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國家郵政局發布2022年4月中國快遞發展指數報告。經測算,2022年4月中國快遞發展指數為241.3,環比下降3.9%。其中發展規模指數和發展能力指數,分別為286.5和170.9,環比分別下降11.8%和9%,服務質量指數和發展趨勢指數分別為325和65.6,環比分別提升7.1%和5.1%。受疫情影響,行業發展略有放緩,但隨著國家郵政局和各省(區、市)行業保通保暢工作機制的建立,《國家郵政局關于印發郵政快遞業保通保暢若干措施的通知》出臺,打通政策堵點,解決通暢難點,行業復蘇跡象明顯,未來企穩向好仍然可期。
圖 2020年4月-2022年4月中國快遞發展指數
4月,快遞發展規模指數為286.5,環比下降11.8%。從分項指標看,快遞業務量同比下降11.9%,快遞業務收入同比下降10.1%。1-4月,快遞業務量累計完成317.1億件,同比增長4.2%;業務收入累計完成3133.3億元,同比增長2.3%。4月,受上海、山西、吉林等地疫情影響,部分分撥中心和營業網點暫時停運,多地出現不同程度網絡中斷,行業規模有所下降。快遞業落實國務院物流保通保暢領導小組工作部署,在郵政快遞業保通保暢工作機制與各地區物流保通保暢工作機制的大力推動下,解封的分撥中心與網點數量逐日增多,行業運行穩步恢復,發展態勢持續向好。自4月24日以來,業務量回升明顯,已基本恢復至日均3億件左右。
4月,快遞服務質量指數為325,環比提升7.1%。從分項指標來看,快遞有效申訴率預計為百萬分之0.4,環比改善超三成。消費者快遞服務滿意度78.3分,同比下降0.7分。重點地區72小時準時率預計為74.4%,環比提升1.1個百分點。在疫情防控重點地區,快遞業加快推進復工復產,為生活必需品與應急物資寄遞提供有效保障。一是保障基本物資供給。快遞企業通過開通航線、增開包機、鐵路運輸、公路專線運輸、甩掛接力等方式,搭建鐵陸空立體聯運應急保障網絡,加強新冠疫苗運輸力度,參與運送各類醫療、生活物資。發揮科技優勢,實現無人機、無人車等智能化設備在疫情管控地區多場景應用,保障方艙醫院、封閉社區、末端站點等場所物資無接觸式投遞。組建志愿服務隊、防疫突擊隊、援滬工作隊,為社區對接物資供需,送菜送藥送防疫物資,保障重點區域民生基本需求。二是提升產業協同效能。快遞企業為直播電商創新“同城急送+快遞物流”新型服務,助力商家實現同城+異地銷售業務雙提升。為保障茶葉、荔枝等農產品寄遞服務質量,快遞企業整合無人機支線運輸、航空與公路干線運輸、冷鏈專線運輸、全貨船專線等多種運輸方式,縮短服務時限,提升服務品質與用戶體驗。
4月,快遞發展能力指數為170.9,環比下降9%。受疫情影響,部分地區服務能力暫時受限,但行業整體能力建設仍持續推進。一是航空運能穩步提升。新增B767-300型全貨機一架,開通寧波-大阪、南寧-金奈、南寧-德里等全貨機航線,開通深圳-紐約、青島-仁川、杭州-吉隆坡等包機航線,為保障跨境快遞高效出海提供有力支撐。二是海外市場加快建設。快遞企業進一步加大海外網絡建設,推動在老撾實現當地服務有效覆蓋。多渠道開通出海通道,通過跨境冷鏈專線、“包機+冷鏈”、迪拜集運服務、沙特小包專線等方式,著力提升國際寄遞服務能力。
4月,發展趨勢指數為65.6,環比提升5.1%。5月,隨著國務院物流保通保暢系列政策加速落地,各地區、各部門大力協調推動,停運分撥中心和封停網點逐步恢復,行業增速將有所回升,行業發展預期將持續向好。
附注1.快遞發展指數指標體系 快遞發展指數指標體系包含發展規模指數、服務質量指數、發展能力指數和發展趨勢指數等4個一級指標和11個二級指標。其中,發展規模指數包括業務量和業務收入2個二級指標,服務質量指數包括公眾滿意度、72小時準時率和用戶申訴率3個二級指標,發展能力指數包括快遞深度、網點密度、勞動生產率和支撐網絡零售額等4個二級指標,發展趨勢指數包括業務增長預期和快遞資本市場預期2個二級指標。2.評價方法中國 快遞發展指數評價采用指數評價方法,以2016年3月為基期,基期值設定為100,通過標準值實現數據的無量綱化,通過加權合成中國快遞發展指數。3.數據來源 國內生產總值(GDP)、支撐網絡零售額歷史數據來自國家統計局,其余所有數據來自國家郵政局。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