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通科技(002331)管理層在年報中披露,公司將繼續通過收購戰略,延伸和完善產業鏈,實現大交通信息化構想。2010年公司通過非公開發行方案,擬收購從事港口信息化的煙臺華東電子軟件技術有限公司,公司業務將從高速公路信息化延伸至港口,為實現大交通信息化構想打下堅實基礎。
行業研究員認為,自2008年底國家啟動4萬億投資以來,按照三年的建設周期,2011年底和2012年將是高速公路的信息化建設高峰,行業的領軍企業皖通科技、新大陸(12.69,0.33,2.67%)(000997)、億陽信通(7.09,0.11,1.58%)(600289)等公司將明顯受益于高速公路信息化建設的景氣高峰。
行業景氣高峰來臨
皖通科技22日披露的2010年報顯示,公司2010年營業總收入為2.90億元,同比增長21.5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076.62萬元,同比增長22.85%;基本每股收益0.57元。公司提出的分配預案為,擬以總股本7141.16萬股為基數,向全體股東按每10股派息2.0元(含稅),同時以資本公積轉增股本,每10股轉增7股。
而另一家高速公路信息化上市公司交技發展(17.00,-0.18,-1.05%)(002401)2010年也實現了穩定增長。交技發展2010年度實現營業收入4.37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1.42%;實現凈利潤近3600萬元,同比增長32.43%。
行業研究員認為,高速公路的信息化建設未來會有良好的發展機遇,主要包括新建高速公路的信息化建設和存量高速公路的信息系統運行維護兩個方面。
皖通科技副總兼董秘陳新就介紹,隨著國內高速公路信息系統對構建智能化交通運輸系統的作用逐步體現,國內高速公路投資主體對信息化建設的要求也在提高。
根據《國家高速公路網規劃》,從2005年到2030年,國家將斥資2萬億元,新建5.1萬公里高速公路,使我國國家高速公路網里程達到8.5萬公里。這將使未來幾年我國對高速公路的投資快速上升,進而帶動高速公路信息化建設。
交通運輸部副部長翁孟勇1月18日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介紹,“十一五”期間我國高速公路通車里程達到7.4萬公里,新增3.3萬公里,居世界第二位。“十二五”期間,交通運輸部將以國家高速公路網建設為龍頭,加強省際連接線建設,到2015年基本建成國家高速公路網。
而根據國家發改委投資研究所王金華的測算,在金融危機期間政府4萬億投資計劃出臺后,高速公路的投資占到相當高的比例,預計2013年高速公路將達到8.5萬公路,提前7年完成《國家高速公路網規劃》的目標。
而高速公路的建設周期大概在三年左右,主要分為三個階段——土建工程、交通工程和機電系統建設階段(指在高速公路工程建設領域,高速公路信息系統習慣稱為 “高速公路機電系統”)。信息系統建設在項目最后一年。而如果從2008年國家4萬億投資計劃開始算起,2011年底和2012年將是高速公路信息化建設的行業景氣高峰。
億陽信通總裁任志軍就曾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近幾年來,各地高速公路管理部門對路況安全性的要求越來越高,高速公路在建設過程中也加大了信息化投入,特別是在測速、監控等方面,這些因素都推動了高速公路信息化投入的大幅增加。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各種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和通訊技術開始與傳統的機電系統融合,信息化管理手段也逐漸在高速公路機電項目中使用,并把收費、通訊、監控等各個流程通過信息化整合在一起,構建高速公路營運管理的信息交互平臺。
中信金通研究員熊適時估計,未來新建高速公路信息化市場空間在1260億元左右。通常高速公路信息化建設投資占整個基建工程投資額的1%-3%;如果按每公里高速公路6000萬-8000萬元的投資及信息化占比2%來進行估算,每公里高速公路的信息化投資在120萬-160萬元。
另外,對現有高速公路信息系統維護,主要包括:信息系統追加投入、系統升級改造、日常運行維護三個方面,每年的市場空間也達到百億元以上。
市場集中度待提高
但是,值得關注的是,從當前高速公路信息化主流公司的客戶來看,區域性比較明顯。
億陽信通是完成高速公路系統集成項目最多的上市公司,其主要客戶分布在浙江、江蘇、陜西以及東北。廣東新粵在廣東高速公路市場占據壟斷,而新大陸則在福建省高速公里領域處于壟斷地位,其市場份額超過80%。
皖通科技業務主要集中在安徽省,其2010年年報顯示,安徽省內營業收入達到1.87億元,占到總體營業收入的64%。省外營業收入1.03億元,占比為 36%,但是呈現快速增長,同比增長66%。而從公司2011年以來的中標公告來看,公司分別中標福建、陜西兩省的3項目,中標金額合計為1.59億元。再加上公司網站上披露的國家高速公路網京津塘高速公路空港經濟區出入口項目和國家高速公路網安徽省蕪湖至雁翅高速公路機電工程WYJD-01合同段,總金額達到2億元,為公司2011年業績穩步增長打下基礎。
這不僅意味著公司在省外市場的突破,也為全年業績快速增長打下了基礎。僅1月份來自省外的中標金額就是2010年全年的1.5倍,其金額也占到2010年度總體營業收入的近六成。
陳新表示,盡管高速公路信息化區域壟斷跡象明顯,但是行業集中度還是在提升,并且隨著公司上市后知名度的提升以及資金實力、技術實力的增強,公司在省外市場屢有斬獲,今年1月份連續中標3個省外項目就是一個跡象,而未來省外市場一旦打開,其成長性將十分明顯。
此外,也有市場人士分析,對于各地區域性的高速公路信息集成商而言,大多與地方高速公路投資主體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其走出去的能力遠遠不及皖通科技、新大陸等上市公司,而如果這些上市公司通過增發股份、現金收購等方式收購區域性公司,則可能是一個各方共贏的結果。這位人士表示,“對于區域性公司而言,很難做大,單獨上市也有難度,通過增發進入上市公司或者現金出售的方式,就可以分享資本市場的豐厚回報,上市公司也贏得了市場,預計上市公司充分利用資本平臺進行外延式擴張會越來越普遍。”
實現大交通戰略
皖通科技通過非公開發行收購煙臺華東電子軟件技術有限公司就是典型案例。脫胎自煙臺港務局的華東電子,目前是國內港口和航運信息化的主導企業。在集裝箱智能碼頭操作系統、散雜貨碼頭操作系統和口岸物流平臺系統等三個細分領域,都是行業領軍企業。
根據皖通科技此前公告,公司以每股23.44元的價格向煙臺華東電子科技有限公司非公開發行萬股,購買其持有的煙臺華東電子軟件技術有限公司100%股權,交易價格為1.7億元。
目前,非公開發行事項已經獲得股東大會通過,并向證監會報送了材料,按照程序,預計年內能夠獲批。
行業研究員測算,如果非公開發行在2011年獲批,對皖通科技業績將產生重大影響。按照華東電子的承諾,2010年度、2011年度及2012年度凈利潤(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分別不低于1,306.32萬元、1,636.44萬元及2,000萬元。
按照皖通科技自身業務2011年增長30%測算,將華東電子并表后,皖通科技凈利潤將同比增長70%,由于增發后股本僅擴張9.27%,其每股收益將由此大幅提升至0.88元(未考慮公司2010年度10轉增7的分配方案)。
此外,作為高速公路信息化公司,皖通科技在“車聯網”項目也早有布局。公司方面介紹,隨著“車聯網”相關技術的普及和應用,車聯網將最終能夠為每一位出行者和交通參與者提供服務,公司作為高速公路信息系統整體方案提供商,今后將繼續加大對道路通行狀況、車輛數據采集和“車聯網”系統重點領域“車、路”信息交流平臺的研究工作,力爭搶得“車聯網”技術和市場的先機。
作為一家人力資本密集型企業,皖通科技高管都持有上市公司股份,將高管利益與上市公司利益綁定在一起;而為了留住和吸引核心骨干,公司還計劃適時推出股權激勵計劃。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