;另一方面,將京東物流的能力開放共享給行業和社會,提升流通領域的供應鏈效率,支撐融合共贏的零售商業體系。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