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放權,煤炭現貨、中遠期及期貨交易多層次組織結構的出現,正在讓曾經“不見光”的煤炭交易規則變得公開、透明。
在公開的交易平臺上,同一來源的煤炭可以售價更低,信息技術在煤炭流通領域的應用及市場化改革的加速讓煤炭銷售企業競爭的核心內容發生變化。
煤炭交易信息化推動市場化
煤炭市場化進程加快和煤炭產能過剩顯現,會促進未來5年至10年煤炭交易規則發生根本性的改變,電子商務和信息技術則會在新規則的建立過程中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
同樣的煤源在公開的交易平臺上可以售價更低,可見單純拼價格不再是銷售企業競爭的唯一優勢。
價格比拼的時代過去了,煤炭銷售企業競爭要靠信息流、資金流與物流結合而成的大供應鏈體系,也就是煤炭業的電子商務。
新交易規則不是由某個或某幾個煤炭企業決定的,也不是由電力企業決定的,而是由整個市場決定的,這種規則會更加公正透明,尊重市場規律。
5月23日,國內首個煤炭主產地價格指數——中國太原煤炭交易價格指數由中國(太原)煤炭交易中心和新華社發布。該指數由一個綜合指數和動力煤、煉焦煤、噴吹煤、化工煤四個分指數組成,每周一發布。
基于我國煤炭市場化的快速發展,在現貨基礎上萌生出的中遠期市場和期貨市場這些更高級形式也在迅速發展。
據粗略統計,國內已有約31家煤炭電子商務平臺,提供現貨或中遠期煤炭交易場所。
今年3月,焦煤期貨在大連商品交易所上市,成為全球首個煤炭期貨品種。據透露,今年底之前,動力煤期貨將在鄭州商品交易所上市。同一年連續上市兩個煤炭期貨品種,這種市場化的發展速度是前所未見的。
北京工商大學證券期貨研究所所長胡俞越從理論上解釋了這一現象:“現代物流和電子商務技術的發展支撐了包括煤炭在內的大宗商品市場組織形式和交易方式的快速升級換代。”
制度建設讓煤炭交易更規范
如果說市場組織形式的升級和交易規則的改變是煤炭市場化發展到一定程度后的自發性變化,那么規則的建立與規范還有賴于政府層面的制度建設。
胡俞越認為,大宗商品交易市場發展很快,但監管滯后,存在著風險隱患。據了解,相關部門正醞釀如何在制度建設上使煤炭交易及煤炭交易市場的發展變得更加規范。
去年,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牽頭,中國煤炭運銷協會、中國(太原)煤炭交易中心、陜西煤炭交易中心、秦皇島海運煤炭交易市場、徐州華東煤炭交易市場、內蒙古煤炭交易中心、東北亞煤炭交易中心共同發起,成立了全國煤炭交易市場合作組織。
今年7月5日,全國煤炭交易市場合作組織研究擬訂了《全國煤炭交易市場交易規則(征求意見稿)》,在網上征求意見。
中國煤炭工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姜智敏表示,協會還在進行中國煤炭交易標準化合約的研究,在國家有關部門支持下已經啟動中國煤炭質量檢驗標準指南研究,這些市場規則和標準的醞釀大約需要1年時間。中國煤炭質量檢驗標準指南的推出,將會給煤炭資源勘探、開發、建設、洗選加工和市場營銷帶來很大影響。
6月29日,國務院對《煤炭法》作出修改,取消煤炭生產許可證和煤炭經營許可證。這兩證的取消,被視為政府簡政放權的體現,也有利于煤炭市場化程度的提高和市場化交易規則的確立。
總之,無論是政府層面的推動還是市場自發力量的啟動,都會對煤炭市場交易規則產生深遠影響。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