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南省委宣傳部舉行“打造內陸地區改革開放高地”專場新聞發布會。湖南省商務廳廳長沈裕謀在發布會上表示,構建五大國際物流通道,拉近湖南與世界的時空距離,更為買全球賣全球提供便捷渠道。
湖南城陵磯綜合保稅區
沈裕謀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湖南以共建“一帶一路”為總牽引,搶抓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部地區高質量發展等戰略機遇,提能開放平臺,拓寬開放通道,打造國內大循環和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重要節點。構建“向上”長沙(聯動張家界)國際航空貨運、“向東”岳陽江海聯運、“向南”株洲(聯動衡陽)湘粵非鐵海聯運、“向西”懷化(聯動永州)東盟貨運、“向北”長沙中歐班列等五大國際物流通道,拉近湖南與世界的時空距離,更為買全球賣全球提供便捷渠道。
沈裕謀表示,國際貿易是國際物流產生的基礎,而物流是國際供應鏈最重要的環節,是貿易保通保暢的基礎。十年來,湖南省貿易額增長了3.3倍,背后是國際物流通江達海、便捷順暢的有力支撐。概括來說,湖南主要在“三勢”上持續用力。
謀勢而動。過去十年,隨著湖南對外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湖南在口岸功能平臺建設上持續取得突破。設有長沙、張家界航空口岸,岳陽城陵磯水運口岸3個國家一類口岸;建有5個綜保區(長沙黃花、岳陽城陵磯、湘潭、郴州、衡陽綜保區)、2個保稅物流中心(長沙金霞、株洲銅塘灣),疊加了13個進境商品指定口岸功能,口岸高質量發展的基礎越來越堅實。
乘勢而上。沈裕謀表示,如果把口岸平臺看作“點”,那么國際物流通道就好比“線”,服務產業、區域就是“面”,后兩者對內陸省份尤為重要。從湖南進出口結構分析,依托長江黃金水道聯結的上海“出海口”和依托京港澳通道聯結的廣東“出海口”,是湖南向海發展最為重要的兩個通道,兩者皆重要且不可替代。為進一步“合理流向、擴大流量、提升流效”,進一步暢通上海、廣東方向的出海口,同時呼應廣西、云南方向的西部陸海新通道,湖南規劃建設了五大國際物流通道和貨運集結中心。這五條通道如同五根手指,張開聯通海外,握緊聚力成拳,國際物流通道越來越通暢。
聚勢而強。沈裕謀表示,打造集結中心,就是要統籌省市政策資源,通過規模效應降低成本。航空方面,以打造RCEP區域中轉樞紐、對非門戶樞紐為目標,今年4月后新開亞洲區域貨運航線4條,首次開通了對非貨運航線;中歐班列運輸方面,去年長沙突破千列大關,穩居全國第一方陣;鐵海聯運方面,成功開通對非洲、東盟、拉美等區域業務,廣州南沙、深圳鹽田都將外堆場延伸到湘粵非場站,更利于為企業提供保艙保柜服務;東盟班列方面,在中部首開對老撾萬象的雙向班列、越南河內班列等,實現了穩定運行,岳陽城陵磯水運集裝箱亦穩步增長。目前,湖南部分站點、線路(對省內鐵路站點至株洲、衡陽、懷化等集結點,株洲、衡陽至廣州、深圳等港口鐵路)運價均下浮50%以上,物流成本越來越低。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