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貨數量和頻次都明顯下降。像義烏專線,以前是兩天發過來一趟車,現在得四五天,往義烏去的車也從原先的一天一趟變為兩天一趟
時隔3年之后,我國GDP增速再度回落至8%以下,低至7.6% 。國家統計局13日發布的上半年經濟數據顯示,受國際經濟大環境惡化及外需嚴重不足、房地產調控等影響,我國內需趨緩,工業、流通等行業均不同程度出現下滑。
物流業作為反映經濟運行的晴雨表,是怎樣一種狀況?13日,經濟導報記者來到濟南最大的物流園區蓋家溝物流園區,進行調查采訪。
貨少價低無奈停跑
“正常情況下,物流車應該都在路上跑,而不是停在這里賠錢。企業不景氣,我們跑物流的也跟著遭殃。”13日中午,剛經歷了“桑拿天”的濟南迎來難得的清涼,但剛往返一趟哈爾濱的李益寶卻坐在他的解放新大威車里,郁悶地抽起了煙,沒有一點兒回到家的熱切和掙到錢的喜悅。
8天前,他拉了一車聯合收割機送往哈爾濱,又在當地拉上2.5噸瓜子,日夜兼程,于13日中午返回濟南。
“來回過路費有700多元,去掉油錢和司機工資等,這趟掙了不到5000元。”李益寶讓司機先去吃飯,自己則跳下車蹲在地上,又點上一根煙,猛吸了幾口。
“今年春節后,形勢就一直不好,運價一直跌。”李益寶說,上個月從成都回來后,由于運價不合適,他在家休息了半個多 月。“現在貨源少,而且價格壓得很低。干物流的又多,你不接,總會有人接。要是不跑車,每天成本也得50元錢。跑也是賠,不跑也是賠,倒不如在家多陪陪孩子。”
據李益寶介紹,過去3年,他光車貸就還了21萬元,但今年上半年只掙了兩萬元,“實際上就是掙了和司機一樣的工資錢。這是我2005年干物流以來最難過的時候。有些個體車主都不再聘司機,而是找人合伙干或夫妻齊上陣。”
停車場車滿為患
停車場滿、倉庫空、人員閑,這是導報記者在蓋家溝物流園區內轉了幾圈后的感覺。
物流園區偌大的停車場里,上百輛空著的半掛車、大卡車、大貨車靜靜地停著。“現在還不算多,到晚上得有上千輛,里里外外都停不下。正常情況下,應該只有三四十輛車停在這里過夜。”停車場的一名保安告訴導報記者,從6月份開始,物流就“跑”不起來了,停在這里的車也越來越多。
再看園區內的物流公司,有的員工已經打起了撲克,倉庫里幾乎都是空的,即便有貨物,堆積在墻角的幾十箱貨物反而更襯出倉庫的空空蕩蕩。
在濟南保興物流公司門口,負責人權琳凱正招呼著裝卸工把堆在門口的十幾箱紡織品裝車發往杭州。
“發貨數量和頻次都明顯下降。像我們的義烏專線,以前是兩天發過來一趟車,現在得四五天,往義烏去的車也從原先的一天一趟變為兩天一趟。”權琳凱告訴導報記者,由于不少生產廠家經營因難甚至倒閉,直接對接廠家風險較大,他們現在主要和第三方物流公司合作,不僅能夠保證貨源,也可減少資金占壓風險。
“過去一個月能發六七十輛車,現在也就三四十車。我們5月份的營業額是140多萬元,6月份一下子減少了20多萬元。”昊遠物流有限公司總經理常樹蘭告訴導報記者,市場疲軟使得不少中小企業發貨數量明顯下降,“像家居用品、酒水、日用品等,以前一次能發上百件,現在也就發十幾二十幾件。”同時,成本也在增加,他們租了1000多平方米的倉庫,每平方米租賃成本漲了3毛多。
“今年明顯感覺到貨物流通變慢,特別是房地產業相關產品的發貨量直線下滑。”綠燈行快運有限公司總經理溫俊剛告訴導報記者,一些做房地產相關產品如地暖、安全網、涂料方面的客戶,往年走貨都是整車六七百件,現在只能三五件、十幾件地零散走貨。“原先我們一天能走3車貨,現在是3天才能組織起一車貨。”
十多家企業一夜“消失”
為應對發貨量和頻次的減少,溫俊剛不得不投入更多的精力開拓新客戶。“去年我們有30個客戶,今年上半年已擴展至50個。”
而且,他還不得不多花點兒心思在整合資源和輕重搭配上,以提升利潤率。“像大理石、鐵件這樣的重貨,150元/噸的運價只能保本,再搭配輕貨才能掙點兒錢。”溫俊剛說,現在他們正大力提升以往不重視的跟蹤、回訪等軟性服務質量。
濟南現代物流協會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負責人13日告訴導報記者,受經濟下行影響,市場競爭激烈,一些承受不住的小型物流企業倒閉,物流企業負責人“跑路”現象加劇。“往年都是在年底有一兩家‘跑路’的,今年上半年整個濟南物流市場就有10多家一夜之間消失的。”
溫俊剛表示,“跑路”的多是些個體物流者,“現在整個物流業已進入薄利多銷階段,量上不去,掙不到錢就免不了會‘跑路’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