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宅急送”,很多人應該都聽說過。尤其是在快餐文化下,麥當勞宅急送、肯德基宅急送早就成為了年輕人們的“救命神器”。
但其實,單獨的“宅急送”三個字和肯德基以及麥當勞都沒有關系。它更多是和順豐、韻達等公司一樣,是一家快遞企業。
1994年1月18日,宅急送就已經創辦,是一家物流公司。至今已有超過27年歷史的宅急送,曾經也經歷過一段“光輝歲月”。
只是如今再提到民營快遞巨頭的時候,人們已經想不到它的名字。就連2020年才進入中國市場的極兔快遞,都比它的名氣大。
而且當提到“宅急送”的時候,人們第一反應是肯德基或者麥當勞的“宅急送”,其實也證明了它的沒落。關于這位巨頭,究竟是何時沒落,何時被淡忘的呢?
宅急送的前身是雙臣快遞,兄弟幾人一起創辦并管理。弟弟陳平當總裁,大哥陳顯寶擔任副總裁,而二哥陳東升也在公司擔任董事長,
因為1994年就創辦了,所以并沒有什么競爭對手。早期提供物流業務的雙臣快遞,也就這樣不溫不火地發展著。
直到1997年王凱的加入,改變了宅急送的未來。由他想出的小件、大件概念,迅速刷新了整個快遞行業(至今不少快遞企業,依舊在使用)。越來越多的行業巨頭,成為它們的客戶,帶來知名度的同時,更帶來了財富。
諾基亞、摩托羅拉這樣的通訊巨頭是宅急送的客戶,雀巢作為食品界的世界第一,也和宅急送“牽手”。
所以當客戶檔次越來越高的時候,宅急送也在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不再局限在北京,而是將業務遍布全國。為了全國事業的發展,也展開了業務擴張。
等到2002年的時候,當極兔快遞連“受精卵”都還沒有的時候,宅急送就已經實現了過億的營收,成為國內快遞界的“大哥”只是時間問題罷了。
2007年,宅急送和很多發展起來的企業一樣,不僅覆蓋城市廣、員工數也很龐大。手握上萬名員工的宅急送,在2007年成功突破13億營收。連帶著創始人陳平,也成為了“中國民營快遞之父”。
而現在人們想到王衛,也想不到陳平的名字。原來在2007年的第二年,宅急送就已經開始“黯淡”。到達頂端后,不免會走上下坡路,只是沒想到宅急送下山速度如此之快。
和很多家族企業一樣,因為內部紛爭,宅急送的未來也被斷送。不僅如此,宅急送還不管自己的基礎,非得發展不適合自己的道路。久而久之,讓其他快遞公司,有了可乘之機。
一旦出現一個缺口,就很容易被后來者搶占。想要再回頭的時候,早已沒有你的位置。而且當別的快遞企業獲得一輪又一輪的融資時,宅急送也是兩手空空。
手里沒錢的宅急送,又怎么“斗得過”其他人呢?
雖然近日終于獲得了10億元的融資,但是無論是時間還是金額,都太遲、太少。不知道宅急送能否“重回巔峰”,改寫中國快遞行業的故事。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