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電商生逢其時,也生逢時地--因為中國作為全世界最大的工業生產國,為出口供應鏈打下了強大的工業基礎;同時,中國也是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這意味進口跨境電商同樣具有最大的市場。有這些基礎,跨境電商物流行業在未來一段時間內一定是高速發展的。
從行業現狀來說,國內電商市場幾乎是天貓、京東、唯品會一統江湖,但是在跨境電商市場,尤其是出口電商市場還是非常分散。
海外市場不是僅依靠于自由化貿易手段就能占領的,還有文化、語言、關稅政策等等,是碎片化的。即便是亞馬遜,它在全球的電商份額也僅有13%(據1月3日數據)。所以,跨境電商這個市場還是有巨大的發展潛力的,特別是出口,因為進口不可避免要面對中國巨頭壟斷,除非能獲得資本加持。
跨境電商的碎片化一定程度上促進跨境電商的高速成長,亞馬遜上不少大賣家都是50%以上的銷量年增長,但是并沒有大幅提升海外的消費水平,為什么?其實是跨境電商市場份額大部分來自于傳統B2B貿易的萎縮。銷售渠道的變革,尤其是出口的跨境電商的高速增長是以傳統的貿易商萎縮為代價的,那么,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各國政府在對跨境電商的問題上,都面臨著巨大壓力。因為原來的操作模式很簡單,向貿易商、向品牌方收稅就可以了,但是現在“貿易商”和“品牌商”很有可能就找不到了。
2017年底歐盟發布了一個新的決議,取消了此前設定的跨境進口免稅額,雖然美國目前還有800美元以下免稅的政策,但是中國出口的突飛猛進,特別是跨境電商的突飛猛進讓包括美國在內的一眾外國政府都開始擔心“稅務問題”,未來可能會選出第二個、第三個特朗普,為什么?核心還是通過設置關稅壁壘來保護本國的制造業和就業。
跨境電商物流模式
跨境電商物流雖然不是高科技,但是很復雜,物流本身就是一個龐大的產業體系,跨境電商物流的復雜度在整個物流行業里名列前茅。
其復雜性主要還是在于各類數據、信息的獲取和處理上會有很多問題。不同的電商類型,不同的客單價體積、重量、商品性質都會帶來跨境電商物流操作關鍵信息的區別。電商有賣摩托車、賣電動車的,和一個手機殼物流方式一樣嗎?不一樣。不同的商品的稅費時效、出口方式等等,都不是可以一概而論的,這也使得跨境電商物流是特別強調經驗的行業,踩過坑、吃過虧的,下一次才會走得順。
跨境電商物流五要素
第一,清關,賣家追問跨境電商物流服務商為什么貨還沒有送到,“海關扣了”、“海關問題”,都是海關,海關背了N多的黑鍋,真正的問題是什么?1210、9610、1123,這是什么?這是通關方式編碼,賣家不知道,這個時候物流供應商一句海關問題,就能搞定所有。
沒有買家敢說自己不從關稅上“盈利”,或者說,如果賣家不重視關稅,可能賺的錢都不見了。賣家肯定不能逃稅,是要合理避稅,那又如何避稅?首先要了解關稅的結構、關稅的制度。不管哪一國海關都屬于執法部門,最講究規則,所以無論是賣家還是物流服務商,必須首先了解規則。
第二,時效。2017年底的旺季,出口電商圈“哀鴻遍野”,貨出不去,到處是爆倉,所有的航線都爆掉了,在這個問題上,沒有完美的解決方案。
淡季時效通常沒有問題,旺季的時候就要看物流服務商和賣家的配合,在最合適的時間安排出貨,價格應該是次要考慮因素,先保證貨物可以在deadline前入倉。在旺季運費叫做海鮮價,上午和下午的價格都不一樣,一公斤去美國上午可以42,下午可以45,昨天可以36,像春運一樣,當大家都沒有票的時候,拿張票加價賣,沒有什么好講的。在這點上,時效核心在旺季。
第三,價格。每年所有航空公司加價20%,現在海運大環境向好價格基本也是上揚的狀態,物流成本預算上賣家要有這個安排,特別在旺季運力不足時。
航空公司不愿意多買飛機,寧愿飛機少一點,價格漲一點。海運相對好一點,但是空運會直接影響直郵、郵政小包,都涉及成本問題。
電商賣家和貿易商永遠都是和一個服務好的去談價格,和價格低的談服務。要知道一整套好的服務是有成本的,無論在倉位的鎖定還是系統的開發,還是人員的培訓等等。比如說眾包,行業都知道我們價格不是行業最低的,但是誰都知道在旺季的時候找眾包,貨一定能夠出去,就這么簡單。價格和服務就像魚和熊掌,優質價值是很簡單的問題。
第四,IT系統。做電商IT系統必不可少,特別是物流公司系統對接,這方面沒有最好,只有合適的。物流行業里的IT公司,這些年來和看電影一樣,做起來了又消失了,因為行業變化太快。所以,系統變化也非常快,因此不用去聽虛的,賣家需要想清楚,最好列一個清單,核心需求是什么,不要求大求全,適合就好。
第五,增值服務。跨境電商物流服務商還需要一些增值服務,比如說COD、保險等。不要以為全世界的電商行業都是中國這樣,中國電商環境是全世界的最好的,比如說東南亞,連信用卡都很少用,更不要說微信、支付寶,最主流的支付手段依然是現金。
最好用的方式是貨到付款COD,是在中國的電商紅海里一步一步做出來的,東南亞、印度、俄羅斯、中東、非洲甚至做不到中國電商兩年前的程度,有難度的事情就是有門檻的事情,賣商品簡單上幾個SKU就行嗎?同樣是跨境運輸,當你還沉浸在入倉貨損保險不管的憂桑里時,你的對手已經先一步使用了專業的保險產品。
千萬不要小看你的同行,賣家需要自我挑戰,當然這需要一個好的物流供應商來幫助你,在互聯網時代有好的同盟軍本身就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如何尋找合適的跨境物流服務商
常見的物流供應商選擇有兩條路徑。
第一,平臺指定。就像菜鳥、京東物流被指定,亞馬遜也有指定的FBA服務,這個時候沒得選,只能按照平臺的要求,在平臺上生存就得聽平臺的,除非你足夠大。
第二,綜合服務商。跨境電商平臺很多,在選擇供應商有一句話可以概括,叫做門當戶對。你選擇的體量不必太大,在這個問題上,要看這個服務商的背景和專業度。
在具體的選擇上,也有兩點值得研究。
第一,“跨境物流不是高科技,但是滿滿都是套路”。比如大部分物流服務商說電池貨不能走,但是有一家說可以,價格也很便宜,但是發貨以后始終等不到,追問之下就說海關那邊出了問題,你也很難核實,20天以后終于到了--他把你的貨海運出口了,收空運的錢走海運,回過頭說時效延誤了打個7折,其實他賺了幾倍,這就是套路。
還有一些所謂的雙清包稅,真的出不去的時候依然振振有詞,說不好意思,但是你這里有問題,現在問你要不要解決,要解決就得掏錢,這個行業目前滿滿的都是套路賺快錢,但是大方向上,一定是正規運營的才能走到最后。
第二,“跨境物流不出問題是應該的,出問題是必然”。對于跨境電商賣家而言,無論是資金成本還是時間成本,很多都話在物流環節上。跨境物流從工廠到賣家,對于行業而言叫B2C模式,對于物流服務商而言,卻是相當于完成了比傳統B2B模式更復雜的操作,幫助賣家對接全鏈條信息,所以,跨境電商物流不出問題是應該的,但是發展期出問題確實不可避免的,畢竟“走的人多了,才有路”,只有賣家和物流服務商一起,把每一個環節吃透,才能從開始規避風險,確保物流如預期的順暢。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