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倉儲自動化是指物流作業過程的設備和設施自動化,包括運輸、裝卸、包裝、分揀、識別等作業過程,比如,自動化立體倉儲系統、自動輸送系統(包括移動機器人系統AGVS)、自動識別系統和自動分揀系統,以及機器人作業系統的其他輔助系統等。
物流自動化倉儲系統優勢明顯。自動化立體倉庫可以有效地利用倉庫面積和空間,擴大倉庫的有效利用率并且便于形成先進的物流系統,提高企業生產管理水平;自動分揀系統能提高分揀貨物的效率,并且減小分揀誤差率,利用智能識別、機器人作業等系統提高勞動效率,節約勞動成本。
電商行業爆發,物流倉儲自動化需求旺盛
據CNNIC 數據顯示,我國網絡購物用戶規模急劇增大,從2009年的1.25 億人到2015 年的4.1 億人,網絡購物的交易額也以每年40%以上的速度進行增長,2015 年達到3.8 萬億元,未來仍將繼續高速發展,預計2018 年我國網購交易規模將達到7.5 萬億元。
隨著互聯網的大發展,以淘寶、京東和蘇寧為代表的電商逐漸滲透到日常的生活中,特別是像“雙十一”、春節這種關鍵時節點,物流倉儲系統經常出現崩潰,嚴重影響用戶體驗。據統計,2015 年淘寶天貓“雙十一”銷售額達912.17 億元,傳統的“人工+機械”的物流倉儲方式遠不能達到高速增長的電商零售行業需求;
國外如亞馬遜等企業不斷升級倉儲物流的自動化系統,降低響應時間和成本,提高生產效率,例如目前貨物的分揀時間約占整個快遞集散中心作業時間的40%~60%,而自動化分揀系統的平均工作效率為1 萬件/時,是人工分揀的30 倍。通過提升自動化率,亞馬遜已經將倉儲物流費用降低到9%左右。國內企業也紛紛效仿,例如京東建立了“亞洲一號”,一號店建立了洪梅物流中心,其他電商物流等公司也在紛紛制定改建或者新建自動化物流倉儲系統計劃。
快遞行業運營成本增加,倒逼快遞公司加快自動化
近年來倉儲物流行業人員的工資成本也呈現上漲趨勢,2015 年平均單價為13.5 元較2007 年下滑了一半,快遞行業的利潤率已經下降到3.8%,在快遞物流行業成本構成中占比很大的人工成本,占比超過25%。不斷上升的人工費用和下降的快遞單價,將倒逼電商、物流等企業加快自動化倉儲物流的建設。
快遞成本中占比最大的是運輸成本和人力成本,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力成本逐年上升,到2015 年達到占比25.7%。在快遞公司的轉運中心,分揀的物流成本最高,占到了總成本的40%,其次才是配送成本。
隨著物流成本的持續升高,國內外快遞公司不斷升級倉儲物流自動化系統,降低相應響應時間和成本,提高生產效率,快遞企業對自動化物流系統的需求越來越大。比如順風在南通、廣州、北京等地設立約200 個中轉分撥中心,中通、圓通等也開始在全國范圍內建立分揀中心。
跑馬圈地,國內企業逐步起航
物流倉儲自動化的產生源于50 年代的美國,1963 年美國率先在高架倉庫中采用計算機控制技術,建立了第一座計算機控制的高架倉庫。此后,自動化高架倉庫在美國和歐洲得到迅速發展,并形成了專門的學科。
世界上第一座自動化立體倉庫于1959 年誕生于美國,1963 年實現計算機自動控制管理。自動化倉儲系統自此在歐美發達國家和日本迅速發展起來。目前日本自動化倉庫每年建造約250 座,產值達500~600 億美元,成為世界上擁有自動倉儲系統最多的國家之一。現在,美國、日本依然牢牢掌握自動倉儲系統最先進的技術,引領自動倉儲系統的發展。
我國于1973 年開始研制第一座由計算機控制的自動化立體倉庫,該系統1980 年投入運行,近年來,國內的物流自動化系統已逐步進入快速發展階段,截至2014 年底,全國累計建成的自動化立體庫已超過2500 座。預計至2018年,國內的自動化物流系統市場規模將超過800 億元,至2020 年,市場規模將超1000 億。
千億市場,物流倉儲自動化進口替代空間巨大
據估計,電商行業在2020 年會有一級倉 49 個,二級倉 200 個,三級倉 1000 個,物流自動化系統總投資需求達到348 億,快遞行業2020 年預測四通一達、德邦和百世匯通共 840 個分撥中心、中轉場,需求將達到378 億。
隨著人口紅利逐漸消失,人工成本不斷上升,工業自動化、智能化已經成為了制造業發展趨勢。此外,在汽車、家電、煙草等領域對AGV機器人需求穩定增長的時候,電商、新能源、醫療等新興行業市場需求也開始釋放,這些因素都促進了AGV機器人銷量的快速增長。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