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就好像電商的輸油管道,油流過去,總會在管道上留下油滴,這些“油滴”便是積壓貨品。在電商行業高速發展的同時,越來越多的積壓貨品也給物流企業帶來了煩惱,而為幫助他們解決這個老大難問題,一個獨特的電商平臺“24拍”由此誕生。
與傳統電商平臺相比,除價格更便宜外,”24拍”還有其它一些比較明顯的特點,其中最突出的便是貨品來源不同。傳統電商平臺銷售的貨品要么直接來自廠商,要么來自品牌經銷商;而“24拍”出售的貨品,則主要是物流配送企業因各種原因無法向電商返庫而積壓下來的貨物。
第二個特點是,供貨商和配送商合二為一。由于“24拍”平臺銷售本來就是積壓在物流企業手中的貨品,現成的商品、現成的倉庫還有現成的物流,所以貨源和配送都不是問題。此外,通常積壓貨品種類很雜且數量有限,因此商品的更新速度很快,基本上每天都能在這個平臺發現驚喜。
然而,積壓貨品真的有這么多嗎?“24拍”CEO陳誠告訴我們:“目前光我們在北京地區合作的一些企業,其積壓的貨品平均一家就有30多萬。一個盤錦做電視購物配送的,就壓了100多萬(元)的貨。”
積壓的原因很多,主要有兩種:包裝破損是最常見的情況,包裝一壞電商公司就不要了,因為他不能保證里面的東西是否完好,因此這部分貨多由配送公司買下來自己承擔;另一原因就是抵押運費,物流公司和電商合作也有不愉快的時候,電商很可能會拖延運費,所以物流公司有時就直接扣下電商的貨,但時間一長,就成了“死貨”。
其他情況也有,比如爆倉的時候發貨太亂,最后沒辦法理清,這時物流企業就只好自己掏錢買下商品。因此積壓的貨品多數是有“正品”和質量保障的,但很多可能沒有包裝。不過為了保證銷售產品的質量,“24拍”的工作人員還是會到合作商家處“點貨”,確保商品沒有問題后再上架。
貨品與配送服務主要由物流公司提供,售后則由“24拍”平臺負責。平臺利用手中拿到的貨款制衡物流企業,督促他們達到投訴率、妥投率等指標,為顧客提供更好的購物體驗。
受平臺定位所限,“24拍”想要成為電商行業的巨無霸很有難度,不過消費者和物流企業都將從中受益。只是在基本解決貨品積壓問題后,物流企業會否開始自己銷售商品呢?這時再想想順豐推出“順豐優選”,申通又發布“愛買網超”,似乎又有一種恍然領悟的感覺。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