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在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通過《外國公司問責法案》后,中國企業赴美上市的道路變得更加坎坷。
快遞、快運、智慧物流等企業的燒錢發展模式或將會受到重新審視。雖然如此,企業不應因噎廢食,更應該在合規經營方面增加動作,修煉好“內功”。
01
法案影響赴美上市中資物流
美國當地時間3月24日,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發布通告稱,已通過《外國公司問責法案》最終修正案,并征求公眾意見。
該法案要求某些證券發行者證明他們不受外國政府擁有或控制。如果由于上市公司聘請了不受美國公眾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PCAOB)檢查的公共會計師事務所出具審計報告,該公司需要做出認證。
外國公司如果使用這類審計報告,需要披露每個非檢查年的情況:
l 發行機構所在的政府機構所擁有的股份比例,
l 這些政府實體是否擁有控股權
l 披露董事會成員中中國共產黨官員信息
l 發行人的章程中是否包含中國共產黨的任何章程
如果PCAOB連續三年不能檢查審計報告,該公司將會被退市禁止交易。
《外國公司問責法案》在2019年3月被提出,業界普遍認為,該法案的通過是美國針對瑞幸咖啡財務造假事件的持續發力,監管對象為在美上市的中國企業。
根據SEC的初步調查后,預計有273家公司可能被列為“委員會認定的發行人”,其中約22%是在美國設立公司,78%在美國之外設立(包括4.8%自行披露為國有企業)。
據PCAOB披露,截止到2020年12月31日,有16家不能被其檢查的會計師事務所簽署了199家公司的審計報告,累計市值達2.5萬億美元。其中有14家是中國國企,市值占比為24%。
PCAOB公布了2018-2020財年的不能進行檢查的298份財務審計報告。會計師事務所分布于中國大陸及香港地區、法國和比利時。其中中國大陸及香港地區的審計報告數量為269份,占比達90%。
但PCAOB表示,其很快將會與法國和比利時達成協議,使其接受檢查。所以,受到影響的只有中國及香港地區注冊的公司。而近年來,大量可科技型物流企業尋求赴美上市。
這是由于《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2019修訂)》規定,“境外證券監督管理機構不得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直接進行調查取證等活動。未經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和國務院有關主管部門同意,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向境外提供與證券業務活動有關的文件和資料。”
02
赴美上市物流企業股價均下跌
受此影響比較熟知公司有阿里巴巴、京東、百度、拼多多等企業。而在物流領域也有四家公司受影響,分別為百世集團(BEST Inc.)、達達集團(Dada Nexus Ltd)、中通快遞(ZTO Express (Cayman) Inc.)、武漢長江新港物流有限公司(YANGTZE RIVER PORT AND LOGISTICS LIMITED)。
據證券統計網站topforeignstocks.com,截止到2021年3月29日,通過美國存托憑證(ADR)在美國的國家交易所上市的中國公司有151家,與物流有關的為百世集團和中通快遞等。
3月24日收盤,百世集團跌幅為9.52%,中通快遞的跌幅為1.95%。而歸類于計算機軟件領域(即時物流企業)的達達集團的跌幅為13.73%。
通過ADR在美國場外OTC上市的中國公司則有166家,與物流運輸有關的企業分別為招商局港口控股(China Merchants Port Holding)、中國遠洋運輸集團(COSCO SHIPPING)、寧滬高速(Jiangsu Expressway)、深圳投控灣區發展有限公司(Shenzen Investment Holdings Bay Area Development Co Ltd)。
在3月25日中國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就《外國公司問責法案》回應稱,《外國公司問責法案》完全是對中國在美上市企業的無理政治打壓,嚴重扭曲美國自己一向標榜的市場經濟基本準則,也剝奪了美國投資者和美國公眾分享中國企業發展紅利的機會。
“我們一直在尋求與美方相關監管機構加強合作,多次提出解決方案,但始終未得到全面的積極的回應。”證監會主席易會滿3月20日在中國高層發展論壇上談及中概股問題時稱,堅信合作是共贏的選擇,要想解決問題必須坐下來,分歧只能通過協商來解決,別無他路。
03
退市或邊觀望后邊赴港上市
面對美國證券市場監管環境的變化,今年已有兩家企業中國移動和中國海洋石油從紐交所退市。據報道,中國移動考慮在A股上市。
另外一些企業如百度、B站選擇在香港進行二次上市。B站CEO陳睿在接受采訪時稱,B站正在密切關注和研究《外國公司問責法案》。
中通快遞在去年9月登陸香港,完成二次上市,根據其公告募資規模約為98.1億港元。
而對于正在打算赴美上市的公司,這份法案可能讓其直接轉向香港上市。之前傳出過赴美上市的多點、每日優鮮、叮咚買菜等生鮮電商,以及自動駕駛卡車領域的企業,都將受到影響。
快運、生鮮電商,智慧物流技術領域的公司處或處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或處在需要資金支持的發展階段,赴美上市之路受到影響后,將會影響其后續發展規劃。粗放燒錢式發展模式將會受到重新的審視。
華興證券(香港)首席經濟學家兼首席策略分析師龐溟分析稱SEC的提議為未來中美兩國監管機構的聯合審計和跨境監管合作留下了一定的操作空間。此外,SEC的提議為已在美上市公司提供了若干年寬限期,相比美國總統金融市場工作小組的要求而言略顯寬松。
一家企業是否選擇赴美上市,反映了企業長期的、戰略性、商業化的考量,而不是因為完全規避上市及監管規則發生重大變化和劇烈波動風險的因噎廢食。
企業的自身經營水平會影響證券市場的表現。縱觀在美國上市的部分物流公司,也反映了這點。
2020年,中通快遞全年收入為252.143億元,同比增長14.0%,凈利潤為人民幣12.916億元,同比下降44.3%,調整后凈利潤為12.905億元,同比下降20.9%。
中通快遞股價變化趨勢,圖片來源:雪球
2020年達達集團成功赴美上市,2020全年總營收5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85%;全年歸母凈虧損為17.05億元,虧損同比增長2%。
達達集團股價變化趨勢,圖片來源:雪球
據相關報道,年內計劃赴美上市的中國物流企業中有安能物流等相關企業。最近剛完成1.25億美元融資的閃送也被曝加速上市進程,是否像達達赴美上市?
美國《外國公司問責法案》出爐,或讓眾多擬赴美上市的中國物流企業放慢腳步,尤其是虧損換流量的物流企業,而其身后擬變現的資本也需要再多一些忍耐。
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比較金融研究室副主任唐曉雪表示,瑞幸造假事件集中暴露出我國資本市場在監管制度、執法檢查、法律環境、投資者保護等方面存在的一系列短板,也給我國計劃赴美上市的物流企業敲響了警鐘。
打鐵還須自身硬,我國企業“走出去”還需要練好“內功”。應當充分認識到,無論回流境內還是轉向香港地區、倫敦等其他金融中心資本市場,任何一個健康的資本市場都不歡迎也不允許欺詐投資者、不遵守法律不重視合規的企業上市,從而損害市場秩序、侵害投資者權益。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