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發布了國內首量無人配送車,明年就有望大規模商用。京東無人配送車10月就開始試運營,為辦公樓、小區便利店集中送貨。
京東無人配送車可以識別復雜的路況,躲避行人、車輛、障礙物,還可識別紅綠燈,進行有智商的“思考”,過十字路口。
……
9月1日,京東首發無人配送車信息。而其中信息量之龐大或者說信息之驚人,簡直驚呆記者。京東的物流黑科技竟然不知不覺中跑得這么快了?
而恰在同一天,菜鳥網絡也首發了菜鳥配送機器人的信息,但有意思的是,菜鳥相比京東,發布信息更早。
記者在8月31日就獲知部分情況,9月1日一早了解詳細信息。而京東的對外公布時間相對晚一些,這不得不讓人猜測,京東此舉真不是借機炒話題、與菜鳥唱對臺戲?
更為疑惑的是亞馬遜研究無人機多年,至今仍未實現大規模商用,同屬物流前沿科技的無人配送車,京東拿什么來保證一年就規模化商用?
更何況中國路況之復雜、無人車相關法規尚是空白、無人車成本仍待驗證,這些問題京東如何破解?
第一物流全媒體·現代物流報(微信:cn156news)記者對此采訪了京東方面相關負責人。
基礎好按計劃推動
1、京東無人車要跑贏谷歌的行動速度?京東對外公布其自主研發的中國首輛無人配送車已經進入道路測試階段,10月份即將開始試運營,明年有望進行大規模商用。
據悉,亞馬遜在無人機的研發上,已經經過多年,但至今未規模商用;谷歌的無人車從09年推出計劃至今,仍在測試中。
為何,京東敢放話,從測試到試運營,再到規模化商用,只需1年多?
2、京東稱善于將美好實現。京東方面認為,京東是一個善于將美好未來實現的公司,團隊具有極其強大的執行力和落地能力。作為例子,京東將無人機配送作為案例,表示從開始研發到試運營僅僅用了大半年時間。
京東認為,基礎較薄弱的無人機尚有如此迅猛的進展節奏,更何況屬于無人駕駛領域的無人配送車,這個領域已經有多年的研究。
3、技術和應用場景較成熟。“同時,在技術領域,京東的機器視覺、云計算等技術早有布局,所以技術上能夠實現快速突破。在應用場景方面,京東會采取由相對理想環境向復雜環境過渡的策略,保證無人車商用推廣和技術的相互促進。”
4、無人車法規空白或是障礙。雖然京東在物流前沿技術上的努力和追求值得肯定,但從其無人機研究測試的進程來看,一年多時間的預期是否過于自信?
畢竟,百度研究無人車,至今李彥宏還在發聲呼吁加快制定完善無人車相關政策法規。但按照京東的說法“會遵循科技進步的客觀規律,有計劃推動無人配送車商業化”,或許短期內的試運營成果還是值得期待。
京東無人配送車暫為補充
1、補充多過代替。負責智慧物流研發的京東X事業部總裁肖軍表示,京東無人配送車可以實現針對城市環境下辦公樓、小區便利店等訂單集中場所進行批量送貨。
這讓消費者看到了無人車就像京東片區小件員一樣,能夠穿越街頭巷尾、度過斑馬線紅綠燈,拿著貨來到消費者身邊。
相比較同一天發布的菜鳥機器人,其配送的范圍和適用的領域更為廣闊。那么到底是怎么運作的呢?
首先,京東方面介紹,目前無人車配送并不能取代小件員,只能作為一個末端配送的補充。
2、一次性送貨件數不多。其實從其對外發布只有6個大小不同的載貨艙就可以預見。根據京東回應,每一個貨倉,只對應一位收貨人。“因此每車送出的實際包裹數量至少是6件。”
根據京東的初步預想,應該是暫時避免最難的社區到門配送,首先應對的或許是配送到社區自提點、辦公區自提點等模式。因此,在初期以配送中小件為主的情況下,例如到達小區便利店店主(幫助代收快遞人)手中的或許不止一個包裹。
但就算如此,也注定了無人配送車暫時只能是一個補充,無論是辦公樓還是社區,其訂單量遠不止這點。
3、分擔末端壓力是初衷。京東方面也承認這一點,并介紹,包裹到達配送站后進行最后一次分揀,配送員可以將包裹放入無人車,無人車可以幫助配送壓力過大的區域分但配送任務,以此提升配送效率,減少客戶等待的時間。
減少二次配送暫要借助人力
而相比封閉式環境內的機器人配送,無人車這種在開放式環境下實現到門服務,遇到的場景更為復雜,包裹破損、退換貨、客戶不在家需要二次配送、上下樓梯等都是難點。
京東方面表示,這些都可以解決。
1、退換貨更具優勢。面對包裹破損、商品受損,“消費者可以將商品放回無人車中,商品會被帶回配送站。”京東方面認為無人車在退換貨情況下更有優勢,可以隨時出動去取貨。
2、應對客戶不在家還需人力配合。而客戶不在家的問題,京東介紹,通常會有配送員事先詢問是否在家,不在家可以選擇放在物業、自提點或者就近便利店。在此基礎上,再讓無人車發動前往送貨。“當然,也可以先配送其他訂單稍后再來。”
這意味著,暫時來說,解決有難度的配送和復雜情況,無人車解決問題的“智慧”并沒有那么強,還需要一定的人工輔助。
3、上下樓梯是機器人跟無人車共同難點。而上下樓梯這個點,對于機器人配送,還是無人車配送來講,或許是真正的難點,這兩者都有使用電梯的智慧,但卻很難實現自身“肢體控制”的靈敏。“京東小車暫時還沒有實現這個可愛的場景,坐電梯是可以實現的。”
4、配送半徑5Km或暫縮小。由此來看,即使京東無人車被定位為相對開放環境內,但暫時,或許類似菜鳥機器人定位的封閉式環境(辦公樓宇、作業園區、校園等)更適用。其對記者介紹,速度初期平均1m/s,部分路段大于1m/s,目標配送半徑5km,可能暫時半徑會有縮小。
復雜路況是最大難題
1、無人車到門配送 或堪比唐僧取經。根據京東對外公布的無人車送貨過程,小車出發送貨,會自動導航駕駛。在行駛過程中,遇到行人、寵物、車輛等障礙物,可以避障,繞路行駛,遇到十字路口還能識別紅綠燈做出相應行駛決策。
到達目的地后,它通過京東APP、手機短信等方式通知用戶收貨,用戶輸入提貨碼開倉,取走包裹。
然而,說起來容易,這中間的過程簡直堪比唐僧西天取經,要經歷重重磨難。例如:不守交通規則的車輛、突然闖入視線的行人、被卸了窨井蓋的下水道、道路施工的大坑……如此復雜的地面路況,京東真的能克服么?
2、學習能力強 已學會部分路況。京東表示,部分路況小車已經學會應對。
例如,面對突然冒出來的行人,小車擁有360度無死角觀測功能,遇到行人突現,將采取緊急制動。車輛闖紅綠燈,小車將采取躲避等策略。
3、從簡到難 慢慢過渡。但京東方面也承認,復雜路況是對小車智能水平的最大挑戰。但對方表示自信和樂觀:“京東小車也在逐步學習復雜環境的應對策略,因此初期將會選擇相對理想的環境,逐漸過渡。”
無人車規模化后成本或低于人工
與菜鳥方面研發機器人配送的情況,非常相似。京東無人車配送在研發投入上也頗具規模。
根據京東的說法:“京東在智慧物流方面的投入高于同行。”至于具體研發成本,對方解釋暫時不方便透露。
此外,目前制作一臺無人車成本較高,不同配置將產生不同的成本。
但在量產后,或許將會有更多的價格優勢,未來低于人工成本或有可能。
“量產后的成本將大幅度降低,屆時將會顯現其成本優勢。”
與菜鳥英雄所見略同
至于與菜鳥同期發布智慧物流相關信息,是否有借機炒作或者唱對臺戲的想法,京東方面做出了否決。
“英雄所見略同。”
京東解釋,9月1日開學新季,9月4日G20峰會開幕,在此期間發布,與目前整個世界和中國的經濟形勢相呼應。京東通過技術驅動業務,而中國經濟也必須依靠科技的發展。所以借此時機發布,為中國電商、物流行業注入全新的活力。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