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行業變局,一成不變是不可取的,企業轉型是必然趨勢。上海睿豐依托技術和經驗優勢,堅定地走上了轉型發展之路。
商場如戰場,在競爭激烈的商業社會,千軍萬馬沖殺著奔向行業的制高點,最終只有少數的強者和幸運兒才能享受勝利的榮耀。目標是確定的,但是競爭的策略、進階的路徑卻是未知的,全憑各個企業自己去摸索。其實企業和人一樣是有性格的,不同的企業根據各自的策略去參與競爭:有的激進大膽,有的沉穩謹慎。
上海睿豐自動化系統有限公司(簡稱“上海睿豐”)是2007年成立的從事物流自動化輸送分揀系統解決方案及實施的專業化公司,目前下設一個全資子公司——上海睿豐自動化工程技術服務有限公司(簡稱“睿豐服務”),為客戶提供專業的售后服務。在醫藥、服裝、煙酒、郵政、快遞、特殊監管、機場、家電制造等行業領域,上海睿豐擁有大量的項目成功實施案例,積累了豐富的專業經驗。如今該公司進入轉型發展階段,以更加開放的心態面對行業和公眾。
上海睿豐自動化系統有限公司總經理彭鋒
日前,本刊記者采訪到上海睿豐自動化系統有限公司總經理彭鋒,就該公司的定位、發展策略、行業趨勢等方面進行探討,相信他的坦誠分享能給眾多行業內從業者帶來寶貴的啟示。
專注成就優勢
上海睿豐的創業團隊來自于中國郵政集團公司直屬的科研單位。“毋庸置疑,20世紀90年代到21世紀初期,我國最先進的物流自動化系統和物流自動化設備都集中在郵政系統。”彭鋒說。 正是這一段工作經歷,使上海睿豐的創業團隊比同期的物流裝備業同行能夠更早接觸先進的物流自動化系統構建理念,并借此優勢逐漸積累了深厚的行業經驗。
上海睿豐專注于輸送分揀系統解決方案的規劃設計、集成應用、軟件(信息管理、控制)開發、設備提供、工程實施、售后服務,目前在全國各地擁有超過300個成功項目案例。“專注”是上海睿豐的標簽。
上海睿豐成立初期,雖然已有一定的技術積累和集成經驗,但是團隊資歷尚淺,很難獨立獲得大型集成項目,因此選擇了一條獨特的發展道路——做物流自動化行業的連接者,即做細分環節(輸送分揀)的方案配套商,在上游客戶(業主、集成商)和下游合作伙伴(設備制造商)之間做好連接工作,設計細分環節的具體方案并實施,共同完成整個物流自動化系統項目。可以說,這種定位和發展思路最大限度發揮了睿豐團隊的經驗和技術優勢。多年來,睿豐享受著與行業、與合作伙伴一起快速成長的紅利,卻不用拋頭露面,因此外界也很難觀察到這個快速發展的團隊。
彭鋒坦言:做公司和做人一樣,需要專注——與其在不斷追逐新鮮中迷失自己,還不如守住自己已有的東西并不斷完善,堅持下去終將獲得回報。他認為:“自動化輸送線、分揀系統,包括控制技術,仍然有很大可挖掘的潛力。上海睿豐會繼續專注現有技術,專注我們已有的優勢。其實目前國內物流裝備市場上還沒有一家公司的技術優勢能達到人無我有的境界,競爭優勢更多體現在技術細節上,體現在行業經驗和售后服務方面。客戶對物流自動化系統的需求包括后期的服務,都是很重要的,我們給客戶的價值恰恰體現在這里:我們會告訴客戶他們的系統之后可能遇到什么問題,怎么解決。我們并不是一味迎合客戶的想法,有時甚至會給他們潑冷水。我們做了很多行業,認為技術都是相通的,例如在后期故障排除等方面,我們在做一套規范流程和方法,可以高效和低成本幫助維護系統。這些經驗的取得與專注是分不開的。”
機器人碼垛系統
彭鋒談到的專注,一方面指對技術的專注,另一方面也指對行業的專注。而他們的專注也得到了回報。他舉例介紹:在海關監管行業,最初市場上只有三四家企業,其實倉儲物流裝備市場也如此。隨著這兩年市場需求增長,這個領域似乎一夜之間就出現了十幾家企業。但是彭鋒自信上海睿豐在競爭中具有優勢。“因為其中大部分都是軟件公司,他們實施信息系統沒有問題,但是實施自動化操作系統,大部分設備需要外采。而這兩年隨著我們生產能力的釋放,我們有明顯的制造優勢。而且我們專注研發,能夠為客戶提供最新的解決方案。如,我們在呼和浩特航空國際快件現場實現了‘一機雙屏’關檢一次查驗模式,呼和浩特海關駐白塔機場辦事處與內蒙古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呼和浩特機場辦事處共用快件監管場所視頻監控室,使用兩套操作系統,同時開展檢測,實現共用場所、共用檢驗設備、聯合查驗、一次放行的關檢合作一站式作業。我們在平潭海關實現了海運快件監管中心及跨境電商備貨兩個監管中心(含跨境電商直購、垮境電商備貨兩個監管中心)合一,順利通過福州海關驗收,已投入試運行。”
未來比拼綜合能力
盡管公司前兩年發展順風順水,但是以彭鋒為核心的上海睿豐管理團隊不敢有所懈怠,始終認為居安思危方可長久發展。
對于物流裝備行業的變化,彭鋒有自己的理解,他認為:首先從客戶的角度看,隨著中國市場逐漸成熟,客戶也越來越成熟。原先客戶不懂自己需要什么樣的物流自動化系統;但如今,不少客戶經歷了很多期物流自動化系統建設,對自己的需求越來越清晰。這使得單純的物流方案咨詢公司或類似企業的價值越來越低。第二,從集成商、設備商的角度看,物流裝備行業也發生了變化。單純做咨詢的企業已經很難做過業主,因此咨詢企業和集成商從輕資產走向重資產,需要增加更多的實施能力,在向系統集成、實施方向發展。但是另一個方面,設備制造商反而需要向上游發展,有集成化的趨勢,因為單個設備的利潤越來越低,導致企業難以持續發展。其實這就是企業經營中重資產和輕資產模式轉換融合發展的趨勢。在這個產業鏈條中,原先上海睿豐處于集成商和設備商之間,作為一個連接者,而現在上下游都向另一個方面發展,無疑給上海睿豐越來越大的市場壓力。彭鋒認為睿豐在今后發展階段還是需要加大對重資產的投入,擴大并增強制造能力。
交叉帶式分揀機
當前物流裝備行業發展很快,眾多新技術出現令人眼花繚亂,睿豐如何看待這種趨勢?如何應對這樣的局面?彭鋒談到:“作為上海睿豐的決策者,我是偏謹慎的。比如有人說輸送分揀會被機器人取代,我認為這種判斷目前是過于樂觀了,還是要看性價比。企業新開拓一個領域,需要的是一連串的決策。現在做任何一個物流產品,如機器人,都要考慮到其在物流系統中擔當的角色,如果沒有把整個系統考慮清楚,沒有把整個生態鏈分析清楚,企業輕易進入新領域,會面臨很大風險,可能場面華麗風光,結果曇花一現,未必能夠達到預期目標。很多機遇也是可遇而不可求,還要根據企業自身特點進行決策。”
當然,面對行業變局,一成不變也是不可取的。彭鋒也承認企業轉型是必然,但是要把握好企業轉型的時機和方向,要對一些新的商業模式保持敏感。他舉例說明:“現在有不少供應鏈管理公司,是客戶方、集成商、設備廠商聯合成立的公司,其中很多人都是從設備供應商、從規劃公司或咨詢公司出來的,是各種資源結合在一起形成的團隊。他們擁有管方案、管設備、管運營、管投資的能力,能夠為客戶企業提供綜合服務,這是行業細分發展的最新趨勢。今后客戶更多的需要這種擁有綜合服務能力的公司。我們要么自己打造這種綜合服務能力,要么融入到這個體系中。因為物流裝備行業已經不可避免地進入比拼綜合能力的時代。”
相信上海睿豐能夠依托多年來積累的技術優勢,在新一輪行業變革中找準定位,不斷發展。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