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6億邦未來零售大會上,每日優鮮創始人兼CEO徐正發表了題為《擁抱生鮮電商的春天》的演講。徐正分享了每日優鮮在商品、物流、運營層面的模式創新。他表示,把用戶體驗、產業效率做提升,是電商下半場最大的機遇和紅利。
以下是演講實錄:
徐正:今天和大家講一講生鮮電商的春天到來。80后、90后推動了互聯網的發展,10年前80后、90后在學校是屌絲,帶動了“屌絲經濟”。伴隨他們畢業走入社會,以及結婚生子,消費需求和習慣的不斷變化,社交、跨境電商、母嬰電商、生鮮電商等領域不斷發展變革。
生鮮電商春天的原動力概括來說有三點。
第一是消費升級。BCG發布的中國消費趨勢報告說,到2020年的時候,社會主流購買主體開始是80后、90后,生鮮總規模在6000億,近一億家庭通過線上方式高頻購買生鮮。這一代人的崛起,引領了消費趨勢越來越向品質化發展。與此同時,消費渠道、習慣也越來越線上化,奶奶去了半輩子菜市場、媽媽去了半輩子超市,現在80后、90后還會去超市買菜嗎?
第二,移動互聯網。影響用戶最主要的渠道是親朋好友推薦,移動互聯網的發展讓每一個人表達自己的觀點非常方便,口碑可以被商業化,這給很多廣眾高頻的生鮮應用帶來了不一樣的春天。因為本地服務的技術成熟,能夠讓應用基于定位連接附近的人。國內每天有大概1500萬打車應用使用頻次,1500萬的外賣應用使用頻次,也就是3000萬高速增長的即時交易。只有移動端即時交易的頻次遠遠超過次日達、隔日達的交易頻次時,才是移動互聯網對于電商的影響的下半場到了。
第三,供給側改革。在過去生鮮的供給側也有很多變化,一大批新農人崛起、進口貿易放開、物流基礎設施越來越完善。
所有這些的要素,讓我們這些生鮮電商創業者感覺到春天到了。
當然,生鮮電商發展了10年,我們總結了“七宗最”:一是受眾最廣;二是頻次最高;三是庫存周轉速度最快;四是單價特別低;五是損耗特別高;六是極度非標準化;七是冷鏈成本高。
每日優鮮成立快2年時間,得到了用戶和股東的雙重認可。因為生鮮電商“七宗最”和其他品類質的不同,我們做了一些底層的創新。
商品層面我們堅持Costco的精選模式,商家幫助用戶選好商品,放棄了Amazon賣圖書長尾理論。一本書放一年會產生不到5%的持有成本,10%左右的倉儲成本和資金占壓成本,但假如圣誕節前夕《圣經》賣出去了,就會獲得50%的毛利,但是車厘子放一年什么都沒了,所以生鮮一定要快周轉。當然,精選的背后組織模式、玩法完全不一樣,我們所有買手都是生產型買手,30%的自有品牌商品,幫助農產品品牌化、標準化。通過Costco打法讓商品效率、供應鏈效率有質的不同。
關于物流,我們花了大量的資金、時間、人力,沉淀在物流冷鏈基礎設施上。美國中間商和冷庫物流園區更集約,但中國中間商分散,所有大宗貨物依然在冷庫,于城市周邊碎片化分布。而作為終端存儲用的冰箱,中國家庭依然不比美國少。整個冷鏈來看,少就少在社區三公里的冷庫上。Costco、沃爾瑪沿著側墻一定是冷庫修到底。
而中國零售業發展太慢,零售互聯網發展滯后,店內是斷冷鏈的。我們做了一件很樸素的事情,在社區三公里建了大量的冷庫,我們叫它“前置倉”,將商品放在離客戶最近的地方。好處首先是用戶下單兩小時送到,比去超市更加方便,首次線上買生鮮比線下更加便捷。其次,成本更低,履約成本是傳統電商交付成本的三分之一。這意味著用戶行為可以很好的從線下遷移到線上。我們通過這樣的基礎設施的建設,用前置倉替代中心倉,替代了其他品類電商一個中心倉覆蓋一個城市群,江浙滬包郵的模式。
運營模式上,面對用戶、面對前端,我們是用戶思維而不是流量思維。流量思維下獲得的只是一個訂單,是這一單消費的錢,而不是訂單背后的客戶。從用戶思維的角度來講不一樣,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找到主流消費者的實際需求,并加以滿足,才能真正培養起用戶黏性,建立以高頻和復購為核心的用戶基礎正循環。如果從用戶的角度思考生鮮購買行為的特征,高頻、低價、輕決策,是很快可以完成交易。
過去每日優鮮在商品、物流、前端用戶三個關鍵環節做了一些不同,因為我們相信生鮮電商因為“七宗最”和其他品類有質的不同,所以要用不同的商業模式去做。
創新往往發生在邊緣化事物的探索中,過去2年的實踐中經常被人問:“你這個方式阿里做怎么樣?京東做怎么樣?”我說,我也是大公司出來的,大公司對我而言有無限提款權,但是事在人為,重點在于怎么顛覆自己過去的商業模式、過去的路徑依賴。不做中心倉要做前置倉,放棄流量的優勢做用戶思維,他們不能做這些嗎?能,但是他們能不能拋棄原來已有的成績?難,這就是我們的機會。
所以,每一個階段的企業會有不同的使命,老一波的電商解決了社會電商教育的問題,解決了電子商務中的“電子”問題,但是“商務”怎么走?實體怎么走?零售效率怎么提升?用戶體驗怎么提升?需要新的公司、新的物種、新的電商、新的規則。
在這里我們也倡議,和大家一起共同開啟電商下半場,共同把用戶體驗、把產業效率實實在在做提升,由實到虛、由虛再到實,這是我們未來的階段,電商下半場最大的機遇、最大的紅利!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