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首屆中國農商高峰論壇上,許多演講嘉賓都認為,物流是中國農產品流通中的一大制約因素。
中國農業部原總經濟師張玉香稱,目前中國農產品市場流通體系不健全,基礎設施總體薄弱,信息不對稱,產銷組織化偏低問題仍然突出。
熙可集團首席執行官朱演銘在接受財新記者采訪時說,理想的農產品流通應達到集聚效應,即形成點到點、點到面的物流配送,但由于中國公路過度建設等帶來的一系列附加成本,物流成本很大一部分由農民和消費者承擔。很多情況下,農民不愿依賴成本較高的現代化物流,從而使農產品流通的效率大大降低。
中國國家糧食局流通與科技發展司司長高俊才稱,目前中國每年至少有1億噸糧食需要運輸,由于中國糧食產區和銷售區的南北分離,糧食運輸的跨度非常大。目前長江沿線已形成糧食物流的節點,但點還沒有成線,糧食物流的流量和流向都不能滿足需求。他同時提到,從東北到西南的糧食通道是鐵路跨度最長的糧食物流通道,未來應密切關注。
多利農莊創始人張同貴告訴財新記者,目前國內農產品物流市場供應非常短缺。“農產品特別是水果和蔬菜需要冷鏈,但國內90%都不是用冷鏈。”張同貴說,以多利農莊為例,目前部分冷鏈外包給日本運輸巨頭雅瑪多,其余由自己的物流系統配送。“但是雅瑪多在中國的保溫效果變差,顧客收到產品還是會投訴”,張同貴說,“我們約70%的顧客投訴是針對第三方物流的。”
除了高昂的冷鏈設備費用、路橋費和運輸費,中國堵車現象也為物流帶來困難。張同貴表示,目前國內還無法做到完全自有物流系統。他預計,以多利為例,理想情況是,“80%用自有物流系統,20%外包給雅瑪多”。
2012首屆中國農商高峰論壇由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和熙可集團共同舉辦。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