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全國工商聯發布“2021民營企業研發投入500家”榜單,華為、阿里巴巴、騰訊位列前三。在快遞業,共有順豐和中通兩家企業入圍,其中順豐位列第62位,中通位列第450位。
目前,百世集團研發團隊成員600余人,自主研發Q9、TMS、WMS、OMS、GPS、V5等一系列物流系統軟件,并以專業的數據分析能力,為客戶提供端到端的支持,助力百世生態系統參與者的成長。截至2021年6月底,百世集團累計擁有有效專利103件,涵蓋快遞分揀、物流轉運車等發明;體積測量儀、可移動掃碼的掃碼槍等使用新型;面單自助打印控制盒等外觀設計等。其中,2021年上半年申請數量20件。百世集團累計擁有軟件著作權58個。
而對于整個郵政快遞行業來說,為了助推行業高質量發展,國家郵政局一直在加強科技賦能與人才支撐。在加快科技創新與應用方面,推動構建郵政快遞企業、高科技企業、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四位一體”的行業科技研發體系,支持行業技術研發中心建設,推進智能安檢和智能視頻監控系統算法優化,推動智能語音申投訴系統試點應用,穩妥推進通用寄遞地址編碼項目試點,推廣應用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等關鍵共性技術以及北斗導航系統等先進技術裝備,在海南自貿港等地開展數字郵政快遞創新試點示范工程。在完善行業人才支撐體系方面,深入實施職業技能培訓“246”工程,確保年度培訓25萬人次;用好職稱評審破格政策、“綠色通道”或“直通車”,著力壯大中高級工程師隊伍;支持共建院校郵政學科建設,加快培養郵政快遞類碩士、博士研究生,加強國際化、高層次人才支撐。
據了解,該榜單入圍門檻為上年度研發投入2.37億元。500家企業研發費用總額7429億元,其中,投入最高的企業研發費用為1419億元。
此外,在“2021民營企業發明專利500家榜單”中,順豐和百世榜上有名,順豐位列第298名、百世位列第461名。
眾所周知,隨著快遞網絡體系越來越大,勞動成本日益提升,科技運用能力已成為推動行業升級的強大動力,智能化和信息化平臺將成為未來發展的重點。
近年來,順豐加大了在人工智能、大數據、機器人、物聯網、物流地圖等科技前沿領域的前瞻性布局,通過將前沿技術應用到下單、中轉、運輸、派送等各個業務環節和場景,提升準確性與效率,并助力順豐向物流科技集團轉型。以人工智能技術為例,順豐構建超大規模AIoT感知平臺提升精細化運營水平,打造獨特優勢的“人+AI”SaaS產品助力線下數智化管理;大數據方面,順豐構建一站式實時數倉解決方案,實現億級數據秒級計算能力,大幅降低實時數據處理門檻。
公開資料顯示,2020年,順豐控股科技投入金額達42.73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6.49%。成果方面,順豐已獲得及申報中的專利3112項,軟件著作權1593個,其中發明專利數量占專利總量的56%。
作為唯一上榜的加盟制快遞企業,中通在數字化系統建設方面完成了快遞業務全生命周期的數字化產品的建設:“掌中通App”讓全網40萬快遞小哥實現辦公移動化;“神州系統”幫助網點走進數字化時代;“星河系統”實時監控全網一萬余輛自有干線運輸車輛,綜合管理人、車、線、場、物,實現路由智能化。在基礎設施層面,建設了“云平臺”,對中通快遞的硬件設備、主機進行統一化管理,100%實現虛擬化,80%實現容器化,整體提升硬件設備的利用率40%以上。這些系統的上線和全面適用,標志著中通快遞的數字化建設取得了初步的進展。
得益于科研投入及技術升級,快遞小哥實現了“一機在手”的移動化辦公;通過動態儲位、削峰填谷,分撥作業實現全流程智能化,大幅提高運營效率;智能的路由規劃,助力車輛提高行駛里程,降低運力成本;無人機、無人車等末端配送屢見不鮮………
技術驅動,對物流企業而言,已經不是一個選擇題,而是一個必答題。正如中通快遞集團董事長賴梅松此前的公開表示,科技創新是中通未來必走之路,中通對科技的投入只增不減。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