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618,今年的熱鬧仍然不減當初。商家折扣打得火熱,各大平臺的銷售額比拼也如火如荼——從5月末開始,電商平臺和品牌就吹響了大促的號角,爭取今年業績再創歷史新高。
圖片來源:德邦快遞
忙碌的不止是電商平臺,還有為包裹“保駕護航”的快遞公司。每逢電商大促,快遞公司都會迎來一年之中的業務高峰。第三方數據顯示,618前夕,各大快遞公司就急于為大促補充血液,物流業的兼職需求同比翻了四倍。此外,今年618期間,德邦快遞的快遞單量增長約35%,順豐整體業務量同比增長超過40%,京東物流智能倉單日處理業務量同比增長超100%。
快遞量增加了,配送任務也一年比一年更重,但消費者的體驗卻不降反升。用一位今年參與618“血拼”的消費者的話來說,凌晨下的單,第二天還未睜眼,快遞就已經送到了自己家門口;甚至有用戶下單不到幾分鐘后就收到了包裹,感慨配送速度快到有些“不講武德”。
事實的確如此。最初幾屆購物節,下單后要等上三四天乃至一周也很正常。而如今,每年電商大促時最快配送包裹的時間不斷刷新,「當日達」、「極速達」變得再普遍不過。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全國大部分鄉鎮都能實現與一線城市五環內相同的配送速度。
實際上,這是物流行業積極應對、科學部署,整體向數字化轉型的結果。德邦快遞IT架構規劃中心高級總監周恒春告訴記者,對于618期間的貨量高峰,德邦從“收、轉、運、派”四大物流運輸核心環節全面著手,提前大力部署了一系列戰略新舉措,包括高峰期彈性人力制度的建立、滾動更新實時到貨量預測等,從而實現了配送的高效。
圖片來源:德邦快遞
快遞公司是如何悄悄地實現轉型的?誰是背后的“推手”?在德邦快遞與華為云的合作案例中,我們找到了快遞高峰時期高效配送的秘密。
▇ 牽手云廠商
過去那些糟糕的物流體驗,只是物流行業的頑疾之一。消費者常常抱怨配送速度慢,即便后期配送效率提升,也存在不少有關暴力分揀的投訴。
并不完美的用戶體驗背后,是曾經困住物流行業發展的一道坎:從業人員面臨缺口,薪資水平難以吸引人才;行業數字化進程緩慢,導致配送低效;園區發展滯后、管理混亂等等。
如何提高物流效率,成為了所有物流公司的共同面臨的難題。
德邦快遞將自己定位成一家“擁有卡車的科技公司”。為了優化配送體驗,德邦快遞嘗試過不少“黑科技”。去年618期間,德邦快遞就啟用了外骨骼機器人、無人駕駛技術、“AR量方”“大禹車線管家”等一系列硬核技術,大幅提升了高峰期的配送效率。
早在幾年前,德邦快遞嘗試用無人機和無人貨車輔助配送,為“最后一公里”的配送難題提出解決方案。同時,德邦還在數字化IT方面加大投入,通過引進數字孿生黑科技,來保證快遞在中轉場地進、出港松緊有度,實現企業對效率和成本管控價值最大化。
2018年,德邦快遞與華為云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宣布在云計算、人工智能等領域深入合作,探索人工智能在快遞行業全產業鏈當中的應用,全面升級快遞服務體驗。
德邦有著“物流界華為”的稱號,與華為淵源頗深。在德邦,學習華為是一種潮流。德邦董事長崔維星十分推崇華為的管理機制,幾乎每個德邦員工的桌上都擺著一本寫華為的書——《以奮斗者為本》。
但真正與華為牽手,還是出于業務需求。面對密集的配送需求和物流行業百年不變的低效老大難,向數字化、智能化轉型是物流企業的剛需,這也是德邦牽手云計算廠商的原因。
在華為云的協助下,德邦成功打造了一座智慧物流園區,共同構建了智慧物流園區人員管理子系統、訪客管理子系統、移動辦公智慧園區系統等多套信息系統。
牽手華為云之后,德邦的數字化進程開始加速了。
▇ 神秘的幫手
數字化轉型對德邦帶來的改變是顯然的。從取件、流水作業到運輸的各個環節,一切都變得更加高效了。
一個典型的例子是收發貨快遞信息的錄入。過去這個環節普遍由客戶手寫,在高度依賴人工的同時,輸出效率慢,且出錯率高,甚至會導致配送錯誤的情況。
華為云OCR(光學字符識別)服務幫助解決了這一問題,通過OCR檢測模型,能夠高效準確提取圖片關鍵信息,構建數據資產庫,同時支持按目的地自動分揀貨物,將分揀效率大大提升。如今,華為云文字識別識別準確率已經大于99%,能做到不到每秒識別一張圖片速度。
與華為云合作后,德邦快遞全面應用OCR技術識別快遞面單,取代了純手工錄入的做法。取件時,快遞員可拍照或截圖,OCR就會自動識別收寄信息并自動錄入系統。據悉,OCR技術的應用使得德邦的管理成本降低了25%左右。
圖片來源:德邦快遞
與此同時,OCR技術還能夠進行包裹分類管理。包裹取回并傳上流水線后,系統會自動拍照識別,根據寄件人信息、貨物信息、是否蓋檢視章等信息,按目的地自動分揀,更加科學地管理包裹。
除了包裹分類之外,暴力分揀更是運輸過程中常被詬病的的老大難。過去員工由于缺乏規范培訓和有效管理,在分揀快遞時常常未按照標準操作,再加上快遞行業的迅速發展導致操作壓力大,常常導致暴力分揀行為的出現。最后的結果是消費者權益受損,引出不少賠償,也大大降低了消費者對整個物流行業的好評度。
針對這種暴力分揀行為,華為云智能視頻分析服務對監控視頻進行實時行為分析,自動識別揀貨員在揀貨過程中出現的扔、拋、推倒、用力踢等暴力分揀行為。德邦快遞營運品質標準組總監劉通告訴記者,目前華為云AI防暴力分揀系統日均抓取6000~7000起視頻,能夠月臺100%覆蓋、矩陣覆蓋83.3%、門店覆蓋48.8%,后續還將支持叉車違規AI識別。
圖片來源:華為云
市面上有不少針對暴力抽檢行為的技術方案,但在劉通看來,華為云方案更具技術成熟度。它通過大量的攝像頭做到了更廣的場景覆蓋,但卻不需要太多的設備維護成本。由于監控可以實時抓取分析員工操作,德邦也不再需要進行麻煩的人工抽檢,運行效率大大提升。
在華為云的幫助下,德邦的快遞破損率有了明顯下降。與20年相比,德邦快遞破損同比下降14.3%,零擔下降11.1%,保障貨物完整無損地到達收件人手中。
▇ 云+物流=?
從技術裝備、業務模式到集體“上云”,許多像德邦快遞一樣的快遞公司正在經歷巨變,這與科技公司紛紛進軍物流行業不無關系。圍繞5G、云、AI等技術,以許多ICT企業試圖重塑物流行業的基礎設施,升級消費者的收貨體驗。
華為云是其中的典型代表。針對不同規模的物流客戶,華為提供面向不同業務場景的一站式云端解決方案,幫助其快速、低成本部署業務。
一個通俗的例子是華為對物流園區的改造。很長一段時間里,國內物流園區的管理普遍與數字化不沾邊,無論是倉儲管理、運輸調度還是安防環節,都高度依賴人工,背后是逐漸高企的人力成本,園區運轉效率也足夠低下。
華為智慧物流園區方案重構了傳統園區的業務架構。從叉車、傳輸帶這類運輸終端的改造,到園區各個環節的網絡連接、數字化平臺底座的構建,再到安防、通行等方面應用服務的革新,華為云幫助其進行全面的信息化升級,打造云上的智慧物流園區。
圖片來源:德邦快遞
根據華為云提供的數據,其智慧物流園區解決方案可以使園區安防事件處置效率提升50%,同時安保人員數量減少30%~40%;在倉儲管理方面,園區能夠實現批量貨物自動管理,人力節省60%,效率提升超過40%;同時。園區也能夠實現人、車、貨、場、設備全方位智慧監管。
不只是園區,華為云還為物流運輸、倉儲、配送、全局管理、供應鏈等業務環節提供系列解決方案。相比起其它云廠商,華為云擁有更加領先的5G通信技術,模塊化的云服務以及在制造業供應鏈積累多年的AI能力,支撐并打通倉儲、運輸、配送等物流全業務場景,這也是它進軍物流領域的最大優勢。
云+物流可以實現的場景遠遠不止于此。德邦快遞IT架構規劃中心高級總監周恒春透露,德邦未來要向全面云化轉型,華為云將為德邦提供IaaS、PaaS層上云解決方案,幫助其用三年左右的時間完成全面云化。同時,雙方也在探索「云云協同」,在華為云與華為終端云的深度協同下,進一步簡化消費者手機下單、付費、查快遞等流程,為消費者帶來更便捷的快遞體驗。
圖片來源:德邦快遞
盡管頭部快遞企業紛紛“走上云端”,但相比起互聯網等行業,物流行業整體上云情況并不算高。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行業云市場規模達到1618億元。其中,互聯網、政務及金融行業上云率最高,市場占比分別為33%、29%、19%。相比之下,快遞行業的許多環節仍然存在大量的改造空間,換句話說,數字化潛力巨大。
上述負責人表示,德邦快遞的愿景是“讓天下沒有難送的快遞”,華為云作為助力德邦實現該愿景的算力基石,將通過云服務讓“送快遞”這件事改頭換面。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