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各家物流企業在航空板塊的布局動作不斷,京東增持跨越、并購德邦進入倒計時,順豐鄂州機場即將開航;
當下各家在時效航空件的產品布局已趨向完善,從極致時效到標準時效再到陸運時效,互相對標針鋒相對;
從跨省最快8小時到7小時,從小件空運到大件航空,從超時免運費到利潤補貼,各家鉚足干勁搶奪航空業務,未來是“單挑”還是“群架”呢?
01加碼航空,各家動作不斷
剛剛過去的一個月,各家剛從最難最慘的一次618走出來,就開始在航空業務板塊動作不斷,尤其順豐和京東的頻繁出手引發業內熱議,預計下半年將更加精彩。
京東物流增持跨越速運已全部接盤:從企查查上可以看到跨越速運的最新股權變更記錄是在5月26日,京東物流持股份額從55.10%增至63.58%,而之前的紅杉資本、鐘鼎、天壹等投資公司全部退出,至此由京東物流全部接盤。
京東物流收購德邦快遞倒計時開始:6月29日京東物流發布公告,宣布將在7月21日召開“京東物流收購德邦股份的決議案”股東特別大會,股東大會通過決議后將正式進入交割,屆時德邦將有新的董事會結構,并入京東物流進入倒計時。
京東航空遞交合格審定正式申請信:而在6月中旬,京東航空在民航監管局召開的“CCAR-121部運行合格審定預先及正式申請會”上,正式遞交申請信及文件,預計很快將能實現首飛,成繼順豐航空和圓通航空后的第三家民營貨運航空公司。
鄂州機場即將投用順豐已完成試飛:根據工程進度的安排,鄂州機場將在6月底7月初正式建成投用,而此前順豐航空B757全貨機于3月19日進行實地驗證試飛成功,順豐將陸續開通鄂州始發46條國內航線,屆時次日達將覆蓋近300個城市。
除此以外——
圓通航空在6月引入第二架寬體機,上半年已引入3架全貨機,預計年底機隊規模達20架左右;
順豐航空上半年引入4架全貨機,目前規模增至72架,而國內三大航司(東航/國航/南航)更是一口氣采購292架空客飛機,航空板塊的投入和布局也將越來越熱鬧。
京東物流+德邦快遞+跨越速運,順豐航空,圓通航空、航司貨代,基本覆蓋了整個時效航空市場,動作不斷的背后又意味著什么呢?
02產品對標,各家針鋒相對
物流行業作為第三產業服務業,主要銷售的核心服務也是不同的產品類型,而通常對于時效航空市場來說,產品最大的賣點就是相對較快的時效,根據貨物的重量及客戶對時效的需求,可分為極致時效類產品、標準時效類產品和陸運時效類產品。
首先是極致時效的產品:一般客戶要求是當天寄件當天送達,或最晚次日12點前送達,高時效壁壘高玩家也較少,代表企業主要是順豐的順豐即日、專享急件和跨越的當天達,對外承諾基本都是12小時內送達,順豐在10kg內的小件份額高,跨越則在10kg以上的大件份額高。
然后是標準時效的產品:這是時效航空市場的主體板塊,客戶的需求一般是當天寄件次日送達,尤其是遠距離的跨省流向,基本都需求空運資源運輸,順豐特快、京東特快送、德邦的特快專遞以及圓通的圓準達、中通的星航件等,主要是在10kg以下的小件空運爭奪;而跨越的次日達、順豐的特快包裹和限時寄遞、德邦的航空大件次日達,主要還是在10-100kg的大件空運爭奪份額。
最后是陸運時效的產品:還有部分客戶對價格較敏感但又有時效的要求,一般希望能在約定的承諾時間內按時送達,基本上大部分陸運的直發線路就能滿足,這塊壁壘不高但品牌性較重要,比如順豐的標快、跨越的隔日達、德邦的航空大件隔日達等產品,雖然只有少部分線路走航空大部分走陸運,體量還是很大的。
從上面的各家時效件產品對標圖譜不難看出,未來京東物流一旦完成對德邦和跨越的絕對控制權,想要集中三家的力量去主攻時效航空市場的可能性還是很大的,三家都有一對一對標的產品,且又是針鋒相對的,只要在資源端進行協同作戰,以后打破一家獨大的局面也許不難實現。
有進攻就會有防守,航空業務搶奪戰開啟,作為利潤最為豐厚的板塊,自然也都會鉚足了干勁,進行真刀真槍的貼身肉搏。
03搶奪開啟,各家鉚足干勁
從近期各家對外宣傳的營銷海報上可以明顯感受到,火藥味十足:順豐的專享急件“跨省最快7小時”直指跨越的“跨省最快8小時”,跨越的“時效承諾 說到做大”和“成功之路 沒有SHUNFENG”,德邦的“限時未到 運費減免”,都是直指對方痛處,其中的深意不言而喻。
如果再將時效航空市場細分的話,主要包括小件空運市場和大件航空市場,小件空運市場通常以10kg以下的快遞為主,大件航空市場則是10kg以上的零擔為主。
小件空運市場的搶奪:這塊更像是“群架”,順豐和郵政的市場占有率最高,以中通、圓通、韻達為主的加盟制快遞企業也在一直向上滲透,雖然有過失敗但越挫越勇,誓要啃下一塊“蛋糕”來,同樣京東系也在借助航司貨代資源持續發力,都想要在這塊市場分一杯羹,多頻次班車、空鐵聯運、擴充線路等舉措也相繼在落地開展。
大件航空市場的搶奪:這塊其實更像是“單挑”,除航司貨代以外,一直致力于此塊市場的核心就是跨越,其次是德邦,如今京東物流對這兩家都將有絕對的控制權,可看做是一家,而順豐今年更是把大件航空的產品劃歸到快運管理,也相繼出臺線索激勵、虧損利潤補貼、超時退費等政策支持,可謂針鋒相對且攻防兼備。
以攻代守也好,防守為主也罷,都是發展到不同階段的不同策略而已,航空業務板塊的競爭,投入和布局只會更大,短期內格局或難改變,但眼下還是會競爭不斷。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