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學、中文大學及科技大學將聯合組成“物流及供應鏈管理應用技術研發中心”,將繼續研究“無線射頻識別(RIFD)”,透過無線電波追蹤及識別貨物,加快物流程序。
為配合香港物流發展,香港大學、中文大學及科技大學將聯合組成“物流及供應鏈管理應用技術研發中心”,預計將會獲得政府撥款3億多元,研究物流的科學發展。而上述中心會繼續研究“無線射頻識別(RIFD)”,透過無線電波追蹤及識別貨物,加快物流程序。
物流及供應鏈管理應用技術研發中心召集人張英相表示,香港物流業面對不少挑戰,如要實現無線射頻識別系統、精確付貨、識別貨物真偽等。他認為,目前香港的物流發展仍具優勢,能做到“快、準、可靠”,但由于周邊地區高速發展,香港必須提高自己的競爭力,特別在科研發展上須投入更多資源,做到真正的cost effective(具成本效益)。
已獲政府撥款5千2萬
張英相表示,上述中心將于年底成立,現時已獲得政府5千2百萬的撥款作為5年的營運費用,他期望能于業界籌得1億7千萬,配合政府的其它撥款,研究提升香港物流及供應鏈的質素,并希望能于3年內提供對業界有重大影響的幫助。
張英相又稱,上述中心研究的無線射頻識別技能將有助加速物流,甚至能用于配藥、超級市場購物等。但由于可能牽涉私隱問題,因此受到歐美部分人的反對,所以雖然技術已經發展,10年內成本將從2毫多美元變為2仙,但仍難以全面運用。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