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供應鏈信息集成,實現對終端醫院運營效率的優化,以及對上游廠商的信息收集、處理、反饋等增值服務,已經成為今后藥品流通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之一。
馬飛
醫藥信息化被提到了國家戰略的高度。國務院近日印發《國家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十二五”規劃》,明確提出要進一步加強醫藥衛生信息化建設工程,要把三級醫院與縣級醫院遠程醫療系統建設結合起來,整體推進。
與此同時,在廈門召開的21世紀藥店第六屆年會上,北大縱橫管理咨詢集團藥品及醫療產品行業中心合伙人王宏志就推進醫藥信息化與供應鏈管理進行的演講吸引了400多位醫藥工商界的人士。可見,醫藥信息化建設正引起廣泛關注。
不,無論是從政策層面還是在活動現場,產業界不同程度地反映出了一些擔憂:當前我國醫藥信息化建設仍缺乏相對具體的頂層設計,而且在改變藥品供應鏈管理方面,缺乏系統性風險保障措施。
購銷多頭管理
對于醫藥信息化建設,不少企業管理者苦水連連。據了解,目前基藥采購、非基藥采購、藥品電子監管、供應鏈管理等多個信息化系統讓正在信息化路上的企業舉步維艱。有分析人士指出,現在一種藥品交易要通過多個信息平臺才能實現,僅在藥品流通領域,至少要上兩個平臺:一是采購平臺(基藥采購或非基藥采購),一是電子監管平臺。但問題是基藥采購歸屬國務院醫改辦,非基藥采購歸屬國務院糾風辦和衛生部,藥品電子監管歸屬于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每個部門都建有自己的信息化平臺。
這從政府角度講是重復建設,從企業角度講是高耗低效。然而,《國家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十二五”規劃》中,并沒有看到圍繞醫藥信息化方面提出解決方案。而企業層面更是“百花齊放”,從2008年至今,包括九州通、國藥、廣藥、上藥等知名藥企均推出了自己的供應鏈管理系統。
對此,九州通醫藥集團業務總裁耿鴻武坦言,在國家沒有統一技術標準的前提下,九州通2003年引進了日本最新的物流技術,但后來發現中國和日本存在很多差異,滿足不了自身需求。“當時國內又沒有先進的產品來滿足我們的需求,所以只好下決心自己做”。
“從九州通自建的物流系統看,目前與同行業相比優勢很明顯,提高了產品出庫的準確率和速度,能快遞滿足客戶的需求。200公里以內的區域我們能夠保障當天或次日送達,200-400公里能做到次日送達。”對于九州通的信息化建設,耿鴻武底氣十足。
苦于系統性設計的缺乏,一些主流企業只好在政府采購平臺之外,探索各自的信息化路徑。王宏志在報告中分析,這些企業大致有3個步驟:一是把醫院藥房的信息和廠商的信息集成起來,有的中心藥房加上了有條碼的掃描設備,把信息傳遞給配送商,現在能做到上傳到藥廠的很少;二是取消中心藥房,直接把采集的信息傳遞到門診藥房;三是把供應鏈管理的信息平臺與現在推行的電子病歷(EMR)、電子健康記錄(EHR)患者信息匹配起來。
應該把這些信息平臺連通,實現藥品的全過程追溯。信息化的建設初衷是為了透明高效、降低成本,但從目前情況看,管理平臺的交叉重疊使藥品供應鏈的運轉效率大打折扣。”王宏志建言,政策應該盡早打破信息管理平臺的條塊分割,著眼于采購監管和供應配送兩大功能,做好統一規劃。
“集成”競爭力
在耿鴻武看來,隨著現代醫藥物流和藥品供應鏈一體化建設要求的不斷提高,將現代物流技術向醫院終端延伸本身就是現代藥品供應鏈體系的一部分,這就需要醫藥信息化的集成構想。
“將現代物流技術與醫院終端藥房庫存、藥事服務管理系統等統一起來,從而實現對終端醫院運營效率的優化,以及對上游廠商的信息收集、處理、反饋等增值服務,已經成為今后藥品流通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之一。”耿鴻武說。
實際上,基本醫療保障制度已經對藥品物流公司的供應鏈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戰。基藥實行零差率銷售,這就要求藥品配送企業嚴格控制并科學管理供應鏈。而要實現這一目標,運用現代高科技的信息化手段對藥品供應鏈實施電子監管,成為一種必然選擇。王宏志認為,配合支付方式改革的藥品采購政策和配合藥品加成制度改革的藥品采購政策是不一樣的。減少政府對醫藥購銷的干預是提升藥品供應鏈管理和B2B業務的先決條件。“目前來講,時機更成熟了”。王宏志進一步解析道,在按病種付費、按人頭付費或總額預付,以及醫院建立現代管理制度之后,藥品集中采購變得不那么重要。但要取消得有兩個先決條件:一是支付方式的改革,二是法人治理結構的完善。
“按病種付費之后,很重要的一個問題是避免把定損環節擴大,直白點說,就是怎么避免醫生把輕病判重。”王宏志認為,隨著醫改政策的進一步深化,常規藥品醫院完全可以自己采購。雖然集中采購可以提高議價能力,發現真實價格,但從醫院藥品銷售量的實際來看,一家醫院和一家代理商之間的議價能力顯然不在一個層級上。“不過,對于進口、合資藥品,醫院議價能力弱,我建議這類藥品不僅不能取消集中采購,還要把集中采購提升到國家的層面,實現國家采購”。
“過去10年,藥品集中采購主要是控制價格,控制費用的著力點定在價格上。未來5年,國家把支付方式改革設為重點,這意味著未來藥品采購存在變數。”王宏志一語中的道出企業界的心聲。而建立區域性醫藥供應保障體系的藥品供應鏈管理模式,是我國藥品流通的電子商務和物流配送體系改進的新思路。
將供應鏈信息集成,實現對終端醫院運營效率的優化,以及對上游廠商的信息收集、處理、反饋等增值服務,已經成為今后藥品流通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之一。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