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配供應鏈一直以來都是商流的游戲,實際上物流在整個供應鏈扮演了很重要角色。單獨拿出物流來能否成就一個細分賽道呢?
汽配物流的難點
整個汽配的發展離不開物流,甚至可以說是相輔相成。汽配供應鏈實質上就是商流和物流的結合。
不過,這兩年商流的競爭白熱化,讓有些渠道商轉成純粹的汽配物流商,專門解決汽配最后一公里問題,竟發現這條路沒那么擁擠,反而活得更舒服。
汽配物流是不是一個值得關注的細分賽道呢?實際上,汽配整個產業鏈都蘊含著對物流的巨大需求,無論從廠家到批發商,或者批發商到維修廠,所有環節基本離不開物流。
汽配物流的難點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呢?
產品拿準:汽配SKU上萬個,交付前需要拿準,這就需要專業的配件數字化系統,而精準篩選是攔在物流面前的第一道坎。
產品交付:無論是交付給汽配貿易商(全國40萬貿易商)或者維修廠(全國50萬維修廠),整體過于散亂,需要依靠前置倉解決倉到倉、倉到店的交付。這里考驗物流對倉儲的布局,跨城與同城運力水平以及成本控制。
時效認知:汽配行業時效根據產品不同來分類,易損件要求按“小時”送達,油液可以按天,車型件可以次日達。這樣的要求,即便順豐速度在行業里面也是慢的。
售后機制:物流在交付過程中會遇到不少破損問題,售后處理也需要根據不同產品分類。
汽配物流生意有多大?
汽后市場號稱萬億規模,實際上狹義后市場主要由工廠端、批發端和維修端三塊組成。
有統計數據顯示,汽配行業中上游工廠端大約有5000家(含油電輪,車型件),平均每家每年不到3000萬元產值,頭部工廠總規模約每年1500億元左右,中小廠約500億元左右。
汽配批發端約40萬家規模,平均每家批發商按50萬元年銷售額計算,批發端大約年產值約2000億元。
平臺產值:按照去年新康眾47億元、快準車服25億元、三頭六臂16億元、開思35億元、好汽配10億元,頭部幾家平臺合計不足200億元;工廠加批發加平臺一共4200億元左右規模產值。
那么,汽配物流規模到底有多大呢?由于汽配的專業性,車主大多通過4S店或者維修店進行服務,所以配件配送基本都是B2B的生意。
初步估算:易損件物流成本行業平均水平7%左右,油電輪物流成本行業平均水平6%左右,車型件物流成本行業平均水平8%左右;取中位數計算,汽配物流規模每年約294億元(4200億元*7%)。
物流路線主要是工廠端到批發端,批發端到維修端,工廠端到平臺,平臺到批發端,路線重復2-3次,按最低值2次算約588億元每年。
目前,汽配行業尚未形成品牌效應的物流企業,假定頭部汽配物流企業能拿到10%份額,意味著每年能贏得超過50億元產值。
汽配行業現存交付的幾種情況
第一種,工廠到批發端的物流。基本屬于常規生意,對時效要求不高。符合貨運準則,按貨運車次發送即可。傳統物流商都能滿足要求,最大的切入點可能就是價格。
第二種,平臺商的物流生意。如快準車服、新康眾、三頭六臂、京東等自建省級倉庫,與地方物流公司簽訂戰略協議,將全國性物流生意變成省級區域內部的配送生意。
其特征是“集中”“多”,可能需要特定省區的資源,在跨城配送上傳統物流能解決,在同城配送上基本依賴當地服務站的人員配送。未來如果有專業汽配物流品牌介入,意味著將同城配送的棒子接過去,平臺加盟商變成純粹的產品供應商。
第三種,省代大批發的物流生意。物流公司依附于大批發的配送生意——省級代理和各類大批發商通過駐扎物流發達的核心城市,比如長三角的杭州、南京、珠三角的廣州。這些批發商充當物流公司的汽配翻譯官,他們像膠水粘合劑一樣將各類小物流公司撮合一起分發配送訂單。
其特征是“散,多,小”。這個生意大多數傳統物流商都能解決,如若涉及到同城配送,依然是中小物流或者批發商自有人員配送。
第四種,區域汽配協會自建物流生意。各汽配城以聯盟方式將所有配送訂單匯總,自發組建物流公司,并根據每個縣區維修廠密度,建立類似于公交車固定路線的配送方式服務當地維修廠。
其特征是“集中,散,小”。目前部分城市已經出現一些專業汽配物流商,大多數批發商的交付工作外包給地方汽配物流。
由上述四種情況來看,目前以地方區域汽配物流為主,傳統跨城物流補充,同城配送主要還是夫妻物流或者批發商自招人員解決。而從品牌效應和規模來看,這個賽道競爭遠小于商流的競爭。不過受制于客單價的原因,利潤空間不高,加上一定的技術壁壘,讓傳統物流企業遲遲未能介入行業。
最近,開思和途虎已經在某些城市試點,嘗試將社會運力諸如美團同城運力接入汽配最后一公里。具體效果如何,跑一段時間后也許能看的更清楚。
汽配物流能打造品牌嗎?
假設一個全國性物流品牌想要整合汽配行業“最后一公里”交付問題,其應當具備哪些能力?
第一,汽配倉儲管理能力。包括倉庫選址,汽配產品篩選能力,破損售后機制處理能力。倉儲選址需要了解服務區域內的批發和維修網點,而對產品的甄別、破損處理機制,在技術層面考驗物流商的知識儲備。
第二,運力能力。包括固定路線設置,應急訂單的費用機制,整體收費標準。使用類班車運營方式的固定路線,是為了盡可能的降低空載,路線設置是否合理決定著運送效率。應急訂單設置完全是為滿足個別門店的特殊需求,而整體收費標準涉及到固定路線標準、重量、體積等超標情況的設置。
第三,系統連接能力。包括倉到倉,倉到店,工廠,批發商和維修廠。系統的連接的能力將是品牌的最核心能力,將服務的客戶通過數據串聯在一起,整個生意規模、各類費用標準都將依據系統開展。
第四,團隊成員快速輸出能力。包括招募培訓,輪崗,上升通道設計。該項能力將決定其能否快速從單個點復制走向更多區域,乃至復制到全國。
今年國家提出共同富裕,約束各類資本的無序擴張,汽車后市場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大資本套現離場,純粹依賴融資的路會變得更加艱難。每個領域都應當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這種時候沉下心來,挖掘汽后各個細分賽道,也許能讓行業變得更加健康。由此來看,汽配物流不失為值得關注的細分賽道。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