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快遞業的發展,一些與快遞有關的“黑科技”也初露端倪,機器人尤其是小型微型機器人的在物流行業的應用得到極大程度的開發,比如無人送貨機、智能送貨機器人、無人倉庫等。近日,一款分揀機器人以其呆萌的外形走紅網絡。分揀機器人是如何工作的?它的優勢如何?智能物流究竟是什么呢?
分揀機器人怎樣工作?
分揀機器人裝備了3D視覺系統以及智能測算系統。據《北京日報》報道,當大小不一的商品在傳送架上經過時,分揀機器人的3D視覺系統能夠立刻識別出商品種類、大小,并在一秒鐘內換上不同大小的“撿拾器”,將貨物揀選出來放進包裝箱。然后通過智能系統測算選取最優路線,把貨品從貨架所在倉儲區搬運至員工配貨區。配貨員只需等貨架被搬到面前,從電腦提示的貨位上取下所需商品就可以配貨。
分揀機器人優勢在哪里?
與傳統的人工揀選過程相比,分揀機器人擁有數倍超越人工的效率。據《科技日報》報道,原本人工作業耗時一兩個小時的工作,分揀機器人15分鐘就能搞定,準確率高達99.99%,且能在負重1000KG的情況下仍舊保持以1.5m/s的速度行走。此外,分揀機器人還能保持24小時不間斷分揀,減少70%的人工作業量。
智能物流究竟是什么?
物流行業智能化已成為這個時代發展不可阻擋的潮流趨勢,人們未來也將更多地體驗到一些智能設備帶來的高效和便捷。據《錢江晚報》報道,事實上,以分揀機器人為代表的智能硬件的開發應用并不是智能物流的核心。智能物流不僅僅包括把包裹高效快捷地送到用戶手中,而是要對背后的物流數據、消費需求進行深層次挖掘,并通過對這些數據的分析再倒推到前端采購和供應鏈的層面,最終目的是要實現資源配置的優化。
智能物流的前端和后端需要共同發展。百世集團副總裁張硯冰在接受《科技日報》采訪時提出,真正的智能物流包括“超強大腦和強健肢體”,人們看到的各種智能化設備只是“強健的肢體”,它們是用來完成“大腦”指令的,隱藏在背后的“超強大腦”才是科技實力的關鍵。它除了指對海量數據進行大規模、全方位的分析處理能力外,還能從中延伸出對企業整體發展方向的戰略規劃和戰術調度。目前,物流行業“肢體”已經逐漸強健,“大腦”也需同步發展,以適應物流業更新換代的需求。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