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物流集團CEO王振輝:全力參與抗疫情保民生,不是賺不賺錢的事,是承擔社會責任、肩負社會供應鏈基礎設施的價值
4月20日,京東集團高級執行副總裁、京東物流CEO王振輝應邀參加央視財經《對話》欄目,與主持人陳偉鴻直播連線,圍繞京東物流在抗擊疫情、復工復產中的舉措和思考展開對話,揭秘京東物流的戰“疫”故事,共同展望行業發展的前景和發展趨勢。
《對話》全文整理如下:
主持人: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很多的行業都停擺,給我們每個人的生活都帶來了或多或少的影響,但是細細想來,你會發現有一個行業,他們沒有停擺,他們一直都跟我們的生活緊密地聯系在一起。
試想一下:如果沒有快遞小哥,我們每個人宅在家的日子到底該如何維持呢?如果沒有了物流,我們又如何能夠打贏抗擊疫情的這場仗呢?
今天讓我們進入到這個從來沒有停擺過的行業當中,一起來看一看他們的現狀,馬上要為大家連線的是京東集團高級執行副總裁,京東物流CEO王振輝,王總,您好!首先要問候你們,辛苦了,從疫情開始到現在一直都在忙碌的狀態當中,能給大家描述一下現在你們每一天忙碌的節奏嗎?
王振輝:主持人好!各位觀眾,大家好!說實話,從疫情爆發到現在,我們都是非常忙碌的階段,尤其是疫情爆發的時候正好是春節,這個春節可以說是我經歷過最緊張、最忙碌,也是非常有壓力的一個春節。
目前整個京東集團有超過22萬員工,其中京東物流超過18萬員工。
天眼查數據顯示,京東物流隸屬于京東集團,通過布局全國的自建倉配物流網絡,為商家提供一體化的物流解決方案,實現庫存共享及訂單集成處理,可提供倉配一體、快遞、冷鏈、大件、物流云等多種服務。
大家都知道京東有6.18,我們在業務高峰的時候,員工,包括管理層都是非常忙的,我們這個春節,整個抗疫過程中,一線的小哥也是非常繁忙的,比如說在武漢有一些特殊的站點,可以說成為這些醫院在內的社區居民非常重要的生命保障線,這些小哥每天的包裹量在幾百個,基本上是超過了我們最高峰6.18時候的業務高峰量。
而且很多小哥因為疫情的原因都住在站點里面,可以說除了睡覺吃飯就是在送貨,非常辛苦。
我們有一個武漢寶豐營業部的小哥,他每天往返醫院和站點之間送貨,這個站點當時收到了全國很多盲遞的貨物,收貨地址就寫著白衣天使收,這個讓我們非常感動,雖然當時疫情在武漢是比較嚴重,全國老百姓都非常關注武漢的抗疫工作,也積極參與到這個工作當中來。
主持人:以往就是保證這些居民在網上訂購物資的正常配送,現在因為疫情的關系,有很多抗疫物資必須要通過你們的物流送到武漢去,這一部分激增的業務量大概是什么樣的規模?
王振輝:日常以及業務高峰的時候都是有相應計劃的,包括人員、組織等各個方面。
但是這次抗疫,我們面臨非常多突發的情況,首先就是要做好一線小哥自身的防護,因為他們每天要接觸很多人,非常辛苦,我們舉全公司之力會優先保障他們的防護物資的準備。
另外,我們可以看到整個業務量的激增是非常大的,我們有一個數字,1月20號到2月28號,京東給全國消費者供應了2.2億件,超過29萬噸的米面糧油等等生活必需品。
截止目前,京東物流累計承運的醫療應急物資超過7000萬件,總重量超過3萬噸,并將來自全球各地超過1萬噸的醫療應急物資和生活物資送到了湖北,這些都是保障了抗疫工作不停擺的關鍵。
主持人:我知道京東的大數據非常厲害,以前在沒有疫情的日子當中,因為有了大數據,百姓可以從中獲益很多,比如說你下單可以非常快的速度就拿到你想要的產品。這次在大數據的統計當中,有沒有一些特別的數據,可以跟我們來分享?
王振輝:大數據在這次抗疫的過程中被廣泛應用并且發揮了關鍵作用。
首先,從疫情爆發前,我們就發現武漢地區的醫用口罩的消費量突然激增,我們從全國調貨,保障了武漢當地醫用口罩不缺貨。
隨著疫情的延伸,醫療物資、醫用口罩、消毒水這類物資爆炸式的增長。
隨著武漢封城,我們可以看到包括武漢在內的全國的民生類物資,比如像米面糧油,生鮮等有很高增長。
除了米面糧油之外,消費者也購買了廚具用品,鍋碗瓢盆等,還會選擇一些健身器材,跑步機、甩脂機等,來解決宅在家里面的健康問題。
隨著武漢解封之后,我們可以看到一些大件的商品,比如電視、熱水器、空調,這些商品得到了激增。
4月1號,京東發起了一個“買光湖北貨”的活動,從1-7號,京東湖北貨的交易量同比增加了106%,快遞員的包裹里面有幾樣東西曝光率特別高的,包括湖北的臍橙、鴨脖、小龍蝦、熱干面,這些曝光率極高。
主持人:說實話,大家對于物流的期待就是希望它更快、更準、更好,你們在這背后做了一些什么樣的努力可以保證在這種特殊的時期,運送依然可以如此的準時?
王振輝:其實是非常多客戶的期待,尤其是在疫情期間,我們送的不光是包裹,更是希望和溫暖。
這么多年以來,京東一直投巨資在建立物流的基礎設施,從早期的消費需求,包括這次抗疫情、保民生、促經濟,我們可以看到物流的價值非常大。
過去這么多年,我們投入了巨資去建立我們的"亞洲一號"等基礎設施,我們全國有25個"亞洲一號"智能物流中心在運營,確保了這些物資能夠被存放到離消費者最近的地方,達到最短的搬運次數,這是我們對短鏈的理解。
第二,在智能方面,這么多年,我們投入了無人機、無人車,還有供應鏈技術手段,比如大數據應用等來提升我們的物流效率。
第三,是共生,因為物流是一個非常大的產業,分工很多,我們與航空、鐵路、海運等方面企業建立了非常多的合作關系,共同來搭建物流基礎設施。
這是我們三年前就提出的3S理論:短鏈、智能、共生。通過這一系列的投入、布局,保證我們整個供應鏈體系的建設,推動整個行業的發展,為我們的消費者、客戶,以及行業和社會創造價值。
主持人:你們這么多年苦心經營的供應鏈體系,在這次往湖北地區運送抗疫物資的過程當中有沒有發揮到特別的作用?有特別印象深刻的嗎?
王振輝:整個抗疫過程中發生了非常多的事情,其中讓我印象比較深的,1月31號晚上,我們接到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鐘南山院士團隊工作人員打給客服的電話,需要把100臺制氧機送到武漢漢口醫院,而且當時的運輸情況已經非常緊急,運輸條件也不太好。
我們緊急做了一些應急方案,以最快的速度,義務把這些制氧機送到了武漢醫院。
后面我們也收到了院士百忙中給我們寫的親筆信:感謝京東心系醫療,援助一線,以最快的速度將急需的醫療物資送達武漢。
主持人:所有的這些成就,可能跟你們在日常的物流體系建設過程當中付出的努力是分不開的,包括你們使用的一些黑科技。在這方面還有沒有什么可圈可點的地方?
王振輝:技術在物流方面的應用還是非常廣泛,也是非常多的。在去年的達沃斯經濟論壇上,我也提到過,包括5G在內的一些未來的技術,都會對物流行業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這次在抗疫過程中,我們首先通過全國布局的"亞洲一號"智能物流園區,很好地支援了包括武漢當地的抗疫工作。
比如,我們在24號上午宣布了捐贈100萬只口罩,當時在武漢“亞一”就有大量的存儲,上午宣布捐贈,下午就把相應的口罩送到了同仁醫院、協和醫院等醫療機構。
此外,我們還在第一時間使用了無人車、無人機這些設備,實現無接觸的配送,也很好地支援了這次抗疫,做了很好的創新嘗試,也給客戶帶來了很好的體驗。
在軟件方面,供應鏈技術也在這次抗疫過程中被重點應用,我們為湖北搭建了應急物資的供應鏈管理平臺,做好抗疫物資的管理、管控,也很好地支援了當地的抗疫工作。
主持人:京東物流在抗擊疫情過程當中交出了一張非常漂亮的答卷,有人說京東物流在過去這些年一直在投入、“燒錢”,那么在這次“考試”當中,您個人覺得京東物流取得了什么樣的分數?
王振輝:這么多年來,我們在供應鏈基礎設施和技術方面的大力投入,在物流服務和體驗上獲得了來自客戶、行業、社會的很多的認可。
這次,我們能積極參與到抗疫、保民生、促復產的活動中,我覺得京東物流的價值已經不單單是一個賺不賺錢的價值,更多的是承擔著社會的價值,承擔著社會基礎設施的價值。
我們能夠在這種緊急時刻為社會做出貢獻,遠遠比賺錢要更重要得多。
主持人:我相信對于您來說,通過這次疫情,對于整個供應鏈的發展和未來,有一些什么樣的思考?
王振輝:物流的價值絕不僅僅是送貨,而是保障國計民生的重要的社會基礎設施。
隨著國家掀起新基建熱潮,整個物流供應鏈行業都迎來很好的發展契機:
一方面,全面的供應鏈能力是所有物流企業發展的重要目標,作為京東物流來說,能夠搭建起一套平時服務、災時應急的智能供應鏈體系,能達到這么一個目標。
第二,我覺得越來越多的企業需要物流服務,而物流服務的門檻越來越高,它完全應該找更專業的物流企業、開放性的企業,包括像京東物流等,來做專業的物流服務,讓企業獲得更好的服務質量。
第三,我們還需要從國家層面、企業層面要大力度投入加強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充分發揮技術的驅動作用。
主持人:因為疫情的影響,我們接收快遞的方式也跟以往有了很大的不同,大家現在也非常關心快遞小哥到底什么時候可以進到小區,中央也有了明確的指示,您覺得這個日子還會長嗎?
王振輝:此前京東一直是以上門服務為最基本的服務標準,也獲得了客戶非常高的認可。
我們也很期待能夠盡快進入社區,送貨上門,但是目前全國各地情況不一樣,各個小區的情況也不一樣,還要具體來看。
其實早在2月28號,我們在上海的快遞員就獲得了疫情期間的首張無接觸式快遞員進小區的出入證,成為上海市第一個(這樣的)快遞員,很有標志意義。
我們目前也在跟北京的一些小區溝通開展。我相信從趨勢上,一定會越來越好,我們也看到消費者有一些大家電的使用需求,馬上天又熱了,空調安裝馬上也到旺季了,我們希望疫情盡快過去,小哥們都能夠進到社區里,為大家提供高質量的服務。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