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箱箱共用是一個數字化運營平臺,能夠推動物流包裝業向智能化發展。共享共用就是物流包裝的未來。”說起企業正在做的事,鴻潤(HOREN)創始人兼CEO廖清新擲地有聲。隨著“箱箱共用”宣布完成B輪融資,鴻潤的“智能化”道路正越走越寬。
累計已擁有超350項專利
鴻潤成立于2013年,是一家專注于可循環物流包裝物(簡稱RTP)的研發、設計與制造的高新技術企業。廖清新說,企業秉承獨樹一幟的零浪費(Zero Waste)、零損耗(Zero Loss)、零殘留(Zero Residual)、免人工(Hand Free)等設計理念,目前已在全球累計申請注冊了超過350項原創發明專利。
憑借深厚的行業認知、扎實的技術儲備、快速的制造及交付能力,鴻潤的技術和產品已全面輸出到了歐洲、北美、東南亞及澳洲市場,并服務于全球最大的物流器具租賃商集保CHEP、歐洲最知名物流器具租賃商EuroPool、全球知名第三方物流服務提供商日本住友集團SGL、全球排名前四的柔性包裝制造商:英國Flexsol、意大利Goglio,美國Bemis,澳大利亞Sealed Air等等,在國際上,鴻潤(HOREN)已成長為RTP領域影響力巨大的品牌。
全球首創“箱箱共用”
正是基于對全球RTP行業規律及其痛點的深刻理解,鴻潤在三年前啟動了RTP物聯網化的探索。根據不同RTP的使用場景,鴻潤不僅將有源RFID,低功耗藍牙BLE,蜂窩通訊M2M及NB-IoT等技術完美融入了RTP結構及工藝技術中,還融合了數據分析技術,在全球首創了數字化運營平臺“箱箱共用”,鴻潤正在推動著RTP技術朝著“智能化、無紙化交割、透明化管理、高周轉率、低丟失率、共享共用”的方向進化。
2017年8月8日,鴻潤旗下的智能物流包裝共享平臺“箱箱共用”宣布完成B輪融資,融資額超億元,本輪投資由騰訊前CTO熊明華先生創立的七海資本領投,永柏領中跟投,本次投資完成后,熊明華將正式出任鴻潤董事。事實上,在此之前,鴻潤于2014年初獲得了祥峰創投1200萬元的天使輪投資;2017年初獲得了永柏領中、領中神州和永柏創投5000萬元的A輪投資;2017年6月獲得了漕河涇天使投資基金1600萬元投貸聯動及A+輪的投資。
廖清新表示:“物聯網、大數據及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必將給物流包裝行業帶去顛覆性的變革。鴻潤對于‘箱箱共用’的投入是矢志不渝的, 我們堅信共享共用就是物流包裝的未來。物聯網技術的發展必將催生RTP的智能化,隨著RTP數據的實時化和透明化,RTP實現跨地區、跨國家、跨洲際的共享共用是必然的;智能化RTP終將全面替代一次性物流包裝物,未來市場的需求將超乎想象!”
實現三大核心技術商業化運用
在廖清新看來,物流行業的物聯網化是必然趨勢,物流行業的各類資源都需要借助于物聯網技術才能實現精細化管理。“互聯網把我們帶到了第三次產業革命的風口上,如今的云計算、云存儲等資源變得越來越廉價,數據的獲取和沉淀也變得越來越容易,在這樣一個時代背景下,我們可以清楚的描繪出RTP的進化規律:過去50年歐美同行主導了RTP的發展步伐,接下來將由鴻潤主導并推動RTP進入智能化的、實時數據透明化的、可共享的階段。”
早在五年前,歐美同行已經在物流包裝的數字化轉型方面做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和實踐,他們之中有基于RFID的非實時系統,也有基于LTE-M或M2M的實時系統。IoT技術和RTP技術的相互融合早已不是行業的秘密,但唯有鴻潤全面掌握了如下三大核心技術,并實現了商業化運用。
經過近十年的積累,鴻潤塑造了獨樹一幟的RTP設計理念,在全球累計申請注冊了超過350項原創發明專利和技術,不僅可以結合各行各業的供應鏈特性,幫助其消除物流過程中的空間浪費、人工浪費、貨損浪費,還可以在非危散裝液體、生鮮果蔬、快消品、商超及電商、汽車制造、電池制造等領域為用戶量身定制個性化可循環物流包裝解決方案。
目前,散裝液體包裝容器IBC已于接入“箱箱共用”平臺,生鮮和快消品包裝容器也將于2017年下半年接入“箱箱共用”平臺,為商超減去了大量的成本。
朝“高周轉率、低丟失率”進軍
“根據不同RTP的使用場景,我們分別將有源RFID,低功耗藍牙BLE,蜂窩通訊M2M及NB-IoT等技術完美融入了RTP結構及工藝技術中。”廖清新說,企業推動了RTP行業朝著“無紙化交割、透明化管理、高周轉率、低丟失率”的方向邁出了堅實一步。
借用IoT技術獲得數據僅僅是開始,“箱箱共用”平臺真正的價值在于數據深度分析的能力,目前企業已經實現了“資產透明化、生命周期追溯、動態監控、云交割、異常報警、軌跡回放、路徑分析、淡旺季分析、訂單及計費結算系統”等等,下一步,還將沿著從數據運用到事件響應,再轉變為認知和預測的方向進行不斷迭代。匹配用戶行業特性、用箱時間、數量、路徑等規律,提示各上下游用戶形成最佳的路徑拼接,合理利用物流運力資源網絡,實現包裝物跨供應鏈過程的單向傳遞,這些都是“箱箱”努力的方向,也是社會化共享共用的技術基礎。
在廖清新看來,企業的價值在于為社會解決問題,一個社會問題就是一個商業機會,單一的技術或能力已經越來越不能應對社會問題了,許多社會問題都需要有思維交叉、技術交叉,甚至文化交叉才能破解。RTP屬于傳統產業,僅靠制造業單一維度的努力是遠遠不夠的,必須還要依靠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實現數字化轉型,“箱箱共用”就是鴻潤跨界進化的積極實踐。“在不久的將來,一定會有越來越多的有識之士加入到我們的隊伍,大家一起努力,共同推進社會資源的最大化利用,并最終消滅一次性物流包裝物及其帶來的浪費和危害。”
“箱箱共用是一個數字化運營平臺,能夠推動物流包裝業向智能化發展。共享共用就是物流包裝的未來。”說起企業正在做的事,鴻潤(HOREN)創始人兼CEO廖清新擲地有聲。隨著“箱箱共用”宣布完成B輪融資,鴻潤的“智能化”道路正越走越寬。 累計已擁有超350項專利 鴻潤成立于2013年,是一家專注于可循環物流包裝物(簡稱RTP)的研發、設計與制造的高新技術企業。廖清新說,企業秉承獨樹一幟的零浪費(Zero Waste)、零損耗(Zero Loss)、零殘留(Zero Residual)、免人工(Hand Free)等設計理念,目前已在全球累計申請注冊了超過350項原創發明專利。 憑借深厚的行業認知、扎實的技術儲備、快速的制造及交付能力,鴻潤的技術和產品已全面輸出到了歐洲、北美、東南亞及澳洲市場,并服務于全球最大的物流器具租賃商集保CHEP、歐洲最知名物流器具租賃商EuroPool、全球知名第三方物流服務提供商日本住友集團SGL、全球排名前四的柔性包裝制造商:英國Flexsol、意大利Goglio,美國Bemis,澳大利亞Sealed Air等等,在國際上,鴻潤(HOREN)已成長為RTP領域影響力巨大的品牌。 全球首創“箱箱共用” 正是基于對全球RTP行業規律及其痛點的深刻理解,鴻潤在三年前啟動了RTP物聯網化的探索。根據不同RTP的使用場景,鴻潤不僅將有源RFID,低功耗藍牙BLE,蜂窩通訊M2M及NB-IoT等技術完美融入了RTP結構及工藝技術中,還融合了數據分析技術,在全球首創了數字化運營平臺“箱箱共用”,鴻潤正在推動著RTP技術朝著“智能化、無紙化交割、透明化管理、高周轉率、低丟失率、共享共用”的方向進化。 2017年8月8日,鴻潤旗下的智能物流包裝共享平臺“箱箱共用”宣布完成B輪融資,融資額超億元,本輪投資由騰訊前CTO熊明華先生創立的七海資本領投,永柏領中跟投,本次投資完成后,熊明華將正式出任鴻潤董事。事實上,在此之前,鴻潤于2014年初獲得了祥峰創投1200萬元的天使輪投資;2017年初獲得了永柏領中、領中神州和永柏創投5000萬元的A輪投資;2017年6月獲得了漕河涇天使投資基金1600萬元投貸聯動及A+輪的投資。 廖清新表示:“物聯網、大數據及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必將給物流包裝行業帶去顛覆性的變革。鴻潤對于‘箱箱共用’的投入是矢志不渝的, 我們堅信共享共用就是物流包裝的未來。物聯網技術的發展必將催生RTP的智能化,隨著RTP數據的實時化和透明化,RTP實現跨地區、跨國家、跨洲際的共享共用是必然的;智能化RTP終將全面替代一次性物流包裝物,未來市場的需求將超乎想象!” 實現三大核心技術商業化運用 在廖清新看來,物流行業的物聯網化是必然趨勢,物流行業的各類資源都需要借助于物聯網技術才能實現精細化管理。“互聯網把我們帶到了第三次產業革命的風口上,如今的云計算、云存儲等資源變得越來越廉價,數據的獲取和沉淀也變得越來越容易,在這樣一個時代背景下,我們可以清楚的描繪出RTP的進化規律:過去50年歐美同行主導了RTP的發展步伐,接下來將由鴻潤主導并推動RTP進入智能化的、實時數據透明化的、可共享的階段。” 早在五年前,歐美同行已經在物流包裝的數字化轉型方面做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和實踐,他們之中有基于RFID的非實時系統,也有基于LTE-M或M2M的實時系統。IoT技術和RTP技術的相互融合早已不是行業的秘密,但唯有鴻潤全面掌握了如下三大核心技術,并實現了商業化運用。 經過近十年的積累,鴻潤塑造了獨樹一幟的RTP設計理念,在全球累計申請注冊了超過350項原創發明專利和技術,不僅可以結合各行各業的供應鏈特性,幫助其消除物流過程中的空間浪費、人工浪費、貨損浪費,還可以在非危散裝液體、生鮮果蔬、快消品、商超及電商、汽車制造、電池制造等領域為用戶量身定制個性化可循環物流包裝解決方案。 目前,散裝液體包裝容器IBC已于接入“箱箱共用”平臺,生鮮和快消品包裝容器也將于2017年下半年接入“箱箱共用”平臺,為商超減去了大量的成本。 朝“高周轉率、低丟失率”進軍 “根據不同RTP的使用場景,我們分別將有源RFID,低功耗藍牙BLE,蜂窩通訊M2M及NB-IoT等技術完美融入了RTP結構及工藝技術中。”廖清新說,企業推動了RTP行業朝著“無紙化交割、透明化管理、高周轉率、低丟失率”的方向邁出了堅實一步。 借用IoT技術獲得數據僅僅是開始,“箱箱共用”平臺真正的價值在于數據深度分析的能力,目前企業已經實現了“資產透明化、生命周期追溯、動態監控、云交割、異常報警、軌跡回放、路徑分析、淡旺季分析、訂單及計費結算系統”等等,下一步,還將沿著從數據運用到事件響應,再轉變為認知和預測的方向進行不斷迭代。匹配用戶行業特性、用箱時間、數量、路徑等規律,提示各上下游用戶形成最佳的路徑拼接,合理利用物流運力資源網絡,實現包裝物跨供應鏈過程的單向傳遞,這些都是“箱箱”努力的方向,也是社會化共享共用的技術基礎。 在廖清新看來,企業的價值在于為社會解決問題,一個社會問題就是一個商業機會,單一的技術或能力已經越來越不能應對社會問題了,許多社會問題都需要有思維交叉、技術交叉,甚至文化交叉才能破解。RTP屬于傳統產業,僅靠制造業單一維度的努力是遠遠不夠的,必須還要依靠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實現數字化轉型,“箱箱共用”就是鴻潤跨界進化的積極實踐。“在不久的將來,一定會有越來越多的有識之士加入到我們的隊伍,大家一起努力,共同推進社會資源的最大化利用,并最終消滅一次性物流包裝物及其帶來的浪費和危害。” |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