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產品網(ID:products56)原創
作者 | 快言慢說
編輯 |快言慢說
圖片來源 | 網絡
在快遞行業競爭進入紅海之際,有兩大后來者跑步入場,一是極兔,一是哪吒,經過轟轟烈烈的造勢輔網和艱難的生存突圍,海歸極兔預計年底收支打平,而自稱國字牌的哪吒,部分網點在收縮中,兩者的境遇怎么有這樣大的變化,其背后的邏輯是什么?本文就此談幾點看法,不妥之處,敬請指正。
一、紅海中的后來者
2020年,中國快遞業是一片紅海,也是一個相對壟斷的市場,前六快遞企業包裹量占比超八成,同時,還是一個體量大,高速增長的物流細分賽道。
當時,中國的快遞業務量占據全球一半以上,連續5年保持世界第一,包裹量超過美、日、歐等發達經濟體總和,行業20%以上的年復合增長。
彼時,快遞行業的情況是,發展空間廣闊,持續保持高增長的態勢,另一方面,紅海中廝殺的快遞行業的競爭已成定局,為數不多的巨頭占有較高市場份額和資源,業內人士斷定,沒有新人會入場,即使有入場者,也成不了氣候。
就是在這種情況下,海歸極兔、國企哪吒卻突然而來,人稱鯰魚,成為快遞江湖新的挑戰者。新入局者需要具備雄厚的資金實力、技術能力和網絡覆蓋能力,也就是說,此時入場,沒有一點背景,沒有一點來頭恐怕不敢嘗試。
低調入局國內市場的極兔,肯定不是一窮二白,除了東南亞母公司J&T集團的經驗支持、人才支持、資本支持和技術支持之外,還有資本市場大佬段永平鼎力相助,有拼多多的暗地持扶,而拼多多是國內后來據上的三大電商之一,因此,極兔就是不算身經百戰的老江湖,但可以說是背靠大樹的新勢力。
哪吒,則是國企背景,其母公司為江蘇國信華夏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股權穿透后,實控人為中國國信信息總公司,是繼極兔之后,市場呼聲最大、背景最牛、關注度也最高的新快遞玩家。
當然,后來者要擠身其中,占住腳,更需要可觀的資金,通俗點說,就是燒錢更多,而極兔背靠資本大佬,似乎不差錢,2021極兔速遞融資2.5億美元,后來又完成了18億美元的融資,由博裕資本領投,紅杉資本和高瓴資本跟投。哪吒似乎也不差錢,國企招牌更有影響力。
中國快遞市場越是紅海泛濫,越是需要新鮮血液,看似已經穩如磐石、不可撼動的巨頭格局,也并非鐵板一塊。一度,極兔、哪吒,被視為行業里的黑馬,站在輿論風口浪尖,然而,后來越走二者的差距越大,極兔跨入了陽關道,而哪吒卻走上了獨木橋。
二、蒸蒸日上的極兔
極兔從2020年3月正式在國內起網,到9月底網絡覆蓋全國,僅用時6個月,別人十幾二十年的苦功,極兔壓縮至6個月,這樣瘋狂的速度,怎么不叫人驚鄂?
今年6月,兩年多的時間,極兔交出一份不俗的成績單,有兩大重點:一是5月份極兔全網日均票量已超過4000萬,業務規模已經超過韻達,直追圓通,二是今年上半年已經實現局部盈利,預計在今年年底就能實現收支打平,這標志著極兔終于要奔向盈利,在其成長過程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
極兔成為單量大戶,并不意外:一是拼多多的巨大流量和補貼,二是通過大打價格戰,沖破通達系快遞巨頭們的圍追堵截,搶到了份額,三是兼并百世,取得了可觀的票量。
極兔,其實并不是快遞“白丁”,在進入中國之前,在印尼,東南亞做得風生水起,2016年,在半年之內,極兔就在印尼實現了快遞網絡的全覆蓋,快而質量好,有東南亞“順豐”之譽。
每一個成功的企業背后,都有一位睿智敢為的創始人,如阿里的馬云、京東的劉強東,華為的任正非。在極兔背后,也站著一位江湖狠人,他就是李杰。
李杰,1994年畢業于北京科技大學,2013年,只身來到印尼,成功為OPPO敲開了印尼的大門;2016年創辦印尼極兔,兩年時間就成為僅次于印尼“國家隊”的第二大快遞公司,并且在東南亞七國結聯成網。
在國內,極兔成長過程中的兩大動作也備受業界關注與爭議。一是2021年10月,極兔掀起了一場兼并風波,以小吞大,收購百世國內快遞業務,演繹了一場蛇吞象兼并大戲。
極兔以68億元的交易價格,收購了百世集團在國內的快遞業務,此舉不僅有品牌意義,更有實際好處,這次收購意味著極兔將拿下快遞行業接近14%的市場份額,并且有助于極兔借助百世的固有資源打入淘系。
與百世融合之后,承接了淘系的客戶,目前的阿里仍是電商行業第一大巨頭,如果能夠接入其生態,那么極兔的增長空間會更為廣闊。在單量和客戶層面上,極兔正力圖拓展在淘系的業務版圖,承接更多商戶。
二是攪起行業慘烈的價格戰,成為極兔成長中不和諧的音符。進軍中國不到三年的極兔,卻足以讓發展14年的競爭對手冷汗直流,采用低價戰略迅速擴張,挑起價格戰,讓整個快遞市場的氛圍立刻就變得肅殺起來,帶來的是通達系的元氣大傷,加盟商們的流血做量。
不錯,低于成本的價格讓極兔在快遞市場上快速的獲得了大量的市場份額,但極兔的這種做法無疑就是在行業內“樹敵”,成為了行業的公敵。
扮演“攪局者”的角色,成為“野蠻”“瘋狂”“激進”代名詞,極兔也像其他價格戰巨頭一樣,面臨著虧損,以價換量這種燒錢模式,很難長久,且導致了服務質量差,用戶不滿意。
業內人士責問,野蠻的生長反映浮躁和功利心態,給社會帶來什么樣的價值呢?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聶輝華怒懟道:“這樣的企業就應該罰到傾家蕩產才對。”
一家快遞企業如果想要在快遞市場上取勝,也勢必要脫離低價的泥淖,給快遞業創造深遠的價值。政府及時出手,政策之下,極兔掀起的價格戰爭宣告結束。
然而,攪起價格戰、蹭網、被抵制、收購等等話題不斷的極兔,作為后來者,取得成績卻有目共睹,在擴張的道路上,極兔還沒有停下或者放慢腳步的意思,初步目標是追平通達系,躋身國內快遞行業第一梯隊。中期目標是,是進入行業TOP3,成為健康、長久的企業,經歷過價格戰、無序擴張、口碑低谷之后,極兔開始試圖真正走向高質量發展的道路。
三、江河日下的哪吒
哪吒速運于2020年11月成立,落地南京,創立初期,國企背景、服務鄉村振興成為哪吒速運招攬加盟商的口號,依托國企背景,哪吒速運在2020年風風光光地“殺”入了彼時就已經被認為瓜分殆盡的快遞市場。
2021年1月,哪吒速運開始在全國范圍招商,發出了豪言壯語:哪吒速運不是來搶市場的,而是來創市場的。以快遞行業需要一次巨大的重構為目標,打造全新的經營賽道,樹立新的行業標桿;以全新的經營理念解決目前快遞企業低價競爭的惡劣局面;讓參與其中的快遞小哥從單純的從業者變成快樂的創業者。
其基礎目標是,起網半年后全國日單量達500萬單,起網一年后日單量達1000萬單。進入快遞行業需要快遞業務經營許可證,哪吒速運的策略是邊申請,邊招商。
這成為哪吒的硬傷,因為沒有快遞經營許可證,哪吒速運的招商亦涉嫌違規,多次被郵政管理部門約談和處罰。
背景雖然夠硬,但遲遲申請不到快遞牌照的哪吒速運,自然放不開手腳,某種程度上,牌照成為哪吒滑鐵盧的導火索,曾經,哪吒速運在全國多地都已經完成招商。因為牌照遲遲申請不下來,起網不得不幾經延后。
布局起網要一蹴而就,稍一松氣,就可能前功盡棄,哪吒速運卻困于拿不到“入場券”,幾起幾落,終未成行,緊隨其后的則是各種官司纏身,欠薪、欠租金、工商變更頻繁,有人稱為出師未捷身先死。
屋漏偏逢連陰雨,關于哪吒速運身上的“國企光環和背景”,現在也蒙上了一層陰影。中國國信信息總公司副總經理、國信華夏法定代表人李良表示,江蘇國信華夏掛靠在國信華夏旗下,中國國信信息總公司并不參與日常經營管理,2021年財務也沒有并表。
李良進一步解釋,中國國信信息總公司正在清理下屬企業,江蘇國信華夏和哪吒速運屬于被清理整頓的企業之一。
現實變幻莫測,很多事情并非如想象般簡單,哪吒的豪言壯語,早已在為過去式,為什么哪吒有入場券之困呢?讓我們下節具體分析一下。
四、不得不說的理由
要想入局快遞,順利起網,首選要有經營牌照,否則一切操作,則是違規,解決牌照問題,或者說資質的問題,不外乎兩條路:一是按規定和要求向郵管局申請經營許可證;二是收購一家擁有快遞經營資質的公司,”借殼“起事。
極兔走的是后一條路,低調而快速,于2019年9月“借殼”龍邦快遞,解決了在國內從事全國快遞業務的快遞經營牌照問題,順利拿到了入場券,同時獲得龍邦速運多年經營與積累的網絡資源,從而低調而快速地在全國起網。
而哪吒申請快遞牌照接連被拒,2021年4月14日、28日和5月26日起,哪吒速運,先后五次向國家郵政局提出申請,結果都是不予受理。
在經歷多次申請快遞牌照被否的波折后,哪吒也想走極兔的路子,借殼起網,一度傳出哪吒借殼天天快遞,但其管理、服務、債務等,也是”燙手山芋“。
哪吒最后相中了速爾,幾輪溝通、多方評估后,達成的意見,但不是借殼,而是與速爾快遞達成合作框架協議,托管速爾快遞經營事務。
彼時,哪吒母公司——江蘇國信華夏如是說:以國企擔當盤活社會資源,優化行業發展,似乎滿滿的正能量。
有分析指出,此舉是雙贏選擇:速爾快遞的全國快遞牌照對哪吒速運來說至關重要,同時江蘇國信華夏作為投資人正式入主和接盤并主導與哪吒速運的融合發展,對于速爾快遞而言也能夠接受。
于是,哪吒有了具體的行動,哪吒速運全國分撥中心都已進入“備戰”狀態,在廣東等幾省市范圍內開辦快遞業務,2021年11月24日,哪吒虎門分撥中心投入運營。
奈何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此路也不通。正當哪吒要大展拳腳之際,托管的速爾快遞又被郵管局約談了,借網運營失敗,成了壓跨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
此后,就鮮有關于哪吒快遞發展的消息了,取而代之的就是停運、欠薪、官司等負面新聞,官方公布的400電話也無人接聽。失信被執行人,各類合同糾紛……近期關于哪吒速運的負面新聞層出不窮。數據顯示,2021年底至今,有10家企業對哪吒速運提起訴訟,江蘇國信華夏持有的哪吒速運股權,也遭到凍結。
依托國企背景,信誓旦旦要服務鄉村振興的快遞企業,就這樣高調入場,一陣折騰之后,離意欲在快遞江湖“鬧海”的目標正漸行漸遠。
哪吒牌照批不下來,監管層也有苦衷。哪吒時運不佳,正碰上了國家因價格戰對快遞企業審查趨嚴的當口,控制新進入快遞企業資質審查,以防快遞江湖又迎來一次價格戰狂風暴雨。
哪吒的牌照申請,恰在極兔之后,當時,極兔已經搞得腥風血雨,再來一家繼續價格戰,不符合快遞行業整體大環境與市場競爭下的大方向。
再者,由于快遞行業過度競爭,內卷嚴重,導致末端網點、快遞員現狀都不理想,新玩家入局,大概率會加劇快遞行業的惡性競爭。
因此,在國家相關部門密切關注,并不斷通過監管手段來干預和引導快遞競爭改善價格戰的大背景下,預計放行快遞全國牌照有難度。
當然,也不排除哪吒自身的問題。一家新快遞公司起網,牌照、網絡、資金這三個核心要素缺一不可,哪吒業務從哪來?資金可以撐多久?不錯,哪吒有國資背景,但是其背后能夠獲得的資源并不明朗,況且,國企的錢,在使用和調度上都比民企謹慎和復雜很多。
五、同途殊歸的結局?
跨入快遞跑道的極兔與哪吒,在同途的路上,拉開了距離,未來會怎么樣呢,各自還有哪些事情要做?
首先談快遞市場真的飽和了嗎?中國快遞市場呈現高端市場品質服務供給不足,低端市場同質服務供給過剩,高品質市場雖有空間,但進入的資本門檻已經很高的現狀;另外,中國快遞市場也存在東部地區供給飽和,中西部農村市場供給不足,價格敏感性消費仍存在較大空間等狀況,一句話,結構性過剩。
那么,極兔未來要做什么?
極兔眼前,最重要的任務,還是兩網融合,也就是收購百世以后,兩大業務合二為一,這并不是件簡單的事情,尤其在極兔和百世的業務重疊區,如何劃定末端網點的經營權就是一大難題。做得好,單量和履約效率提升,運輸成本下降;做得不好,可能造成很多麻煩,制肘發展。
完成雙網融合和業務合并,反映到基層,必然涉及極兔網點和百世網點的重新調整,利益分配,然而,一切解決問題的辦法是把企業做大,企業大了,蛋糕大了,加盟商利潤多了,那點分岐,那些付出都不算什么,哪吒,就因為沒做大,才出現日薄西山的局面。
然后是上市。擴張也意味繼續燒錢,燒錢需要融資,上市是融資的捷徑,極兔和其它快遞企業一樣也是要上市的,目前,上市意圖已顯露出來。
有爆料稱,按極兔速遞與投資人達成的協議,其最晚需于2026年3月1日之前上市,并且融資額不得低于10億美元。據報道,極兔速遞正在與美國銀行、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和摩根士丹利合作,準備最快于今年進行IPO,先香港,后美國。
同時開展海外業務。當年Fedex就是跟隨美國跨國企業走向世界的,極兔也想跟隨中國制造業出海,成為新一代的中國Fedex,這才是極兔的星辰大海,而不是僅在中國與東南亞占據上風。
極兔把目標瞄向了中東、拉美和非洲,計劃在沙特、埃及、墨西哥、巴西正式起網運營,最終構建一張全球化的物流網絡,劍指全球快遞業巨頭UPS、Fedex和DHL。
國務院提出了“全球123快貨物流圈”概念和規劃,給了極兔以信心,極兔在中國取得的成績,給它在全球網絡的拓展上提供了更足的底氣,其東南亞與中國的成功經驗只需稍做修改,可以復制、粘貼到其它國家。
極兔坦言,未來是希望在各國運營“last mile”(最后一公里),成為集合快遞、快運、冷鏈、高端商務件和各國相互跨境的綜合物流服務商。
哪吒的未來如何?
哪吒速遞的命運迎來結局了嗎?繼續向國家郵政局申請快遞牌照,時間是個未知數,即使牌照拿下,能夠實現彎道超車嗎?對哪吒來說如果不是借助一套創新模式,恐怕難以走出困境。
結語:放眼整個快遞行業,不光是極兔,其他快遞企業也面臨成本上漲、競爭壓力變大的現狀,生存越來越難,快遞行業本質上還是服務行業,重視服務和品質,路才能走長。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