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25日,艾瑞咨詢在 “易果生鮮平臺戰略暨品質聯盟大會”上發布了2016年中國生鮮電商行業研究報告。報告顯示,2015年中國生鮮電商市場交易規模達497.1億元,增長80.8%。預計到2017年,中國生鮮電商市場交易規模將突破1000億元,滲透率達7%。隨著國家政策的支持推動,行業內技術、資本、消費觀念等利好因素的影響,更多優質企業入局生鮮電商行業催生更多模式,推動電商滲透率增長,生鮮電商行業將進入加速期,生鮮產品逐漸品牌化,促行業良性競爭。以易果生鮮為例,憑借豐富的資本和流量資源、強大的供應鏈管理機制、優質的冷鏈物流服務和阿里系生態圈五大核心優勢,在保障品質的基礎上,從品類、渠道、模式多方面延伸優勢,并轉型成新一代全鏈條生鮮運營平臺,為客戶提供個性、周到服務。
發展環境:政策助推農產品觸網,技術升級,行業資本充足
國家政策推動農產品與互聯網融合;農產品種植及冷鏈等技術升級助推發展;易果生鮮、天天果園、本來生活等在近半年內均獲得億元以上投資,生鮮電商行業資本充足。
網絡購物和O2O帶動電子商務行業發展:網購、O2O增速強勁跑贏B2B,成為電商發展的重要推動力
中國電子商務市場規模逐年增長,發展勢頭良好。2015年中國電子商務市場交易規模16.4萬億元,增長22.7%。其中網絡購物增長36.2%,是推動電子商務市場發展的重要力量。雖然本地生活O2O占比較小,發展歷史不長,但增長勢頭較強,也將成為電子商務市場發展的重要力量。
電商在綜合領域外,持續滲透垂直行業:電商持續深耕原有業務,并向母嬰、生鮮等垂直領域滲透
2015年中國網絡購物市場交易規模達3.8萬億元,較去年增長36.2%,仍然保持穩定的增長水平。網絡購物行業發展日益成熟,各家電商企業持續優化物流和加強售后服務,也在積極開發跨境網購業務、下沉渠道發展二三線城市電商和農村電商業務,并紛紛布局垂直細分市場。
供需兩旺共同促進生鮮電商發展:農產品產量持續上升,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快速增長
中國生鮮產品總體產量連年增收,為生鮮電商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貨源基礎;另一方面,隨著人均居民消費支出不斷提高,居民生活質量不斷提升,對食品品質、安全、便捷性方面提出了更高的需求,為生鮮電商的發展孕育了空間。兩方面共同增強了生鮮電商行業從業者的熱情。
政策支持農產品觸網,鼓勵資本和創新:食品安全與冷鏈物流等相關領域的法律、標準不斷完善
國家出臺政策,提高農村寬帶普及率,完善食品安全相關法律規范市場,一帶一路政策,完善冷鏈物流行業標準,加強冷鏈基礎設施建設,從產品、物流、跨境多方面支持生鮮電商行業發展。
技術升級為生鮮電商發展奠定基礎:農業、信息、物流技術改善生鮮電商的產品與流通
農業種植技術升級,提高了農產品的產量,為生鮮電商發展提供了基本條件;大數據精準分析市場需求,能夠指導生鮮電商提供適銷對路的產品;物聯網搭建生鮮電商物流追蹤系統,提高配送效率;冷鏈技術快速提升,保證生鮮產品在運輸中的質量,為生鮮電商發展提供了最直接的技術支持。
需求端與供給端共促行業升級:公眾食品需求的標準逐步提高,農業從業者素質提升
近年食品安全問題頻曝,消費者對食品安全的意識越來越高,越來越重視食品的產地、來源等信息。生鮮電商多以產地直銷為主,縮短了中間環節,產品信息更加透明化,可在一定程度上滿足消費者需求。隨著消費者需求和觀念升級以及新農人不斷涌現,生鮮電商將不斷發展和升級。
早期生鮮電商多為B2C模式+自建物流:初創企業多采用O2O/C2B等創新模式,物流外包/眾包/自提
企業案例:行業專業性強,巨頭紛紛與垂直電商合作發展
行業參與者主要分三類:綜合平臺開設的生鮮頻道;發展時間較長、體量較大的垂直類生鮮電商;定位較精準、模式較輕的新興生鮮電商。由于專業性強,巨頭紛紛選擇與垂直電商合作發展。
生鮮電商平臺模式的開創者-阿里集團:連接上下游的中間商服務,具有天然的生態優勢
阿里集團具有良好的電子商務運營和營銷、財務能力,在行業內享有良好的聲譽,覆蓋人群和覆蓋區域均比較大,物流金融等配套設施比較完善,大數據分析處理技術較強,切入生鮮業務,具有良好的生態優勢。
生鮮電商的先行者-易果生鮮:在保障品質的基礎上,從品類、渠道、模式多方面延伸優勢
2005年,全國第一家生鮮電商-易果生鮮在上海正式成立,阿里投資成員。10多年來,致力于為注重生活品質的中國都市家庭提供來自全球的優質食材。截至目前,易果生鮮有3000余名員工,為中國數百萬家庭用戶、12000多家企業用戶提供服務。
自建冷鏈安鮮達一體化服務,輻射全國:未來由服務自身到開放運作,為客戶提供個性、周到服務
安鮮達是易果生鮮全資建設的具有全國生鮮冷鏈配送行業領先技術的供應鏈管理公司,為生鮮食品行業客戶提供一體化冷鏈倉配服務,同時也是菜鳥物流的戰略合作伙伴,未來將向第三方冷鏈企業轉變,為其他生鮮電商提供冷鏈配送服務。
易果融資充足,聯合阿里造生鮮生態圈:以充足的資金作為基礎,易果深度完善供應鏈與生態圈
易果生鮮經過多年積累沉淀,建立了豐富資本和流量資源、強大的供應鏈管理機制、優質的冷鏈物流服務和阿里系生態圈優勢,五大優勢構成了易果生鮮強大的核心競爭力。
資深水果服務提供商-天天果園:擁有高效的供應鏈體系,從采摘到送達不超過72小時
天天果園具有傳統水果行業背景,不追求“多而全”,而是根據季節和原產地以及消費者需求,在全球范圍精選優質生鮮產品。2014年,開始進行生鮮擴品戰略,經營水產、肉禽蛋等生鮮產品。
精選生鮮產品推薦-每日優鮮:服務“中產階級家庭廚房”,優化滿足用戶需求
每日優鮮定位為全品類精選生鮮電商。覆蓋全品類,但單類目下提供有限個選擇,優化用戶需求。發展迅速,在主要城市建立起“城市分選中心+社區配送中心”的極速達冷鏈物流體系,為全國30多個城市上百萬用戶提供2小時送貨上門的服務。
創新生鮮輕模式-一米鮮:主營國產水果,“以銷定采”輕庫存模式,保證產品新鮮
一米鮮是主營優質鮮果、干果小食、果切果汁等鮮食產品的生鮮O2O品牌。一米鮮利用“以銷定采”的特色輕庫存模式,做到生鮮的快速流轉,一方面降低成本,一方面提高果品的新鮮度。
發展趨勢:品牌化提升競爭力,O2O、定制化新模式不斷發展
中國生鮮電商行業仍處于發展早期,未來將持續高速發展;品牌化和差異化是未來競爭重點; O2O模式線上線下聯動,解決了生鮮電商痛點,是未來發展方向之一。
生鮮電商行業將持續高速發展:生鮮電商外部環境利好,企業增速高,模式逐漸多元
隨著國家政策的支持推動,行業內技術、資本、消費觀念等利好因素的影響,更多優質企業入局生鮮電商行業催生更多模式,推動電商滲透率增長,生鮮電商行業將進入加速期。
生鮮產品逐漸品牌化,促行業良性競爭:順應“供給側改革”,非標生鮮產品將逐步實現品牌化
供給側改革是時下熱點,也非常符合中國生鮮電商行業現狀。中國不缺優質的農產品,比起打價格戰,如何幫助供給側打造品牌化產品是生鮮電商共同的使命和價值,品牌化商品也將反向促進生鮮電商行業的發展。
O2O解決生鮮電商痛點,是未來趨勢:O2O在體驗、配送、滿足個性化需求方面解決了原有痛點
線上和線下兩個場景互有優勢無法替代,生鮮O2O模式更適合消費者購買生鮮產品的消費習慣,能夠提升消費者體驗,為傳統線下企業參與線上運營提供了新的機會。
“大而全”和“小而美”差異化競爭:兩種模式針對不同的需求,適合不同類型企業
大而全的企業能夠制定標準、做好品質監控,引領行業發展。小而美的企業具有工匠精神,通過專注和極致實現價值最大化.。未來生鮮電商市場將是“大而全”和“小而美”兩種模式企業共存,行業走上專業化的良性競爭之路。后發企業可以從小而美的角度切入。
供應鏈進一步優化,企業運營效率提升:有效整合供應鏈產業鏈的生鮮電商企業將建立絕對競爭優勢
高效運轉的供應鏈建設是生鮮電商必修課,是核心中的核心。未來能對整個供應鏈上每個環節準確控制,建立生鮮產品快速流轉機制的生鮮電商將處于競爭優勢地位。
企業將根據不同需求混合使用輕重庫存:輕庫存滿足價格敏感用戶,重庫存滿足時間敏感用戶
輕庫存模式一般是次日送達,主要針對于對價格較為敏感,對即時性無需求的客群;重庫存模式一般能做到當天送達,主要針對于對價格不敏感、有即時性需求的客群。輕庫存與重庫存模式各有所長,未來通過相互結合可達到優勢互補。
生鮮電商發展倒逼冷鏈物流進一步發展:未來,冷鏈物流的服務質量將逐漸上升,成本逐漸下降
目前由于優質冷鏈物流服務商缺位、物流外包成本高昂、外包服務質量難以保障等原因,不少生鮮電商采用重模式自建物流。隨著生鮮電商市場的日益成熟,冷鏈物流行業將進一步發展,實現質量的上升,成本的下降。
概念界定
· 農產品定義:農產品是指來源于農業的初級產品,即動物、植物、微生物產品及其直接加工品,包括食用和非食用兩個方面;
· 生鮮產品定義:生鮮產品是指未經烹調、制作等深加工過程,只做必要保鮮和簡單整理上架而出售的初級產品,以及面包、熟食等現場加工品類商品的統稱;
· 生鮮電商定義:生鮮電商是指利用互聯網平臺,將生鮮產品通過自建物流或第三方物流方式直接配送給消費者的交易;
· 本報告中的垂直類指以生鮮品類為主營品類的電商。綜合類指除生鮮品類外,還經營相當數量的其他品類的電商。
統計口徑
· 農產品統計內容:肉禽蛋市場、水產品市場、蔬菜市場、干鮮果品市場、糧油市場、棉麻土畜及煙葉市場、其他農產品市場;
· 生鮮產品統計內容:肉禽蛋市場、水產品市場、蔬菜市場、干鮮果品市場、牛奶乳品、熟食、烘焙類;
· 生鮮電商統計內容:生鮮電商交易規模僅統計零售端。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