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馬遜再發公告,嚴厲打擊違規引流操作,絕不容情!
11月3日,因為收到很多賣家關于站外推廣激勵政策的質疑,亞馬遜美國站發布了關于這項政策的澄清公告,特別是通過提供返現、優惠券、折扣等政策。亞馬遜表示將嚴厲打擊站外違規引流操作!
(亞馬遜公告頁面)
從五月份以來的關店潮,到九月份商家們合力起訴后亞馬遜表示和解,再到這次公告,種種跡象都表明亞馬遜官方對待違規引流、虛假評論等不正當商業行為,絕不屈服!
那么這場危機究竟該如何化解,風暴中的廠商要如何自處,危機中的契機何在?
執法必嚴,違規立即封號
“親,麻煩給個五星好評!”整個事件的導火索很簡單。
和淘寶、京東等國內電商平臺一樣,為了方便消費者準確判斷商品的好壞。亞馬遜平臺也擁有購后評價系統。除了商品本身的宣傳介紹之外,其他消費者的評論,也起著關鍵性作用,有時一個差評就可能導致商品銷量大幅下跌,好評,至關重要!
為了達到好評多,信用高,銷量大的目的,跨境電商們各出奇招,綜合下來主要分為以下三個流派:
白帽商家,指的完全符合平臺規則,誠信經營,用心做好產品的良心商家,但是受限于商品多,流量少,同業競爭激烈等緣故,這種商家業績上漲往往極為耗時。
其次是黑帽商家,指的是運用黑客技術,來實現數據改變等騷操作的商家,比如:10倍快速累積評論,利用多店鋪矩陣快速霸屏等等,像是擁有了金手指,指哪打哪。使用這種技術手段就像是在打游戲中開外掛一樣。這種技術被整個行業所唾棄,但是背地里又都想用使用。
此外還有介于二者之間的灰帽商家,他們在基本符合規則的前提下,使用一些小套路運營,幫助提升信譽,以不引起官方注意為前提。比如,咱們非常熟悉的禮物卡、好評返現、刷單等手段,便是他們的常用伎倆。
細心的讀者能夠發現,這不是和國內的玩法一樣嗎?這年頭誰還沒收到過幾張好評返現卡。對此,國內的消費者早就見怪不怪了,對這種行為的容忍度相對較高,甚至有些大學生為了貼補生活,會選擇主動刷單換取一定收入。隨之而來,更有不少刷單詐騙案例涌現。
(微博上關于刷單被騙的案例)
和國內環境有所不同,國外電商平臺極為重視評論的真實性,有網友曾經分享過這樣一個案例,一位加拿大老哥在購買了電商平臺的商品之后,在評論區連續五年不斷更新商品的使用情況,像是一個專業測評機構一般。從這個角度來看,亞馬遜對于真實評論的看重,也就不言而喻了。
其實早在2016年,亞馬遜就嚴格指出賣家用獎勵換取五星好評的操作屬于違規,而且一旦違反亞馬遜的政策,平臺可以決定是否永久扣留賣家的資金。
(亞馬遜規則頁面)
而這次大規模關店潮中的商家,大部分都屬于虛假評論和違規刷單的黑帽子和灰帽子商家。而亞馬遜這種“壯士斷腕”式的嚴厲措施,著實讓人佩服。而由于商家違規在先,被視為絕地大反擊的訴訟,想必結果也不甚樂觀。
活下去,誠信合規才是正途
斷人財路,如殺人父母。
辛苦運營幾年的店鋪,一朝被關,對店家的殺傷力極大。而且亞馬遜有權永久扣留賣家資金,商家們的情況更是雪上加霜了。
據統計,從五月份以來的封號風波,波及超過五萬家中國廠商,整個行業的損失預計超過千億。最典型的案例莫過于深圳跨境電商有棵樹,有將近340個站點被封,1.3億資金被凍結。
按照常理來說殺人償命,欠債還錢。你違反規定在先,那接受處罰也要心甘情愿。
但也有不少人懷疑,此次亞馬遜存在借機打壓中國品牌的傾向。原因有三:第一,規則的解釋權掌握在亞馬遜手中,平臺率先掌握了主動權;第二,亞馬遜既當評委又當裁判,不斷推出與爆款產品類似的自營品牌;第三,每值銷售旺季,都有一批店鋪被封,而等到兩三個月過后,早已錯過銷售高峰。
由于中美之間錯綜復雜的關系,一些陰謀論喧囂塵上也完全可以理解。而且每個平臺發展都會經歷這樣幾個階段:最開始的初始增長期,由于平臺依賴商家的入駐,需要大量的商品和流量,所以對于商家的各類騷操作基本不會嚴格管理。然后就是穩定期,平臺和商家一不缺流量,二不缺貨,大家一起發財美滋滋。
最后就是現階段的沖突整頓期了,由于商品越來越多,而消費流量增速趨緩,商家之間的競爭也越發激烈,為了更好生存,更多賺錢,各類違規操作迭起。但是平臺的整治力度也越來越強,為了提升更好的消費體驗,制裁各類違規行為,
而亞馬遜已經過了那個需要大批搬運工的階段,現階段的發展需要的是合規經濟。選擇大批封號,完全屬于階段性發展要求,但從另一角度來看,這也是所謂的卸磨殺驢吧,早期的野蠻發展策略,在今天不適用了。
為了活下去,商家們各展絕技,學會了把雞蛋放在不同籃子里的策略。有的興建獨立站,選擇加入其他平臺,東山再起。但是辛辛苦苦打拼幾年的賬號,現在要從零開始,其中的困難可想而知。要想活下去,一定要學會以下這幾點:
首先,誠信與合規,無論在哪個平臺發展,符合平臺運營邏輯,是重中之重。即便是自建站,主動權都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時候,也千萬注意誠信。
有網友擔心,在自建站中,企業可能會更加肆無忌憚,由于數據接口操控權掌握在廠商手中,所以他們可以隨意更改好評數量和銷售數據。不明緣由的消費者可能更易上當受騙。所以電商伙伴們一定時刻牢記“慎獨”二字,保持誠信經營。
(網友關于獨立站的擔憂)
其次,就是核心競爭力,為什么這次關店潮中,產品型公司比較坦然一點?因為亞馬遜只是一個很重要的銷售渠道罷了,如果產品力足夠強,絲毫不懼關店。而且就算轉換平臺,沃爾瑪,國際速賣通等平臺也很樂意接手。
可是核心科技的掌握和研發可太難,太耗時了。重新思考公司的發展重點,做減法,集中力量在一個細分領域之中不失為一個好辦法。比如內衣品牌UBRAS,其核心業務就是細分到服裝行業下的女裝,再細分到女士內衣,在細分領域內做到極致,是小公司的制勝法寶。
經歷過如此沉重的打擊,中國廠商們千萬不要氣餒,活下去,活下去才有未來!
頭部倒下,新貴華山論劍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萬事萬物都要從多角度來看待,一批商家倒下,肯定會有新的一批商家崛起。行業大洗牌之際,那些一直苦于有實力但沒流量的廠商一定要抓緊機會上位。
首先,按照亞馬遜的說法,被封號的商家,大部分都是違規操作的黑帽子和灰帽子。這批違規者倒下,其實是眾多白帽子商家的福音。這正是劣幣驅逐良幣的真是寫照,當市場上都是刷單和虛假評論的聲浪時,即使是潔白的帽子也會被染黑,最后一起陷在沼澤中死去。
違規商家就像是一顆毒瘤,如果狠心挖掉,肯定會很痛會留下很多血。但是不刮骨療毒,如何才能獲得新生?主動出擊的亞馬遜反而營造出更為純潔的一個營商環境,讓平臺回歸商業本質,這是未來發展的大勢所趨。
劣幣被趕走后,產品力強的公司一定會崛起。而且單從供需角度來看,賣家少了,供不應求,這次存活下來的企業,未來一段時間的日子不會太難過。所以優勢企業一定要抓緊機會,整合并購,收集人才,提升整體品牌價值和產品力。
而對于消費者來說,這次關店潮也帶來不少切實利益。其實國內消費者也苦刷單久矣,打開購物軟件,清一色的好評。一片繁榮的景象,讓人分不清楚一個才是真實的評論。之前網上有一個篩選真實評論的好方法,就是直接看差評,從而得知商品的真實情況。
但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現在甚至衍生出“刷差評”的現象,第一,可以給競爭對手惡意刷差評;第二,可以給自己的商家刷差評,但評論內容小罵大夸,明貶暗褒,實在是防不勝防,再一次欺騙消費者的感情。
(知乎網友爆料)
但令人失望的是,雖然問題十分突出,但國內的電商平臺這幾年的整治可以說是收效甚微,感知不強。希望各家平臺都能向亞馬遜學習,狠下決心,還給消費者一個干凈透明的消費環境。
所以說,亞馬遜此舉不但對誠心經營的商家來說,是一個利好消息,而且對于消費者來說,能夠獲得更優質的購物體驗,真可謂是一舉兩得。
營商環境變得干凈透明,漸漸回歸跨境電商的本質,即把中國的優質商品,提供給全球的客戶。作為拉動經濟發展的三駕馬車之一,出口領域的跨境電商未來的發展前景依舊十分開闊。
11月2日,作為國家未來發展重點區域的雄安新區,首單跨境電商B2B出口貨物了,這標志著跨境電商出口業務在雄安新區正式落地。也給中國的跨境電商從業者打了一針強心劑。
頭部倒下,新貴上位。正值華山論劍之際,強者們一定抓住機會,要用堅實的產品力打動消費者,為后續的騰飛打好基礎。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