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不是一個封閉的系統,城鄉物流配送體系是城鄉之間經濟交流、社會交流的保障,不僅帶動了城市周邊鄉村的社會發展,也給城市帶來源源不斷的成長活力。
城鄉配送模式的創新,技術應用與創新是基礎,標準化、信息化、智慧化、綠色化是發展方向。
城市不是一個封閉的系統,而是充滿開放和包容精神的集合之地。城鄉之間的經濟交流、社會交流,不僅帶動了城市周邊鄉村的社會發展,也給城市帶來源源不斷的成長活力。從這個角度講,城鄉之間的物流活動同樣是城市物流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且,隨著城鄉一體化,城鄉物流配送發展前景潛力巨大。在發展城市配送事業中,相關管理部門和行業協會的積極推,城鄉物流配送迎來創新發展的大好局面。
一、五部門聯合開展城鄉高效配送專項行動
2012年以來,商務部以促進消費升級、產業轉型和城市發展為目標,會同財政部在全國22個城市開展了城市共同配送試點,推動城市配送體系建設,取得了明顯成效,城市配送網絡不斷完善,企業探索形成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城市共同配送新模式。但是,城鄉配送領域的一些問題亟待解決,比如,城市共同配送資源整合難、配送車輛“三難兩多”問題一直沒有很好解決,配送標準化、信息化、集約化水平不高;長期以來農村交通運輸設施落后,物流配送網絡發展緩慢,阻礙了農產品銷售渠道的進一步拓展;同時,城鄉間物流運輸中間環節多、車輛空載率較高,城鄉配送成本控制難度較大,制約了城鄉雙向流通的發展。
國家管理部門推動的“城鄉高效配送專項行動”將極大促進城鄉之間雙向互動的物流體系健康快速發展。
基于上述考慮,商務部、公安部、交通運輸部、國家郵政局、供銷合作總社在全面總結城市共同配送試點經驗基礎上,深入地方和企業開展專題調研,并廣泛征求相關部門、行業組織和有關專家的意見,決定聯合開展“城鄉高效配送專項行動”。概括地說,“城鄉高效配送專項行動”,就是以解決制約城鄉配送發展的突出問題為切入點,以網絡化、集約化、標準化為發展方向,以體制機制改革為動力,通過加強部門職能的銜接與工作協調,完善工作機制,優化政策環境;以協調城鄉發展為重點,通過城市配送網絡優化、農村配送網絡健全和城鄉配送網絡銜接,打通城鄉雙向流通;進一步優化城鄉配送組織方式,強化現代先進技術與標準應用,提高城鄉配送運行效率,推動城鄉配送標準化、智慧化、綠色化發展;充分發揮地方積極性和企業創造力,確定一批重點城市和骨干企業,開展試點示范,加強綜合協調、監督檢查和績效評價,及時總結宣傳好的做法和經驗,在全國范圍內復制、推廣。
2017年12月,交通運輸部辦公廳、公安部辦公廳、商務部辦公廳聯合印發《關于組織開展城市綠色貨運配送示范工程的通知》(交辦運〔2017〕191號);2018年3月,五部門辦公廳(室)聯合印發《關于組織實施城鄉高效配送重點工程的通知》(商辦流通函〔2018〕115號);2019年2月,商務部等五部門印發《關于進一步落實城鄉高效配送專項行動有關工作的通知》(商流通函[2019]60號),在各地報送的實施方案基礎上,明確了首批30個城市的專項行動目標、任務和具體舉措,并要求有關地方主管部門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出實招、見實效,確保專項行動重點任務和工作舉措落地生根。
二、中國倉儲與配送協會積極推動城鄉配送發展
在商務部流通業發展司的領導下,中國倉儲與配送協會參與了《行動計劃》的前期調研與相關起草工作,并針對落實《行動計劃》及其重點工程實施相關工作印發了相關工作安排通知,主動參與《行動計劃》實施工作。協會在10多個省市組織的培訓中積極宣講與解讀《行動計劃》,組織會員踴躍參加試點;深入調研分析行業發展情況,對10余個省市開展城鄉高效配送工作情況進行專題調研,與地方商務部門及100多家相關企業進行了座談交流,提出政策措施建議;加強倉儲配送統計核算工作,參與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研究與起草,協助開展城鄉配送發展總結與評價;協助開展城鄉高效配送工作情況與典型案例征集工作。
最近,協會為配合做好《城鄉高效配送體系建設工作指引》的起草工作,由3位領導帶隊,先后赴上海、南京、南昌、揚州、蘇州、杭州、鄭州、石家莊等地,集中開展城鄉配送模式創新的專題調研,并將調研成果及時反饋相關部門。
三、城鄉配送模式創新的成效
通過推動城市共同配送試點和實施城鄉高效配送專項行動,各地各相關企業圍繞資源整合與提高效率,探索形成了一些行之有效的配送創新模式。我們將其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貨運樞紐和物流園區的鐵路到貨、零擔專線到貨配送的“落地配”模式。主要有3種:一是規模較大、實力較強的園區,根據上下游客戶需求,自主開展“落地配”業務;二是綜合物流企業入駐園區,提供專業配送服務,與園區自主配送、客戶自主取貨相結合,形成“園區自配+專業配送+客戶自提”模式;三是園區僅提供物業管理,“落地配”業務主要由綜合物流企業承擔,同時存在部分客戶自主取貨,形成“專業配送+客戶自提”模式。
二是連鎖企業的統一配送模式。大型連鎖企業充分發揮配送中心等設施與渠道優勢,開展服務于連鎖門店的專業化、網絡化、全流程的統一配送模式。目前的發展趨勢主要有2個:一是連鎖企業的配送中心,逐步由內部服務向社會化服務轉型,整合供應商資源,并為供應商提供統倉共配一體化服務;二是專業市場、經銷商、綜合物流企業逐步參與連鎖企業供應鏈體系建設,以提升連鎖企業統一配送規模與效率。
三是面向非連鎖的各類零售門店(百貨店、專賣店、社區店)的共同配送。一些專業市場、經銷商立足快消品批發、代理、經銷等業務基礎,聯合綜合物流、平臺企業,整合貨源、共享信息,為非連鎖門店提供標準化、智慧化的共同配送服務。
四是面向電商、生產制造企業的全鏈條一體化配送。一些綜合物流企業、電商平臺,通過銜接生產、批發、分銷、零售與物流等資源,優化中心倉、前置倉等倉儲體系及統倉統配等業務模式,開展面向生產制造企業的原材料、生產線零部件、產品分銷的集采統配,以及電商業務的線上線下共同配送。
五是面向機關團體、學校、工礦企業食堂的農副產品集采共配。依托規模化的種養基地、相關農批市場與大型生產企業,通過質量檢測、低溫保鮮與賦碼追溯保障食品安全,通過批量采購與集中配送降低采購與物流成本,以食品公共配送中心支撐農商互聯、產銷對接的農產品供應鏈建設,實現食用農產品與冷凍食品、副食品的全品類配送。
六是城市與農村之間的往返共同配送,重點在于縣城與鄉鎮之間往返配送的發展,主要目的在于解決農產品“上行”的配送難題。實踐中除了綜合物流企業探索形成的城鄉上、下行共同配送模式之外,目前相關部門正在推動以資源整合為途徑的共同配送模式,比如:郵政牽頭整合相關資源,以電商網購包裹為基礎,疊加若干貨源,開展共同配送;商務部門依托“萬村千鄉”工程形成的農村日用品或農資配送中心整合相關資源,以門店配送為基礎疊加網購商品配送;交通運輸部門以交通客運班車為基礎轉型擴展、疊加整合,利用城鄉客班車、公交車現有運力和交通網絡,開展定時、定點、定路線配送;供銷系統以農資配送中心牽頭整合資源、轉型擴展,開展城鄉間的共同配送。
總之,城鄉配送模式創新還有廣闊的發展空間,新的模式不斷涌現。我們認為,城鄉配送模式的創新,技術應用與創新是基礎,標準化、信息化、智慧化、綠色化是發展方向。今后,還要通過推動城鄉配送標準化發展,加快建設城鄉配送公共信息服務平臺、整合信息服務資源,加快推進倉儲、包裝的綠色化,以及推廣應用新能源配送車輛等措施,助力城鄉配送模式的不斷創新發展。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