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5年我國汽車行業產能過剩、競爭空前慘烈的態勢下,江汽集團卻捷報頻傳,以銷售整體車15萬輛、銷售收入125億元、利潤總額13億元的驕人業績,雄居國內14家重點汽車企業集團效益榜首,主要經營指標連續14年保持年均50%的增幅,實現了協調平衡基礎上的超常規發展。
江汽的成功經驗是什么?江汽集團董事長左延安說:“瞄準市場,自主創新,是企業的立足之本?!?
江汽1964年建廠,1968年生產出第一輛江淮牌汽車,到1990年年產銷不足千輛。這一年,左延安臨危受命,他提出新的決策思路:“‘地方游擊隊’與‘國家隊’同臺競爭,只有找準市場定位,自主創新,才能在夾縫中生存?!?
上世紀90年代初,國內中型客車供不應求,江淮汽車當即集中全部資源,開發自主產品。不到一年就研發出了7米系列的客車專用底盤,不僅改變了我國長期用貨車底盤改裝客車的歷史,也創立了專業生產客車底盤這一領域。
有了初步積累,江汽又瞄準輕卡市場果斷出擊。1995年自主研發的HFC1061系列JAC輕卡問世,逐步形成“威鈴”、“帥鈴”、“康鈴”三大系列,成為國內產品型譜最完善的輕卡生產企業。2000年,江汽開始進行二次創新,研制出瑞風多功能商務用車,于2002年投放市場,2005年銷售31516輛,銷售量穩居全國第一。與此同時,江汽在消化吸收國際高端產品技術的基礎上,根據我國道路狀況及貨運特點,開發出適應市場需求的系列新款格爾發重型卡車產品,水泥攪拌車、牽引車、載貨汽車、自卸車、泵車等陸續問世,形成完整的重卡產品型譜。2003年,江汽啟動了發動機的自主研發工作,很快自主研制出2.4L汽油發動機樣機;2004年,為進一步提升發動機的潛能,江汽與奧地利AVL公司合作,又相繼研制開發出2.4LCBR、2.2LTCI型汽油發動機,目前這些發動機已批量使用在公司現有產品上。
江淮汽車的各類產品都有出口,從卡車、客車底盤到客車,每一個系列的產品都有很好的表現,而江淮輕卡的出口勢頭更是迅猛,出口量全國第一。
江汽集團正是堅持依靠自主創新打造自主品牌,準確把握市場敢與強手競爭,才會經過十多年的努力,發展成擁有兩家上市公司、12家全資、控股子公司,年生產能力20萬輛、門類較全的綜合性汽車集團,成為國內汽車行業唯一沒有與國際資本結合卻有自主品牌、惟一沒有轎車項目卻雄居中國汽車工業“十強”的企業。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