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對德邦董事長崔維星來講,是不尋常的一年。十年前就開啟上市之路的德邦終于在2018年1月16日圓夢上交所,成為第一家在國內主板上市的快遞企業,上市當天,德邦開盤價6.97元,開盤漲幅44%,直接封停。
1月25日,網易財經在瑞士達沃斯論壇見到了剛剛上市歸來的德邦董事長崔維星。還沉浸在上市喜悅里的崔維星心情頗為放松,“準備了十年,終于完成了一件事”,他感慨道。
2013年,在零擔物流行業深耕多年的德邦宣布進軍快遞行業,加入到與順豐和“三通一達”爭搶市場的行列。 談到做快遞這件事,崔維星說他也想了很久,不知道能不能做,但“快遞的時間窗口不多了,如果再不做快遞,成功的可能性就更小了”。如今,在崔維星眼里,快遞業務關系著德邦物流未來的發展,“如果快遞能做好,這個產業就會越來越大,其他產業是跟著快遞一起做起來的”。
2017年,快遞業掀起了一波漲價潮。崔維星認為快遞行業漲價也是正常的。“因為過去一直在降價,降價的時候沒人說,已經降了兩三年、三四年了,但是升價的時候大家就說了,實際上是這么一個情況”,但他也堅稱德邦快遞不會漲價。
以下為網易財經專訪德邦董事長崔維星實錄:
網易財經:能分享一下上市之后心情嗎?
崔維星:上市之后,第一件重要的事完成了,酒會的時候他們說四大喜事:金榜題名、結婚生孩(金榜題名時、洞房花燭夜、久旱逢甘霖、他鄉遇故知)。現在他們說不是那么回事,應該是五大喜事,還有一大喜事就是IPO。所以心情還是不錯的。準備了十年,終于完成了一件事。
網易財經:德邦作為“零擔之王”常常被拿來與順豐做對比,您怎么看?
崔維星:現在做直營快遞就是兩大企業,一個順豐,一個德邦。應該說過去德邦做零擔還是不錯的,應該說直營就是順豐和德邦。當然我們無法評價,都是別人說的。都是直營的,還是有對比性的。
網易財經:您曾說如果做成快遞就是傳奇,如果做不成就是傳說,為什么這么說?
崔維星:快遞關系到德邦物流未來的發展,如果快遞能做好,整個物流業務就會越來越大,其他物流業務是跟著快遞一起做起來。如果說快遞沒做好,別的物流相關業務發展就不見得那么好了,別的零擔也好,整車也好,倉儲也好,沒有那么容易成規模化,快遞如果做得好的話能成規模化,但是做不好就可能被淘汰。
網易財經:您怎么看待快遞漲價?
崔維星:快遞漲價過去主要還是在行業里提得多,因為過去幾年快遞價格是一直下降的,為什么快遞價格開始下降了?是因為效率提高比較快,但是效率提高也是有限度的,所以我覺得要漲價也是正常的。因為過去一直在降價,降價的時候沒人說,已經降了兩三年、三四年了,但是升價的時候大家就說了,實際上是這么一個情況,降價也很正常,升價也很正常,都是小問題。對于德邦來說,現階段沒有想漲價,也沒有想降價。
網易財經:快遞到底是加盟好還是直營好?
崔維星:加盟好還是直營好,我想在電商的發展過程當中,加盟和直營都起了很大的作用。因為中國的電商發展非常快,要滿足電商的快速發展,加盟是一個很好的辦法。但是我覺得未來隨著電商的成熟,隨著客戶對發貨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客戶體驗的要求越來越高,直營具有優勢,因為直營可以在保證服務質量方面能夠比加盟會有一些優勢,如果加盟的成本控制方面可能有它的優勢。我想未來快遞業加盟和直營都會同時并存,共同發展。如果說客戶要求高質量服務的話,肯定是直營有優勢,如果說客戶要求性價比比較高或者比較平價的服務的話,加盟也是有它的優勢。
網易財經:未來快遞業的格局會不會有新的變化?
崔維星:快遞企業在中國無法預測,但是有四五家是有可能的,但是會越來越整合。今年兩家快遞公司也好,三家快遞也好,合并也好,賣掉也好,總有一個過程,這個過程可能剛剛起步,可能會在慢慢加速的過程當中。
網易財經:從全球的角度來看,中國的快遞業現在跟美國、跟四大有多大的差距?
崔維星:我們現在應該說中國的快遞是大,但是還不夠強,我們的數據化、客戶的服務系統,包括快遞的國際化(國際快遞的發展),這個方面與國際巨頭還是有一定距離的。所以中國的快遞未來還是有非常大的發展空間。
網易財經:您一直把華為視為一個發展的方向和標準,華為和快遞業有什么共同點?
崔維星:華為的核心就是人力資源管理,就是分錢機制、調動積極性。快遞業是人力資源,人比較多的行業,不像華為那么高端,是人比較多的行業。我學習華為,千方百計地學它的,首先是人力資源,人力資源的核心就是考核機制和分錢機制,這是學華為的一些體會。今天在達沃斯會場也跟華為的副董事長胡厚崑聊天,我說你們的人力資源很好。他說我們就是分錢機制。什么樣的分錢機制呢?也簡單,就是四個人的活兩個人干,分三個人的工資,就這樣分。我說分三個人的工資到底怎么分,三個人怎么分才能調動他的積極性呢?如果是大鍋飯的分法,可能就調動不起來積極性。人家說了一句話,很深刻:讓一線的人來分。一線的人怎么分呢?分得不公正怎么辦?公開,把數據都公開了,不就公平了嗎?都公開了誰敢不公平?不公平就出問題了。所以華為在人力資源管理方面、在分錢方面還是做得比較深刻的,
網易財經:上市這件事情有沒有跟華為做一個對比?因為華為一直是堅持不上市的。
崔維星:上市的問題我跟華為對標過,我們跟人家學習,但并不是什么都跟人學,適合我們的我們就學,不適合我們的就不學。華為不上市做得也很好,德邦十年前就提出了上市之路,做這么多年,我覺得我也對上市公司做過一些分析,對德邦來講,總的來說是上市利大于弊。上市之后怎樣能夠給股東更好的交代,怎樣能夠發揮上市的優勢,怎樣能夠利用好資本市場,對我們來說是一個挑戰。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