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一家名不見經傳的電商突然火了起來,讓一眾電商巨頭紛紛下場模仿。
這家企業就是SHEIN。
近日,中國電子商務巨頭阿里巴巴推出了一個快速時尚平臺 AllyLikes,就是對標它。有消息稱“亞馬遜已經把SHEIN視為一個重要的對手,” 亞馬遜Q2的財報,提到了在時尚類目加大算法推薦等措施。
據Sensor Tower的數據顯示,2021年上半年,亞馬遜在移動端的Amazon Shopping總下載量為7880萬次,蟬聯全球購物應用下載榜冠軍,而SHEIN的下載量約7500萬次,超越Shopee和Wish排到第二,直逼亞馬遜。
今年5月,該公司終結了亞馬遜連續152天登頂美國購物類APP榜單的紀錄。這對任何一個成立僅7年的服裝品牌來說,都是一項了不起的成就。
在國內市場,許多人對SHEIN比較陌生,但是在海外,它是個大有超過亞馬遜的后起之秀。據悉SHEIN在54個國家的iOS購物應用中排名第一,在13個國家的Android設備中排名第一。
不僅如此,它還是資本圈的香餑餑,知名VC投資人憑借著早早捕獲了SHEIN一戰封神,還有基金經理因為SHEIN的興起做空Inditex(zara母公司),據悉SHEIN最新估值已經超過3000億元。
外貿小伙辭職單干,做出一個3000億獨角獸
公開資料顯示,SHEIN的前身是一家名為南京點唯信息的公司,于2008年由許仰天創辦。
許仰天是一位出生山東的80后,青島科技大學畢業后不久就到南京一家外貿公司工作做 SEO(搜索引擎優化),負責線上營銷。
在外貿公司工作時,他發現婚紗這門生意供不應求且利潤極高,直接把進價的人民幣改成美元就能賣,是跨境貿易中需求僅次于電子產品的第二大產品,于是許仰天辭職單干做婚紗外貿生意。
2012年,婚紗業務競爭激烈,許仰天才以SHEINside.com為主體轉攻快時尚跨境女裝。當時,許仰天就已經開始利用網紅流量賺錢,他到Lookbook.nu上找一些有潛力的網紅,然后免費給她們郵寄衣服和相機,網紅免費發帖推廣。
隨后,開始在海外大量投放廣告,SHELN還抓住了圖片社交網絡Pinterest(美版的小紅書)的崛起,是最早一波吃到社交媒體紅利的電商,在2013-2014年,Pinterest都是SHELN的第一流量來源。
同時SHEIN很早就采用了‘推薦算法’,通過自建獨立站和APP積累了大量的一手數據,并借助Google的Trend Finder實時追蹤商品的當季流行。
起步初期,SHEIN主要從廣州十三行服裝批發市場拿貨。2014年底,Shelnside訂單量猛增,達到了每個月兩三千萬元,高峰時四五千萬,但由于沒有供應鏈,無法全部備貨,這成了Shelnside當時的瓶頸,許仰天便決定把供應鏈做起來。
2015年,SHEIN從南京搬到廣州后,組建了一支設計團隊,但由于許仰天做的快時尚訂單量小款式多,許多工廠不愿意接單,不過由于在國外的賣價很高,他便給工廠補貼資金,確保工廠生產100件也能賺錢,許仰天從不拖欠貨款,他甚至會提前給供應商結賬,這幫助許仰天打開了局面,在工廠中贏得了口碑,這才慢慢建立起自己的供應鏈。
在有了自己的供應鏈后,許仰天正式將Shelnside更名為SHELN。到 2016 年徐仰天已經建立起一支 800 人團隊,包括面料開發、樣衣開發、大貨生產、品質管理、倉儲管理、物流配送的全流程供應鏈體系。
SHEIN增長迅速。
2015年,SHEIN進入中東,2017年SHEIN 在中東市場崛起。最夸張的時候,SHEIN 一天的銷售額是其他中東跨境電商銷售額的總和。
2018 年 SHEIN 的銷售額中,美國占比 30%,歐洲占比 20%,中東占比 20%。目前,美國仍舊是SHEIN的第一大市場。
美國消費者對 SHEIN 無比喜歡,征服了眾多美國Z時代的年輕人。
“Shein就是未來。”
“我估計我90%的衣服都來自Shein,家人買的比我還多。”
“Shein成功地給了我一種錯覺,好像我已經找到了網上購物的圣杯。”
“Shein,我已經對它上癮。”
美國知名財經新聞站“QUARTZ”直接下結論稱:無論中美關系如何緊張,美國消費者都不會回避這家中國零售商。
在美國年輕人的追捧下,這家隱秘的獨角獸也在瞬速成長。2019年,實現了近45億美元的收入,2020年達到100億美元,并且在過去八年中每年均增長100%以上。據SHEIN相關負責人透露,SHEIN產品價格約為ZARA的30%,而毛利率能達到70% 以上。
與之相對的,疫情沖擊下國外大型線上+線下服裝品牌均承受一定壓力。Zara母公司 Inditex2020年營收為 1595.54億元,下降近 28%,阿迪達斯 2020年銷售額為 198.4 億歐元,同比下跌 13.81%,耐克2020財年營收為374.03億美元,同比下降4%。
另有知情人士指出,SHEIN在2021年的全年銷售額目標為1000億元,而上半年完成了400億元。
快速奔跑的SHEIN也獲得了資本青睞,大量中國一線 VC 都曾嘗試接觸 SHEIN,但他們都太晚了,等到他們建立起聯系,公司已經完成了融資。成立以來,這一巨無霸的身后已經集結了包括集富亞洲、IDG資本、景林投資、紅杉中國、Tiger Global、順為資本等知名VC/PE機構。
如此讓電商巨頭都眼紅的企業,外界對它的報道卻不多,創始人許仰天很少在媒體露面。和國內媒體摸不著頭腦一樣,外媒反復用mystery去形容對這家公司的感受。
出口電商版的ZARA
服裝是跨境銷售最大的零售類別之一,但也面臨很大挑戰,主要來源于時尚單品潮流潮流變化極快,且各個地域流行的款式不同,很難準確的預測需求,需要更靈活地進行測試并加快流行SKU的生產,增加周轉,從而減少降價、庫存。
反應慢的公司比如 H&M 70% 的貨品是基本款、超過三成商品必須折價大促才能賣掉。而 Zara 能及時跟上潮流,只有 40% 基本款、85% 商品可以原價賣出。
Zara是快時尚鼻祖,自1990年代以來就率先推出了“快時尚”類別,它收集全球各地的流行趨勢,并根據這些趨勢設計價格較低的服裝,并在三周內從制圖板到商店的地板上取下來。
《The True Cost(真正的成本)》的紀錄片,片中講到:一年有四季,但對于快時尚行業來說一年有52季。
在設計、出貨、品類拓展上,SHEIN一直被認為是出口電商版的ZARA,但與Zara不同的是,它沒有線下門店、完全靠線上銷售,SHEIN的每個環節基本都比ZARA還要快。
目前,SHEIN全年新開發的SKU則超過1萬個,最快可以做到3天打版出貨(典型情況是5-7天),每天可開發200款產品。并大幅降低一款衣服最少生產量至100件,務求可以快速測試市場反應,實現小單快返并減低試錯成本。據媒體報道,一件衣服從收單到發出成衣,SHEIN只需要7天,但ZARA等快時尚品牌卻需要要3-4周。
SHEIN的快也依賴于中國服裝制造的崛起,誰都知道中國擅長制造,目前中國服裝產業已經形成完備的現代化產業鏈,產業集群效應顯著,從棉花、紡織、印染,到各種配件、設計、制衣等一應俱全。不僅可以快速、低價高質量的產品,還能實現柔性制造,滿足小批量、多樣化的市場需求。
SHEIN主要采用DTC(直接面向消費者)商業模式,將所有中間商全部砍掉,渠道縮短,效率提升,構成極致性價比,SHEIN上衣標價7美元,禮服標價12美元,牛仔褲標價 17美元,外套標價28美元,比起亞馬遜便宜很多。
同時直接面向消費者,通過分析消費者行為更高把握消費者需求,構造了先進的跨境版本C2M(消費者對制造商,由拼多多開創)模式,它收集大量第一手的消費者信息與反饋,并利用Google Trend Finder來了解當季流行,然后迅速進行設計,將App和網站的用戶行為與后端相連,實現自動預測需求并實時調整庫存。
如今,SHEIN的流量仍舊主要來自社交媒體,他不斷尋找“網紅”進行社交裂變,投放渠道主要包括社交網絡 Pinterest 、Facebook 和 Instagram,還有TikTok等平臺,以此觸達目標客戶是Z世代。據悉SHEIN 對廣告優化的要求達到了極致,CEO 許仰天要求營銷成本控制得比同行便宜70%以上。
SHEIN的出現表明中國服裝品牌有更多可能,根據海關總署數據,今年一季度,全國紡織品服裝出口651億美元,同比增長44%。其中,服裝出口333億美元,同比增長47.7%(以人民幣計同比增長37.5%),未來會有更多中國自主服裝品牌走向海外。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