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順豐的年報,你能看到什么?順豐又借此傳遞出哪些信號?
2021年一季度遭遇短暫“水逆”的順豐,拿出了全年成績單。3月30日晚間,順豐發布2021年度報告。核心數據顯示:2021年實現營收2072億元,同比增加34.5%;全年完成總業務量105.5億票,同比增加29.7%;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42.7億元;扣非后凈利潤18.3億元。營收和業務量均創新高,且大幅跑贏行業增速(備注:2021年全國快遞業務量同比增長29.9%;收入同比增長17.5%),勢頭喜人?!八妗敝饕侵咐麧?,歸母凈利潤同比下降41.7%。利潤驟降的主因,是2021年一季度的業績“暴雷”——歸母凈利潤虧損9.9億元。上市后的首次虧損,一度令市場擔憂。但老鬼依然清晰記得當時某論壇里一位網友的點評:雖然報告虧損,但是總資產提升,營業收益提高,負債減少,各種財務指標比去年好,是健康的指標。表示順豐把資金注入提升公司運作。好期待第二季度的報告。
后來發生的事實,也印證了該網友的研判。自2021年第二季度開始,順豐不但“扭轉乾坤”,而且“節節攀高”。年報顯示,順豐2021年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實現歸母凈利潤分別達到17.49億元、10.38億元和24.71億元,并迎來上市以來最好的第四季度業績。順豐修復能力之強大,可見一斑。今天,借著年報的數據以及年報發布后的投資者說明會透背露的相關內容,老鬼就跟大家來深聊下極強“修復能力”背后的順豐。01“扛打”和“能打”的基本盤
順豐強大的“自我修復能力”,在老鬼看來,離不開兩個關鍵支撐:一是掌門人及其決策團隊有敏銳的創新意識和求變勇氣,既是創新求變,當然也包括了對“試錯”的預判和預案;二是業務基本盤的穩定性要足夠堅固,支持新業務開展的同時,也能提供一定的容錯空間。年報顯示,在分業務板塊收入表現方面——時效快遞2021年的收入為961.6億,相較于2020年的896.4億元,同比提升7.3%,在全網總營收中的占比為46.4%,“拳頭產品”的地位無可撼動。經濟快遞增速迅猛,同比達到54.7%,2021年貢獻了322.7億元的收入,在全網總營收中的占比為15.6%,同比提升2.3個百分點。快運業務2021年實現收入232.5億元,同比增長25.6%,在全網總營收中的占比為11.2%;冷運及醫藥2021年營收78億元,同比增長20.1%,在全網總營收中的占比為3.8%;同城急送2021年實現營收50億元,同比增長59.1%,在全網總營收中的占比為2.4%;供應鏈及國際同比增長幅度最高,同比增長199.8%,2021年收入達到392億元,在全網總營收中的占比也達到18.9%,僅次于時效快遞。
時效快遞作為順豐“基本盤”的核心優勢顯而易見。實際上,在業界眾多分析人士看來,順豐之所能夠“扭轉乾坤”,在業績尤其是利潤方面實現“V”反轉,主要原因就是立足時效快遞這個基本盤,對經濟快遞的市場策略做出了及時有效的調整。3月30日舉行的業績說明會上,順豐相關負責人的也表示,業務盈利能力持續改善,一是經濟快遞減少了高折扣、低毛利的客戶,直營電商件在第四季度毛利轉正,調優初見成效;二是順豐同城經營效率進一步優化,2021年實現了毛利轉正;三是順豐快運市占率和毛利改善明顯。作為“基本盤”的時效快遞,不但“扛打”,還“能打”。眾所周知,位于湖北鄂州的花湖機場將于今年下半年正式通航?;êC場的投產,對于順豐來講,無疑如虎添翼。在回答投資者的提問時,順豐相關負責人也肯定了這個判斷:鄂州花湖機場物流中心投入服務后,時效件覆蓋的城市數量會增加,挽救目前因航線不足被迫走陸運的存量快件,而且穩定性也會提高,噸公里成本下降也讓時效件的定價更具有彈性與靈活性。廣義的時效件定義還可納入退貨件、航空大件、國際快遞的國內段等等,我們在這些場景有更大的發展空間,競爭優勢在整個市場上相對明顯。基于這些利好,順豐預計今年時效件的增長能達到近雙位數。02快速擴容的“第二增長曲線”
前面我們提到了順豐業務增速最快的一個板塊——國際及供應鏈。老鬼的朋友安德華直言,這恐怕是順豐未來最具想象力,也最具競爭力的一個業務單元。這個極具競爭力的“第二增長曲線”就是在2021年正式確立,其中的關鍵動作就是對嘉里物流的收購。嘉里物流的加入,不但助力順豐徹底打通和打開了國際網絡和業務拓展的新局面,更使得順豐在完善覆蓋全球、高效可靠的物流基礎設施網絡上有了更大的空間。業績說明會上,順豐相關負責人也詳細介紹了與嘉里物流的業務整合與深度協同。據了解,雙方的整合工作正在順利進行,未來將借助順豐在國內的網絡優勢、技術優勢、航空資源優勢和嘉里物流在海外的網絡優勢、客戶優勢、品牌優勢合力一起開發業務,同時也就國際貨代分工、業務開發等方面確定了合作方向。1.共同提升國際航線的裝載率。嘉里作為著名的國際貨代把貨物導流,而順豐擁有全貨機資源,將增加國際航線,調優空網路由,加密國際航線。回程通過嘉里的海外客戶,提升航空資源利用率,進一步加強產品競爭力。2.積極做大東南亞業務。過去順豐的貨物到了東南亞,主要用當地代理資源完成本地配送,未來會借力嘉里物流在東南亞成熟的本土配送網絡,合力打造東南亞的區域快遞網絡,開發更高性價比的跨境快遞產品。2022年的計劃是在東南亞,未來有機會擴展到全球更廣的范圍。3.國際貨代方面,以嘉里物流為主,尊重叢林法則,把貨代業務交給嘉里物流來統籌,進一步發揮嘉里物流的規模優勢和資源優勢。4.科技協同。順豐致力于物流行業科技化和研究和投入,目前6000多人的科技團隊擁有豐富的實戰經驗,將助力嘉里物流實現數字化迭代。
除了手握嘉里物流這個“王牌”之外,順豐手中同時還有另外兩張“大小王”——一張是整合DHL大中華區供應鏈之后的順豐豐豪,另一張是2018年合資、控股和整合后的新夏暉。順豐豐豪聚焦于快消品與零售、汽車、生命科學與醫療、高科技、工程與工業制造等行業,為客戶提供從原料采購、生產、倉儲、運輸到進出口清關及最后一公里配送的端到端服務。新夏暉則為餐飲和食品企業提供冷鏈物流及供應鏈解決方案,結合干線、支線、城配能力,實現冷鏈服務全國覆蓋。嘉里物流、順豐豐豪、新夏暉的融入和壯大,都傳遞出同一個信號:順豐最近幾年在業務拓展和生態體搭建中的并購整合效應正逐步釋放,且真正開始躋身為國際化綜合物流企業。03歷史不會重演,業務量不是唯一KPI
今年春節復工后,從3月第二個星期開始,國內多個地方出現不同程度的疫情。此輪疫情之兇猛,快遞也深受影響;而順豐,又是波及最大的那個。面對如此不可控的“意外事件”,很多人開始擔心2021一季度遭遇的“滑鐵盧”會不會又在今年重演。對此擔憂,順豐相關負責人也在業績說明會上進行了坦誠和詳細地回應。順豐表示,在疫情最深的時候,因為全國近17%的網點暫停收派,確實影響到了部分業務量。但從3月第四周開始,受影響網點就逐步減少,截至3月29日,受到波及的網點只有約11%,總體件量呈復蘇態勢。值得指出的是,順豐的多元化不單體現在產品維度上,同樣體現在地域維度上,具體來講,順豐的業務不只聚焦華東,在華南、華北、中西部等區域都較為均衡。因此,雖然3月第二周和第三周件量有些減少,但第四周已經呈現出逐漸復蘇態勢,3月業務影響總體可控,再加上1月和2月票均單價有所提升,2021年一季度的情況不會重演。一個人不會在同一條河里跌倒兩次,順豐當然也不會讓歷史重演。尤其得注意的是,順豐在業績說明會上明確釋放的另一個信號——業務量不是唯一KPI,順豐2022年的經營基調是穩健發展、利潤健康、提升雙滿、競爭領先。具體到產品維度,順豐的策略上大體上仍然是做減法,更加清晰地展現給客戶。在標準網絡產品規劃上提出“一張網絡、兩大產品、三種時效”,分客群、分場景、分渠道、分流向,匹配不同產品策略,差異化滿足客戶需求,構建整個行業服務標準的同時,建立領先的時效運營交付能力,持續拓展新業務。實際上,自2021年下半年以來,順豐的健康利潤和穩健經營政策的實施已經得到初步成效,利潤總額在第三第四季度好轉。2022年1-2月也同比好轉,客單價持續環比上升,就背后就是調優產品結構的結果,也證明“穩健+利潤”策略得到有效執行。
在順豐的規劃中,未來對于時效件還將賦予更多內涵,時效快遞業務未來的驅動因素將不僅局限于商務類和消費類,生活服務、工業生產等方面需求也在不斷增長。中國的制造業升級正在發生,公司能夠在為客戶不斷提升效率的過程中實現更好的收益。談及市場關注度最高的經濟件發展,順豐則表示,平臺及客戶日益凸顯的分層寄遞需求推動整個經濟件市場呈上升趨勢,經濟件也逐步從低端走向高端。其中,直營電商業務主要通過差異化服務、新服務標準的建設,以及配套資源的投放,維持長期競爭優勢;加盟電商業務則是柔性、低時效敏感業務,適度的單量能夠幫助時效件去攤薄在收、轉、運、派各環節剛性的成本。綜合來看,順豐對經濟件總體抱著謹慎樂觀的態度,跟“大網”存在很好的協同機會,不會輕易放棄,但是也會秉承“健康經營”原則合理投入發展。
結語
透過年報我們可以看到,順豐早已走出波谷,基本盤的穩定和強大也為接下來的發展提供了足夠的支撐。與此同時,順豐在前幾年的“撒網式”收購和新業務孵化也迎來收獲期,快運、冷運、同城、醫藥等細分領域均處在領先位置,2021年還收獲了三家上市公司,業務的邊界越來越廣,多元化的生態布局和協同效應正在得到充分釋放。最后,老鬼想放一張近期在網上看到的、感觸最深的照片——上海順豐小哥冒“疫”奔忙。
從業績上看,順豐已然穿越火線,在2021年逆勢翻盤之后,未來也更加可期。從抗疫和戰疫的表現來看,自2020年起,不論是全國范圍內的馳援,還是精準調控下的動態防御,順豐小哥從未下過火線。很多時候你看到的,或許只是他們的一個背影。而他們,就是以這樣的方式講述和展現著順豐骨子里的另一種堅毅與倔強。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