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標 題:資本潮退 二三線快遞加速出清
每一個二三線快遞品牌的倒下都有自己的原因,但它們的掉隊卻又有著相同的緣由——資本退場。特別是隨著一些大型綜合快遞企業的上市,一些中小快遞企業被越甩越遠,生存空間越來越小。此外,社區團購、即時配送業務也對傳統快遞業務產生了影響,市場格局仍存較大不確定性。
速爾快遞的倒下讓原本就不平靜的快遞市場又多了些緊張氣氛。作為一家在快遞行業摸爬滾打了15年的老牌二三線快遞品牌,速爾快遞的倒下令人惋惜,但它的結局似乎又在意料之中。
事實上,速爾快遞不是第一家倒下的二三線快遞企業。最近幾年,時不時就會有中小快遞企業停運、破產的消息傳出。
快捷快遞是一家運營了20多年的快遞品牌,十年前曾與順豐同處一個起跑線上,后來又與申通聯手共同運作申通快運。但好景不長,申通快運剛起步兩個月不到就暫停運營。
成立于2008年的如風達,最初是凡客誠品旗下全資自建的配送公司,曾經歷過一段高速發展時期。后來隨著凡客的衰敗,如風達被凡客剝離,轉型為第三方快遞公司。隨后,如風達經歷了兩次“賣身”:2014年6月,如風達“賣身”給中信產業基金,被基金旗下公司萬隆華宇全資收購;2018年年底,如風達又被轉手到通用物流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旗下。不久后,如風達業務停擺。
創立于2010年的全峰快遞曾被認為是快遞界的一匹黑馬,強化高效服務的全峰快速奔跑,一度位居快遞第二梯隊前列。然而,從2018年開始,全峰便陷入危機,企業高管、創始人出走,資金鏈斷裂等問題層出不窮。2019年,全峰破產。
隨著速爾快遞的倒下,掉隊的二三線快遞品牌隊伍中又多了一員。
資本熱情逐漸退去
每一家二三線快遞品牌倒下都有自己的原因,但事實上,它們又有著相同的緣由——資本退場。不過,最初這些企業曾是資本市場里的香餑餑。
2011年,友和道通集團正式并購速爾快遞;2016年6月,速爾快遞獲得來自招商資本等機構的投資入股,并提出在2018年沖擊資本市場。2015年9月,快捷快遞得到了一筆2.5億元的融資;2016年年底,三泰控股成為快捷快遞股東,公司估值水漲船高,達到頂峰的26億元。全峰快遞在鼎盛時期,資本運作成績斐然,先后獲得力鼎資本、鵬康投資、真金投資、景林投資、云鋒基金等多家知名風投機構注資。
另據國家郵政局發布的一季度郵政行業經濟運行情況的通報顯示,市場集中度下降,頭部企業間分化嚴重,二三線快遞企業逐步出清。一季度,快遞與包裹服務品牌集中度指數CR8為80.5,較上年同期下降5.4,較2019年同期下降1.2。此外,社區團購、即時配送業務也對傳統快遞業務產生影響,電商快遞結構發生變化,頭部企業市場競爭激烈,市場格局仍存較大不確定性。
如今看來,市場對二三線快遞品牌的發展前景并不是很看好,甚至業內預測二三線快遞品牌將迎來大范圍的倒閉潮。在此背景下,現存的二三線品牌又該如何自處?
盡管快遞市場80%的份額在一線快遞企業手中,但依然有20%的市場空間留給二三線快遞企業,并且二三線快遞品牌也不全是掉隊者,安能、宅急送、優速快遞等也在邁入新的發展周期。
2019年,安能物流進行了業務調整,依托物流全國網絡起步的安能快遞業務在兜兜轉轉兩年多后,又回到了自己的專長——快運。今年5月,安能物流正式向港交所遞交了招股書。同樣是在2019年,優速快遞加入壹米滴答集團,雙方對產品結構、網點進行融合,聚焦快運市場。最近兩年,優速快遞不斷進行產品、服務升級。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