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網絡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往往也是企業破“卷”和成敗的關鍵。
來源/物流指聞(ID:wuliuzhiwen)
作者/肖遠
這個濕熱難耐的夏天,物流江湖最火熱的莫過于零擔物流,一個又一個新平臺輪番登場。疫情后,以“大而分散”為典型特征的中國零擔物流市場,經歷了深刻的洗牌。
零擔物流行業的“內卷”現象進一步加劇,企業競爭已從單純的價格戰,延伸至服務質量、運營效率和技術創新等全方位比拼。
在這一背景下,連續四年占據國內零擔物流收入排行榜前三的跨越速運則展示出一番不同的氣象。
數據顯示,自2021年到2024年,跨越速運的零擔物流收入從113億元攀升至237.2億元,連續四年復合增長率超25%。而2024年全國零擔市場規模約為1.16萬億元,同比2023年則下降了5.26%。
在整體市場普遍承壓的環境下,跨越速運可持續的高增速尤為可貴,也絕非偶然,跨越速運究竟做對了什么?
01
“卷”服務,
以客戶為中心構建差異化優勢
跨越速運成立于2007年,從入局開始就“劍走偏鋒”,在快運物流市場最早推出“限時速運”概念,精準面向B端制造企業“多批次、高時效”的物流需求,率先推出當天達、次日達、隔日達三大時效產品,成功搶占時效件中高端市場。
持續適應細分市場的客戶需求變化,不斷推陳出新,跨越速運走出了一條差異化發展之路。回顧其關鍵舉措:
第一,打造航空運力網絡。創立初期,跨越速運便精準卡位稀缺航空資源,強化時效優勢,以更大的決心和力度布局航空運力建設。
如今,跨越速運已構建起多維航空運力網絡,不僅擁有21架全貨機,通過與國航、南航、東航等十多家航司戰略合作,全面調控華南、華東80%的腹艙資源,并布局東南西北四大航空樞紐空側,實現了全國90%以上城市的“夜發晨至”覆蓋。今年2月,跨越速運購入60架全球最大無人貨運飛機,成為行業內第一家擁有大型無人貨運飛機和建立起最全低空貨運網絡的物流公司。
第二,創新服務模式。同樣的,為了提升客戶體驗,跨越速運在業內也率先推出7*24小時晝夜取派,以及管家式專人一對一定制服務,從收運派到售后理賠全程專人跟進。
物流的本質是服務,核心在于解決客戶的真實需求。隨著制造業升級,這些制造業企業也需要更好地服務其自身供應鏈上下游,對物流的要求早就不是“把貨送到就行”了——不僅要快速高效,更要分秒精準,能結合不同企業需求特性提供分層時效產品、創新的服務模式,并具備實時靈活的響應能力。
因此,跨越速運進一步將自身核心的優勢集合,順勢推出“定制化供應鏈解決方案”,直接切入當前市場中企業客戶的需求痛點,獲得了千萬家各行業客戶的認可。
在跨越速運,“以客戶為中心”不是一句口號。通過堅定投入團隊建設與運力布局,公司將服務與口碑轉化為業績持續增長的底層邏輯。
02
“卷“技術,
將智慧系統深度融合賦能業務
當然,當我們談跨越速運過去幾年“做對了什么”,就不可能不提及一個最為關鍵的要素:科技。
如今,跨越速運旗下擁有8萬多員工,其中研發團隊超1700名,每年科技投入近10億元,力度在物流行業堪稱大手筆。持續投入之下,科技已成為跨越速運實現時效全鏈條管控、運輸安全立體化防護,以及個性化解決方案柔性輸出等精細化服務的核心驅動力。
據介紹,跨越速運的智慧物流體系涵蓋智能分揀、AI自動化、AI識別、智慧決策、跨越地圖等30多個大中型系統,公司累計申請專利160+項,累計獲得軟件著作權390+件。
在眾多成果中,最為突出的是自2019年起持續迭代的“鑄劍系統”,基于該系統的技術底盤,跨越速運開創了“動態路由”解決方案,利用大數據和超強算力等數字化技術管控人、車、貨、場,將B端物流的收、轉、運、派的每一個相關細節進行極致的數字化管理,從復雜的眾多路線中篩選出最優路徑,節約了80%的調度人力成本和20%的場地資源,釋放的資源還可增加30%以上的貨量運營能力。
與此同時,跨越速運還搭建了一套千人千面的大數據系統,基于歷史客戶和現有客戶的標簽數據進行采集和挖掘,從而通過客戶標簽體系將客戶的個性化需求轉化為獨特的標準化運營,讓客戶收獲超預期的服務。
歷史上大量企業的失敗案例表明:花費巨額資金打造一個“高大上”的系統并不難,真正難的是在恰當的時機將科技深度融入企業的管理流程,并實現其真正的落地價值。而跨越速運正是在這一點上做得尤為出色。
03
“卷“戰略,
核心人物引領企業擰成一股繩
從“限時速運”到“定制化供應鏈解決方案”,跨越速運始終以科技賦能物流模式與服務升級,不斷推出創新的客戶服務舉措,并在行業內展現出領先的科技實力。這些舉措不僅推動了企業持續走在行業前沿,更體現了其在戰略前瞻性與執行力上的卓越表現。
這一切的背后,離不開核心人物——跨越速運董事長胡海建的引領與決策。
在客戶服務方面,胡海建曾表示,“不讓客戶滿意就是失職”,不僅要求團隊處處以客戶為中心,持續打磨服務細節,還特別設立了“總裁信箱”,通過直接傾聽其客戶聲音,快速響應并解決客戶訴求,真正實現了“以客戶為中心”的服務理念落地。
在科技投入方面,胡海建早早洞察到智慧物流的發展趨勢,堅定推動企業加大科技研發與系統建設,要求做到“科技要像水,滲透到每一個毛細血管”,實現科技與業務的深度融合。
當然,除了戰略眼光與管理能力,胡海建還是一位極具格局的企業家。他倡導“共享成功”,鼓勵團隊共同成長。例如,跨越速運每年發放兩次獎金,且獎金金額逐年增長。2022年,公司僅在深圳總部就設立了近億元的現金墻,引發行業廣泛關注。這在當前市場環境中,實屬難能可貴。
這持續用真金白銀對員工激勵,讓團隊真正力出一孔,把頂層戰略迅速貫徹。一個直觀的數據足以佐證其在人才管理與組織凝聚力方面的優勢:在人才流失極為快速的物流行業,成立18年的跨越速運關鍵崗位人才流失率不足1%。
04
結語
此前,筆者曾多次在線下場合接觸過跨越速運不同崗位的人,他們談及公司時,幾乎都會提到:領先的科技系統、拼命又專業的銷售團隊,以及“帶頭人”胡海建的卓越領導力。而這種高度統一的認知,反映出這個8萬多人的團隊在戰略執行與文化認同上的高度一致性,也展現出企業強大的凝聚力與向心力。
零擔物流市場是一個萬億級的市場,其規模、增速、整合空間都前景可期。不管是做快運還是大票市場,不管是采用直營還是加盟模式,許多時候,一張網絡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往往也是企業破“卷”和成敗的關鍵。
屬于跨越速運和零擔物流行業的故事,都才剛剛開始。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