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以后中國物流倉儲的供需缺口有多大?超過1億平方米。
戴德梁行4月6日公布的一份報告顯示,從中國零售及電商行業層面的發展來看,2020年國內電子商務、消費品、第三方物流和工業對高標準倉庫的需求量,將達到1.4-2.1億平方米。
然而三年以后,國內倉儲物流的供應量,只能達到5600萬至6600萬平方米的水平。這意味著界時國內倉儲物流的供應缺口,保守預計至少超過1億平方米。
世邦魏理仕亞洲區工業與物流部主管楊煥傑表示指出,雖然目前工業物流倉儲的租金漲幅較低,但從長期來看其投資潛力相當巨大。
“因物流資產在市場上仍然很稀缺,因此其投資價格潛力很大。無論是境內還是境外機構所持有的資產,只要是拿出來準備在市場上出售,很快就會有一大波投資機構和公司來洽談收購。”楊煥傑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據戴德梁行的最新報告,物流地產2005年的市場規模還不足3億元。在過去十年里,伴隨國內經濟的快速發展,至2016年其規模已經超過100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高達40%。
戴德梁行華東區產業地產部主管單宇迪指出,倉儲物流的供應增長,已經不能滿足更快的需求增長。
正是因為這其中存在的潛在巨在缺口,當投資客緊盯住宅市場的時候,投資機構的目光分散到了物流倉儲地產。“無論是供應方還是需求方,都在積極尋找從自身業務出發,在物流地產領域投資布局。”單宇迪說。
在過去的一年里,雖然普洛斯在物流倉儲的市場份額由2015年的55%降至去年的45%,但普洛斯仍然是中國物流倉儲市場份額最大的公司。值得注意的是,市場上的傳統地產公司及投資機構,加大了對物流倉儲的布局。
2016年包括平安、萬科、豐樹在內的公司,其市場份額增至12%。萬科2015年在物流倉儲的份額為零,然而2016年快速上升至2%。平安的投資力度更大,其市場份額2015年幾乎為零,而去年占國內市場的比例已經達到5%。
其它一些公司也加大了該領域的投資。不久前綠地聯手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擬在航運物流、物流地產開發展開全面合作。借助遠洋在物流領域的優勢,雙方將在倉儲物流、商品配送系統等方面達成物流供應鏈戰略合作。而今年二月綠地與陜西省政府簽署的一攬子合作協議中,綠地計劃陜西投資2個大型保稅倉物流基地。
對于傳統住宅開發商及投資機會進軍物流倉儲,楊煥傑指出這與國內零售消費被看好,及物流倉儲規模不斷擴大有關。
楊煥傑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雖然電商增速有所放緩,但仍然是中國高標倉庫市場的最大租戶,仍占到該細分市場需求的一半以上。隨著各個城市對消費、產業的升級,以及新一輪城市軌道交通建設和啟動城市更新,城市對土地需求量的增加將壓縮物流倉儲用土的供應增長,而工業用地也將變得越來越稀缺。
“為使得物流用地更加信紙化,物流倉儲中將不斷投入包括智能分揀系統、機器人、射頻識別等新科技的運用。高科技在該領域的應用,在提升效率的同時,也必然會對未來的倉庫形態和業務運營模式帶來革命性的影響。”楊煥傑表示。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