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食品藥品安全監督問題,全國人大代表、中國電信湖南公司總經理廖仁斌提出建議,用無源安全電子標簽(RFID智能標簽)代替目前使用的商品條碼,搭建全國性物聯網平臺,讓消費者通過手機就能方便地了解食品藥品的真假和“來龍去脈”,并為政府監管提供有效手段。
“我國食品藥品安全事件頻現,最核心的問題是缺乏安全有效的溯源技術手段。”廖仁斌認為,傳統技術手段在進行“全過程監管”中存在著較多的“盲區”:企業生產者缺乏對原材料鑒別好壞的有效方法;流通領域食品藥品容易被“調包”;食品藥品采用的身份標簽是一維、二維條碼,很容易被仿制;監管部門也缺乏對食品藥品生產、銷售全部環節有效監管的方法。
廖仁斌表示,目前我國物聯網產業鏈正加速成長,技術手段逐步成熟。其中,無源安全電子標簽(RFID智能標簽)的生產成本越來越低,現在已可控制在0.1-0.2元,在食品藥品中普遍使用已成為可能。如果用它代替目前的條碼,并搭建全國性的物聯網平臺,在所有食品藥品生產相關企業推廣使用,不僅消費者可以方便地了解食品藥品的“來龍去脈”,也為監管部門提供便捷有效的技術保障。
廖仁斌的建議包括,首先從政策層面,國家站在戰略的高度來大力推進物聯網技術在食品藥品領域的應用,制定相關政策,對使用物聯網技術監控食品藥品安全的生產企業、對食品藥品流通領域使用物聯網技術的企業、以及對參與食品藥品領域物聯網技術研究的企業給予資金和政策上的支持;其次,他建議由國家牽頭成立跨產業、跨部門的專門機構來統籌和推進物聯網在食品藥品領域的相關應用工作;第三,制訂食品藥品領域物聯網的國家標準與規范,針對食品藥品領域的不同特性,不同的讀寫終端、電子標簽、通信技術、安全策略、追溯技術等制訂出相應的“安全電子標簽”、電子標簽的安全讀寫系統、物聯網接入體系、溯源體系等全國統一的標準與規范,用統一的標準要求食品藥品企業從原材料、生產加工、流通、倉儲、銷售等環節按規范實施;第四,建設全國統一的食品藥品物聯網平臺和產品追溯體系,實現數據分析和智能處理,形成完整的數據庫,以便消費者和監管部門的數據讀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