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剛剛,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網站突然發布消息:近日,市場監管總局根據舉報,依法對美團實施“二選一”等涉嫌壟斷行為立案調查。
下午,媒體最新消息稱,市場監管總局根據舉報,依法對美團實施“二選一”等涉嫌壟斷行為立案調查。而之前阿里因二選一涉嫌壟斷已被罰款182億元。其實,美團被調查也是很多人意料之中的事,一點也不意外,我們只是好奇它將會被罰多少銀子。
另外,下一個“瓜”將會是誰?另外,物流快遞行業的“瓜”也快熟了,誰將會成為物流快遞行業的第一“瓜”呢?
前段時間義烏郵管局已經因極兔快遞和百世快遞低價競爭的事給予了他們警告和關閉分撥中心進行整頓的懲罰。而在去年的時候,國家交通運輸部約談了滿幫、貨拉拉和快狗等貨運平臺,而地方政府對他們的約談也是不斷,物流行業的反壟斷和反不正當之聲漸行漸近。
在阿里收到182億天價罰款之前,我們大多數人可能都還認為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里我們很遠,可能也就是喊喊,警告和嚇唬一下大家而已。如果說阿里被罰只是槍打出頭鳥,而今天美團被立案可能證明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這次是要動真格的了,下一步涉嫌壟斷和不正當競爭的“巨頭”們可能一個也跑不了。那么物流快遞行業的“第一瓜”何時會來,會是誰呢?是某貨運平臺、某城配平臺、某電商物流平臺還是某某快遞公司,咱就不不點名了,自己猜吧,誰涉嫌壟斷了,誰清楚,吃瓜群眾們也清楚,估計巨頭們已經在顫抖了。
事實上,今年4月13日,市場監管總局就會同中央網信辦、稅務總局召開了互聯網平臺企業行政指導會。會上提出“五個嚴防”“五個確保”,對強迫實施“二選一”、濫用市場支配地位、實施“掐尖并購”、燒錢搶占“社區團購”市場、實施“大數據殺熟”、漠視假冒偽劣、信息泄露及實施涉稅違法行為等問題必須嚴肅整治。
而就在4月14日,江蘇省淮安市中級人民法院就美團不正當競爭行為作出判決:北京三快科技有限公司(美團)將向上海拉扎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餓了么)賠償35.2萬元。
美團頻頻被調查或處罰,也讓該公司股價受到了一定壓制,市值在最近兩個月中蒸發近9000億港元。在反壟斷形勢逐漸嚴峻之時,仍處于估值巔峰的美團股價將何去何從?
美團被立案調查
在港股市場收盤之后,國家市場監督總局網站突然放出大消息:依法對美團涉嫌壟斷行為立案調查。隨后,美團微信公眾號發文稱,今日,美團接到國家市場監管總局通知,依法對美團涉嫌壟斷行為立案調查。公司將積極配合監管部門調查,進一步提升業務合規管理水平,保障用戶以及各方主體合法權益,促進行業長期健康發展,切實履行社會責任。目前公司各項業務正常運行。
其實,關于反壟斷,市場監管總局早就打過招呼。4月13日,市場監管總局會同中央網信辦、稅務總局召開了互聯網平臺企業行政指導會。會上提出“五個嚴防”“五個確保”,對強迫實施“二選一”、濫用市場支配地位、實施“掐尖并購”、燒錢搶占“社區團購”市場、實施“大數據殺熟”、漠視假冒偽劣、信息泄露及實施涉稅違法行為等問題必須嚴肅整治。
也是在這一天,美團的股價最多時跌去8%,在那之前的三天,該股市值蒸發了2600億港元。
其實,關于美團被查或被罰的消息并未斷過。來自澎湃新聞的資料顯示:
4月14日,江蘇省淮安市中級人民法院就美團不正當競爭行為作出判決:北京三快科技有限公司(美團)將向上海拉扎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餓了么)賠償35.2萬元。
2017年6月,因利用在當地占有量最大的優勢地位,強迫商家簽訂“合作承諾書”,浙江金華市市場監督局就對美團做過處罰,合計罰款52.6萬元。
2018年5月,江蘇省淮安市清江浦區市場監管局認定美團構成不正當競爭行為,罰款7萬元;
2019年3月,因涉嫌誤導、欺騙,強迫用戶修改、關閉、卸載其他經營者合法提供的網絡產品或服務,四川省巴中市通江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對美團外賣處罰,罰金25萬元、責令停止違法行為;
2020年4月10日,廣東餐飲協會官微發布《廣東餐飲行業致美團外賣聯名交涉函》,指責美團涉嫌實施壟斷定價,新開餐飲商戶傭金最高達26%,已超商家忍受臨界點;
2021年2月,浙江省金華市中級人民法院作出判決:北京三快科技有限公司金華分公司實施的不正當競爭行為,損害了拉扎斯公司(餓了么)合法權益,應當承擔民事責任,并賠償后者100萬元經濟損失。
美團未來會怎樣?
可以肯定,隨著反壟斷的深入,美團將會面臨越來越嚴酷的競爭環境。但作為行業的先行者,美團也在做一些新的布局。
美團于4月19日(交易時段后)公告稱,公司與可換股債券聯席賬簿管理人訂立可換股債券認購協議,據此,按照可換股債券認購協議的條款并在其條件規限下,公司已同意發行二零二七年債券及二零二八年債券,而可換股債券聯席賬簿管理人已同意個別而非共同認購及支付或促使認購人認購及支付本金總額分別為14.836億美元及15億美元的2027債券及2028年債券。與此同時還宣布了配股。美團擬以每股273.80港元的發行價增發1.88億股,凈融資約66億美元。總計籌資95.8億美元。公告還顯示,此次美團所募得的資金將用于科技創新,加大在無人車、無人機配送等領域前沿技術的投入,以及一般企業用途。
可以說,此次布局皆在風口之上。去年12月,美團組建智慧交通平臺,包括LBS基礎設施建設、物流配送、交通出行的自動化、智能化平臺能力,下設交通、地圖、無人車配送、視覺智能等團隊,夏華夏為負責人。
來自海通國際的觀點認為,展望未來,美團管理層認為美團優選不會陷入價格戰。其商業模式的競爭優勢是基于強大的供應鏈和物流效率,不斷向消費者提供性價比高的商品。
大摩認為,美團目前手上現金扣除受限制部分為60億美元(約466億港元),集資有助在今年預計7.27億美元(約56.46億港元)自由現金流外增加「彈藥」,并可選擇性地投資無人送貨及其他創新科技。大摩認為美團優選今年將虧損39億美元(約302.9億港元)。
“二選一”壟斷!阿里巴巴被罰182.28億
據央視新聞客戶端,2020年12月,市場監管總局依據《反壟斷法》對阿里巴巴集團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阿里巴巴集團)在中國境內網絡零售平臺服務市場濫用市場支配地位行為立案調查。
市場監管總局成立專案組,在扎實開展前期工作基礎上,對阿里巴巴集團進行現場檢查,調查詢問相關人員,查閱復制有關文件資料,獲取大量證據材料;對其他競爭性平臺和平臺內商家廣泛開展調查取證;對本案證據材料進行深入核查和大數據分析;組織專家反復深入開展案件分析論證;多次聽取阿里巴巴集團陳述意見,保障其合法權利。本案事實清楚、證據確鑿、定性準確、處理恰當、手續完備、程序合法。
經查,阿里巴巴集團在中國境內網絡零售平臺服務市場具有支配地位。自2015年以來,阿里巴巴集團濫用該市場支配地位,對平臺內商家提出“二選一”要求,禁止平臺內商家在其他競爭性平臺開店或參加促銷活動,并借助市場力量、平臺規則和數據、算法等技術手段,采取多種獎懲措施保障“二選一”要求執行,維持、增強自身市場力量,獲取不正當競爭優勢。
調查表明,阿里巴巴集團實施“二選一”行為排除、限制了中國境內網絡零售平臺服務市場的競爭,妨礙了商品服務和資源要素自由流通,影響了平臺經濟創新發展,侵害了平臺內商家的合法權益,損害了消費者利益,構成《反壟斷法》第十七條第一款第(四)項禁止“沒有正當理由,限定交易相對人只能與其進行交易”的濫用市場支配地位行為。
根據《反壟斷法》第四十七條、第四十九條規定,綜合考慮阿里巴巴集團違法行為的性質、程度和持續時間等因素,2021年4月10日,市場監管總局依法作出行政處罰決定,責令阿里巴巴集團停止違法行為,并處以其2019年中國境內銷售額4557.12億元4%的罰款,計182.28億元。
同時,按照《行政處罰法》堅持處罰與教育相結合的原則,向阿里巴巴集團發出《行政指導書》,要求其圍繞嚴格落實平臺企業主體責任、加強內控合規管理、維護公平競爭、保護平臺內商家和消費者合法權益等方面進行全面整改,并連續三年向市場監管總局提交自查合規報告。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