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巢之下無完卵。
隨著鋼鐵經濟環境的變遷,以貿易型買賣為主的傳統鋼鐵流通模式正在被瓦解,中國金屬材料流通協會的統計數據顯示,近兩年鋼鐵流通商的庫存壓力、資金壓力乃至生存壓力日益增大,鋼鐵流通行業平均利潤率始終在2%以下,鋼鐵流通企業的發展水平、競爭力等正經受著前所未有的挑戰。
分銷導致行業分散
反觀近年來鋼鐵供應鏈建設,總體成效并不大,甚至還出現弱化現象,這是為什么呢?
對于這種現象,鋼鐵物流專家林漢貝認為,這主要在于中國經濟的流通環節仍處在以分銷為主導的發展階段,從而導致市場秩序混亂和效率低下,并進一步制約企業的創新能力。
就鋼鐵業而言,一直以來,分銷商讓鋼廠“愛恨交加”。一方面,經過層層分銷,分銷商攤薄了鋼廠的利潤;另一方面,分銷商要給鋼廠提前打款,想成為代理商要交保證金,成為鋼廠的“輸血者”,并且相當多的物流配送服務,也由分銷商承擔。
但由于分銷商數量龐大,往往價格成為競爭的惟一手段。談起分銷模式的弊端,石家莊一位鋼貿商坦言,鋼貿商之間也是相互壓價競爭,市場一有風吹草動,就大打價格戰,自相殘殺。還有極少數企業不講信用,以次充優,以假亂真,近幾年“瘦身鋼筋”等現象頻現各地建筑市場,就是典型的例證。
而與此同時,作為生產源頭的鋼廠,利用擁有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近些年開始紛紛跨出城門,設立營銷點,加大直銷,或與下游終端用戶建立“聯盟”,或大興土木,搞大型的鋼材物流加工配送基地;形勢緊逼之下,鋼材分銷商們也不甘落后,為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贏得生存和發展,也搞起鋼鐵物流配送中心,或建立鋼材市場,或建立倉儲基地,與鋼廠抗衡。
據調查,僅上海一地就有60多家成規模的鋼材交易市場,在長江中下游個別沿江地區,不到200公里地帶,竟然建了上百家鋼材交易市場,有的鋼材市場一年的銷量只有幾萬噸,有的鋼材市場的堆場里,鋼材銹跡斑斑,還有的借機圈地,不務正業。有的甚至借辦鋼鐵物流園的名義,對項目進行包裝,目的是上市圈錢,或融資貸款用于炒房、炒股、炒期貨。
亂象背后,鋼鐵供應鏈新模式并沒有建立起來,相反供應鏈不僅沒有加強而且在弱化。
如今的現狀是,鋼貿業江河日下,大批鋼貿商已經放棄做協議戶了。能否依靠電子商務,使鋼廠與貿易商之間的關系,獲得新型發展呢?林漢貝認為,電子商務模式下的傭金代理制在鋼鐵行業未來發展中大有可為。
當前的鋼材廠商合作模式已實施了十幾年,這是一種建立在鋼材資源短缺基礎上的合作模式。隨著鋼鐵產能的過剩,鋼材資源短缺已成為過去,這種合作模式也應隨著基礎條件的變化而變化,建立適合中國國情的傭金代理模式。
林漢貝說,就目前我國鋼材流通現狀而言,廠商傭金代理模式可以建立在連鎖經營基礎之上的,其制度設計應包括:加盟條件、運營規則、市場定價機制、傭金比例調整條件、市場銷售與終端配送融資、結算方式等。
連鎖推動行業整合
亂世出英雄。市場的每一次變革,都將被有遠見的企業提前布局及卡位、并被最符合行業需求的參與者所把控。
近些年,行業加速洗牌,有不少大型企業開始以整合者的姿態出現。
按照“連鎖主導”的商品流通理論,由于銷售通路有限,每個商品的供應廠家被迫進行行業內整合,整合后最終都不會超過10家,從而實現制造業的規模化發展,創新投入得以保證,同時連鎖企業也在為產品質量背書,讓假冒偽劣產品失去銷售通路。
因此,“連鎖主導”的商品流通模式,可以規范市場秩序,避免價格的惡性競爭以保證企業取得合理利潤與良性可持續發展。
林漢貝認為,目前鋼鐵業面臨著大規模的結構性調整任務,在這期間對于降低成本及順利實現轉型升級尤為重要,也是鋼鐵電子商務和物流業的發展方向。
“進行連鎖經營,鋼材銷售可以在全國建立網絡中心,實行連鎖,連鎖企業可以自營,可以加盟,以達到大批量集中采購的目的。”林漢貝說。
在林漢貝看來,物流連鎖經營建立在現代物流和電子商務平臺之上的,是一種以品牌塑造為根本,以經銷商和終端客戶為服務對象,實施跨區域連鎖經營的網絡。
就鋼鐵流通業而言,實行連鎖經營,將有利于整個供應鏈的資源優化,形成上聯鋼鐵生產,中間帶動物流倉儲,往下推動制造業發展的新格局。
而在物流連鎖的應用中,物流、電子商務、物流金融都將成為連鎖性的物流供應鏈服務品牌,“電子商務是以行業供應鏈的實體業務為支撐,配套研究、開發、應用。以實用、低耗、高效為準則,根據行業的金融服務需求,配套第三方監管,服務于整個鋼鐵供應鏈。
同時,在不斷開拓創新中編織鋼鐵供應鏈,打造大物流,開創鋼鐵供應鏈“整合時代”。
林漢貝認為,對于一些沒有能力自建平臺的中小型企業、倉庫或鋼材市場而言,趁此整合契機,加盟一些大型的物流連鎖服務商,借勢延伸產業鏈,無形中增強自身實力的同時也穩定了利潤源,這未嘗不是明智之舉。
林漢貝說,盡管鋼材電子交易,目前還沒有真正形成氣候,一旦跨區域交易實現突破,物流連鎖將是鋼鐵電子商務平臺成敗的關鍵。
無論是倉庫,還是市場或園區,做到專業化發展,就能在物流市場初級階段分到一杯羹,但隨著全球市場由賣方市場向買方市場的過渡,激烈的市場競爭使企業之間的競爭逐漸演變為企業所在的供應鏈之間的競爭,功能過于單一,即使做到專業化,還是有一定局限性,畢竟單打獨斗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作為鋼貿商來講,還要注重自身整合。多家不同區域的鋼鐵物流園區可以連鎖經營,為鋼材現代化物流提供物理平臺,同時借助現代網絡技術的發展,從傳統鋼鐵物流園區經營模式中分離出來,走向鋼材超市加配送的經營模式,為鋼材連鎖網絡營銷打下基礎。
林漢貝最后指出,目前來看,鋼鐵流通企業之所以跨地區經營困難,難以成長為全國性、網絡化的現代流通企業,除了企業自身創新發展動力不足之外,企業在產業升級方面享受不到與高科技企業同等的待遇,一個典型之處,就是缺乏稅收等方面的政策支持,致使行業上下游的鋼鐵供應鏈建設進展緩慢。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