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組織的第八次宣貫《物流企業分類與評估指標》國家標準和A級物流企業授牌大會日前在湖南省長沙市召開。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崔忠付在會上指出,“十二五”期間,我國物流業發展仍將處于重要的戰略機遇期,A級物流企業評估工作應該發揮更大的作用,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提出到“十二五”末期,A級物流企業要達到4000家~5000家的目標。他同時稱,設定這樣一個目標,是因為只有A級物流企業數量達到了一定的規模,才能真正發揮行業自律、規范市場的作用。
根據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的數據,其依據《物流企業分類與評估指標》國家標準,自2005年組織開展A級物流企業綜合評估工作以來,已先后召開了8次國家標準宣貫會,評估了14批A級物流企業;截至2012年7月份,A級物流企業已達1766家,其中5A級物流企業110家、4A級物流企業576家、3A級物流企業751家、2A級物流企業309家、1A級物流企業20家。
崔忠付在會上表示,從近幾年物流企業綜合評估的發展情況來看,物流業的發展明顯呈現出以下基本趨勢。
物流業與商貿流通業融合發展,產業界限越來越模糊。傳統的物流企業繼續向一體化、全程化,并向采購、貿易、金融物流延伸,商貿流通企業(包括內貿和外貿企業)向集貿易/經銷、采購、金融、物流服務為一體的供應鏈服務提供商發展。
產業物流企業正在快速成長。從企業物流分離分立出的物流企業,內部資源整合,兼并重組的步伐正在加快,依托產業發展專業物流的趨勢明顯。一方面物流服務外包,制造業與物流業聯動發展;另一方面制造、原材料、能源、礦產企業中的企業物流向獨立的物流企業轉型發展,在服務于本企業的同時提供社會化物流服務。
物流市場專業化、細分化趨勢明顯。 冷鏈物流、醫藥物流、汽車物流、能源物流、煙草物流、農業和農產品物流、危險品物流及特種產品物流在加快發展。
物流信息化水平越來越高。從物流業務系統、物流公共信息平臺、到ERP系統,再到可視化、智能化、物聯網、電子商務技術應用,信息化已經成為物流企業發展的驅動力。
借助資本市場發展壯大的意識越來越強。A級物流企業中有的已成功上市,有的已進入輔導期,有的正在積極準備上市。
物流企業的發展模式多種多樣,既有輕資產的物流企業,也有重資產的物流企業。既有提供定制化服務的物流企業,也有提供標準化服務的物流企業。既有提供作業服務的規模化經營、標準化運作的通用型物流企業,也有提供不斷拓展服務深度的專業化物流企業。既有單純提供物流環節服務的物流企業,也有提供從采購物流、生產物流、銷售物流、回收物流到融合了商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的供應鏈服務提供商。既有專注于某個產業和領域的產業物流企業,也有服務于多個行業和領域的物流企業。
金融物流在物流企業中越來越被廣泛應用,同時做到風險可控。定向采購、倉單質押、代收貨款等增值服務業務占營業收入的比重在加大,利潤空間也更大。不僅獲得了增值服務收益,也增加了對供應鏈的掌控能力。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