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網絡
近日,武漢的無人駕駛出租車蘿卜快跑火起來了,這是百度十年耕耘的結晶,雖然有諸多非議,但不可否認這是商業化的成功嘗試,在這里我們要強調,蘿卜快跑要在全國各大城市的全面推廣,必須破解安全與效益兩大難題,目前的蘿卜快跑的可靠性如何呢?效益如何呢?誰來買單,如何實現商業閉環呢?
一、十年磨一劍
對于百度來說,在人工智能的賽道上已耕耘了十多年,而旗下蘿卜快跑在武漢的試運行,是其押注AI商業化方向最顯著收獲的成果之一,預示著百度已經搶占了AI商業化的先機。
對于李彥宏,對于百度,在人工智能方面的研發成績是位于國內乃至世界前列的,眾所周知,在眾多面向C端用戶的大模型APP中,只有百度和Kimi選擇了收費,這一舉動顯示了百度對人工智能技術的自信,而無人駕駛作為人工智能技術的重要應用領域之一,率先商業化有其先天條件。
Robotaxi(無人駕駛出租車)是無人駕駛領域最熱門的細分賽道,其商業化落地路徑一直是行業關鍵議題,百度是國內乃至全球排名第一的自動駕駛服務提供商,百度2013年布局無人駕駛,長跑十年,終于有商用的眉目,“蘿卜快跑”是百度旗下自動駕駛出行服務平臺,武漢是其布局中的重要城市之一。
有人說,百度的蘿卜快跑,模仿了美國的Waymo,這不要緊,洋為中用,現在蘿卜快跑商業模式似乎已經跑通了,資本市場反應積極,百度股價大漲,無人駕駛概念多股漲停。
其實,對百度構成威脅的是特斯拉,特斯拉的無人駕駛技術側重于單車智能,旨在實現車輛在無人干預的情況下自主識別路況、規劃路線、控制速度和方向等功能,二者可以說各有優劣。
在技術上,特斯拉主要通過激光雷達、攝像頭、超聲波傳感器等多種傳感器來感知周圍環境,并通過內置的計算機和人工智能算法對車輛進行控制;百度Apollo平臺則采用了“車路云一體化”的技術路線,這一方法更強調交通要素的整合,實現由點及面的提升。
在發展現狀上,在城市內的運行全部由百度Apollo進行,目前蘿卜快跑已經在11個城市開放載人測試運營服務,在武漢率先實現載客試運行;而特斯拉的FSD系統還在不斷升級,目前已經推出了FSD V12.4.3版本,馬斯克曾表示FSD V12版本已能實現“端到端”的人工智能自動駕駛方案,但還沒有在國內鋪開。
在商業模式上,百度蘿卜快跑主要通過與傳統車企、出行平臺等合作,為其提供自動駕駛技術解決方案,實現商業變現;特斯拉則主要通過銷售搭載自動駕駛技術的汽車來盈利,同時也在探索Robotaxi等新的商業模式。百度高管自信地說,特斯拉要追上百度的全無人駕駛至少需要三年。
但是,特斯拉即將發布的Robotaxi小車采用純視覺方案,如果引入中國,因其成本相對較低,有可能形成鯰魚效應,特斯拉基于純數據驅動的方法具有潛力,對百度等國產Robotaxi的盈利將造成壓力。
雖然無人駕駛出租車已經不是什么新概念,自動駕駛技術也早就已經趨于成熟,但這一次蘿卜快跑落地的情況不同,有三大特點:大規模、真實路段、商業化運營。
這源于武漢政府發布 “三個允許”——允許車內無安全員、開上社會道路、開展商業化服務。武漢率先發布全無人商業化試點政策,向百度發放全國首批無人化示范運營資格,成為全球最大的無人駕駛運營服務區。
蘿卜快跑在武漢的落地,表示無人駕駛出租車已經上路,L4級落地進入了一個重要分水嶺,也說明,無人駕駛汽車從道路測試階段升級為示范應用階段(載客服務),距離商業閉環這一行業目標更進一步,無人駕駛將迎來全面進入產業化時代。
目前,蘿卜快跑在武漢投放了上千輛無人駕駛出租車,其實,RoboTaxi自動駕駛出租車與C端乘用車在技術上的主要差異,如傳感器類型、地圖精度和硬件選型的不同,Robotaxi采用純地圖導航的方式,在固定的測試區域內按照許可證路線行駛,僅需利用高精度地圖即可完成任務。
車企在to C領域的自動駕駛,一般不直接參與運營,Robotaxi則聚焦于提供服務平臺,在技術發展方向上,to C端有可能向端到端算法和純視覺方案演變,而Robotaxi仍以重感知為主。
不可否認,蘿卜快跑快速落地的同時,相關的基礎設施、法規和公眾接受度等方面還存在不少問題。無人駕駛技術的發展是大勢所趨,但如何平衡技術創新與社會接受度等方面還存在不少問題需要解決。
有傳言,武漢出租車、網約車司機很不滿,群體抵制,向政府請愿限制AI車的業務,有媒體也算了一筆帳,全國有700萬網約車司機,這大幾百萬人失業會是什么后果?并指責百度搶了底層人民的飯碗,這的確是個問題,背后是巨大的社會不安定風險。
就目前來說,相比滴滴等主要網約車平臺,或者線下的出行方式,百度蘿卜快跑的訂單量還微不足道,只有滴滴的零頭,根本談不上威脅傳統出行方式。然而自動駕駛汽車正在駛入更多大街小巷,訂單量日益膨脹,十年后、二十年后,無人駕駛技術會不會影響到傳統的出行服務,很可能會。
有人建議,百度可以讓司機加盟“蘿卜快跑”,分別出資購買無人車以及后續的保養維護,各享50%收益,百度減少投資成本,司機也不會失業,可稱雙贏。
也有人建議,無人駕駛少量低價收集數據,打牢基礎,不會對從業者造成很大沖擊——再慢慢升級迭代,從業人員頂不住部分退出——無人機繼續投放升級——司機繼續退出——最終達到某個平衡點達到共存。百度李彥宏最近在演講中說“大家不要慌,AI是工具而不是對手”。
無論如何,對于百度而言,蘿卜快跑在武漢的運營是一次重要的實踐,也是對無人駕駛商業模式的一次探索,目前存在的技術安全問題,可在不斷學習過程中迎刃而解,在人性化以及神經觸感方面還有很大的學習空間。
目前來看,蘿卜快跑成功在望,而蘿卜快跑的成功,標志著百度人工智能商業化的巨大進步——百度將會成為中國最大的出租車運營公司。
二、安全不出錯
蘿卜快跑在武漢大規模的落地,讓曾經沉寂的自動駕駛安全爭議再次成為熱點,在馬路這樣一個弄不好出現生命危險的低容錯場景,安全永遠是放在第一位的,十萬分之一乃至十億分之一的差錯概率,對于個體生命而言都難以承受,安全比效率更為重要。
7月7日,有武漢網友發布視頻,稱百度旗下的自動駕駛出行服務平臺“蘿卜快跑”無人駕駛出租車在武漢街頭與行人相撞,百度回應,是車輛在綠燈亮起啟動之際,與一名闖紅燈人員發生輕微接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