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服務員”上崗了!
想到這一天會來到,但是沒想到會來得這樣快!
這幾天正逢五一小長假,曾經因為疫情影響一度冷清的杭州西湖重新擠滿了游客,到了吃飯的時間點,很多人走進杭州當地的餐廳,走完測量體溫、點餐、隔桌坐位等必要流程后發現:接下來為他們服務的,不是人工服務員,而是餐廳里新“上崗”的一批機器人“服務員”。
原來,這批機器人“服務員”是專門過來幫客人們上菜的。
機器人“服務員”根據訂單要求在廚房領取送菜任務后,會根據系統的定位系統制定最佳送菜路線,準確走到客人的座位邊,用洪亮的語音提示客人:請取走你的第一份餐品……
所有餐品取完后,機器人“服務員”還會溫柔地提醒客人:取餐后,請觸摸我的頭部,或者點擊屏幕確認!祝你用餐愉快!
事實上,不光是這個五一,今年疫情期間,因為無接觸服務的需要,很多外賣平臺、電商平臺都推出了機器人送貨員。
比如說,在酒店等隔離點隔離過的人都體驗過送餐機器人的服務:這些神通廣大的送餐機器人自動到后廚領取送餐任務后,自己搭電梯,自己找到客人房間,有條不紊地完成送餐任務。
疫情過后,因為相比人工服務更衛生和更安全,機器人送餐的服務不但保留了下來,還在更多的普通餐廳得到了廣泛應用,目前在杭州、重慶、深圳的一些餐廳里,你的送餐機器人已全面上線。
也就是說,后疫情時代,機器人服務員不但不會消失,還將成為各行各業的常態化服務!
配送機器人已應用于618和雙11
如果說在餐廳和酒店,機器人服務員替代人工服務員的領域還是相對有限的話,那么,如果我告訴你,其實機器人服務員早就被電商平臺應用于618和雙 11這樣的電商促銷節了呢?
早在兩年前的618期間,隨著調度平臺發出的批令,20多臺京東配送機器人就在北京市海淀區整裝待發,帶著618首批訂單,浩浩蕩蕩地朝著目的地進發。
請注意,這批配送機器人已取得上路許可!換一句話說,它們已經考取了駕照,可以和公交車、私家車一樣,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這也意味著,今后在電商領域,機器人配送將成為常態化配送方式。
能夠做到這一點,是因為相對于幾年前,配送機器人的技術已經相當成熟了。
據了解,這些配送機器人能夠通過視聽系統自動感知周圍的環境,自動辨別紅綠燈,根據不同的路況隨時規劃最科學的前進路線……
到達目的地后,配送機器人會根據此前保存的訂單信息和客戶取得聯系,提醒客戶過來拿貨:“我是京東智能配送機器人,已順利抵達您的樓下,請憑提貨碼提取商品。”
這時候,用戶可以自由選擇人臉識別、輸入取貨驗證碼、點擊手機App鏈接等三種方式取貨,取貨的過程非常的簡單方便。
我們來看看下面這張照片:剛送完一單貨的無人配送車匆匆趕回基地,正在接近停在路邊的一輛人工配送車,當無人配送車和人工配送車重疊在一起時,就像兩個時代正在進行偉大的交替!
這時候,你是不是有些為人工配送員感到擔心呢?
無人時代到來!
其實,相對于運力相對不足的小型無人配送車,經過長期的努力,電商平臺已經研發出了大型無人車和大型無人機。
比如說,阿里菜鳥ET實驗室研發出的無人送貨車,載重達100公斤,可一次搭載200個小包裹,在送貨量上和普通送貨車無異;但是它全程無人駕駛,自動識別路況,充一次電可走60公里,具備量產商用的條件。
再比如說,京東下線的第一架重型無人機,有效載重量達到1-5噸,飛行距離超過1000公里!
為什么要在無人配送車之外開發無人機送貨呢?因為無人機完全不受地形影響,直接在空中走直線,不用像汽車那樣在地上繞圈,是目前最有效的送貨方式。
根據京東計劃,未來,他們將在四川建立185個無人機機場,建成之后,可以實現24小時內送達中國的任何城市,具備指哪送哪的空投運輸能力!
如果全省的無人機場都建起后,這將是一個非常龐大的運輸網絡,平臺的送貨速度將大大縮短。
而且不光是送貨速度的突飛猛進,接下來的每一個環節,因為無人機器人的參與,整體效率將會前所未有的提高:京東無人機將貨物送到無人智慧配送站頂部后,會自動卸下貨物。接下來的無人倉環節,從入庫、包裝,到分揀、裝車,全程全部都由機器人操作,一個配貨員、分揀員、打包員都沒有!
更為恐怖的是,京東無人倉的日處理訂單能力超過20萬單,相對于傳統倉庫一天3萬多單的訂單處理量,無人倉的訂單處理能力已經有了驚人的突破!
這也意味著,不要懷疑了:“無人時代”已經到來了!
未來,你真的要和機器人搶飯碗!
越來越多的機器人提前上崗的真實案例告訴我們:人類社會進入“無人時代”后,我們的生活是這樣的:
告別低效的人工儲存,代之以高效的立體儲存:
告訴汗流浹背的個人分揀,代之以輕松寫意的機器人自動分揀:
告別“請注意,倒車”的運輸方式,代之以“請走開,別碰我”的機器人自動運輸:
告別腰酸腿疼的徒手打包方式,代之以簡單機械的機器人自動打包方式:
告別幾個人光著膀子裝車,代之以集裝箱式的整體裝車:
以上這些正在發生的真實畫面說明了什么?在未來的社會,包括電商平臺在內,我們的企業和工廠使用人力的機會將大大減少,一些有條件的企業甚至可以率先實現無人公司!
是的,未來的殘酷就在于:我們不只是要和身邊優秀的人競爭,那些不需要睡覺、時刻都在自動學習的機器人也要和你競爭。要活下來,我們一定要和機器人搶飯碗!
不幸的是:至少從目前來看,我們和機器人相比,處于全面劣勢!
機器人不需要交社保和公積金,可以不吃不喝不休息,24小時上班絕無一句怨言;招人進企業需要五險一金,需要吃飯休息的時間,因為人不吃飯不休息,天天加班遲早得崩潰;
機器人做事效率很高,幾十萬小時的人力工作,只需幾秒就搞定,相比之下,自詡為強大的人類在他們面前簡直就是樹懶;
在進入不同的領域后,因為AI深度學習能力,機器人的專業能力會變得越來越強:如今,機器人在寫作、審計、會計出納、銀行職員、甚至是拉小提琴、彈鋼琴等方面,機器人正在迅速拉大和”無用的人類“的差距。
所以,花旗預計,2015年到2025年這10年間,歐美銀行至少將裁員30%,數量最多達到170萬人!
特斯拉創始人馬斯克也毫不掩飾地說:未來20年,全球12%至15%的勞動力將因為人工智能而失業!
好在,人類探索世界的能力是不斷提高的:機器人變得越來越優秀,也是因為我們對未來、對科技的掌握能力了有大幅提高。
所以,一批更懂科技,更懂未來,愿意探索更多可能的人才將在這個變化發展的社會找到新的位置,創造新的可能。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