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壇的主題是“人與無人”,但從本質上講,盡管在技術層面采用的是無人技術,無人技術事實上做的還是有情的無人。一個定位、雙輪驅動,三思而行可以說是物流現在發展的關鍵詞。
一個定位就是物流產業的定位,中國的物流產業從過去傳統的物流概念逐步進化,從2001年國家出臺第一個政策文件,到2009年國家出臺第一個物流規劃,再到2014年國務院發布了物流業發展的中長期規劃,物流業發展的定位逐漸清晰——物流業是支撐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性戰略性產業。因為物流貫穿第一產業、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所有的物資生產和產品都需要物流業來支撐。因此說物流業是支撐國民經濟的基礎性、戰略性產業,物流業是很有發展前景的產業。
雙輪驅動,一個是技術驅動,如業內人士談及較多的無人機、無人車、無人倉等,再一個就是政策驅動。其實這么多年來,物流業的發展都是隨著國家的政策環境逐步優化而發展的,2001年國家六部委發布文件,2004年國家發改委文件,2006年調整物流業的規劃,2014年物流業發展的中長期規劃,尤其是最近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國辦發2017年73號文。其中和快遞行業密切相關的是第四條,里面的三項內容都是大家反映強烈的方面。總體上來說,國家現在的政策,特別是對物流業對快遞業出臺了許多支持的政策。所以說物流產業的發展既有技術驅動也有政策驅動。
“三思而行”第一個,行業可以考慮共享經濟的思維。業內人士介紹,每天差不多有1億件快遞包裹需要快遞員進行派送。同時,有數據顯示245萬名快遞員在完成這項工作,未來規模還將繼續增長,為處理龐大的業務量,我覺得共享經濟的思維可以參考。目前不少大型的物流企業、快遞企業都在嘗試開放,菜鳥原來就是開放的平臺,京東也在對外開放。蘇寧物流開放也已經有三周年了。第二個,是個人性化的思維。目前的快遞小哥有200多萬名,還有3000萬卡車司機等,他們撐起了中國物流發展,但在一些時候,他們得不到應有的尊重,如何關愛快遞員、尊重他們的勞動,是行業也是消費者應該思考的問題。這樣龐大的群體,也應該在社會發展建言獻策當中有一席之地,讓他們有一個發言的機會。這是關于人性化的思維。第三個思維是應該有生態圈的思維。實際上有人和無人本身就是一個生態圈。技術的不斷改進對快遞小哥的素質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不僅僅是靠人力送包裹拼體力。快遞小哥會變成快遞大叔,但行業業務量卻在繼續增長,這就需要人和無人形成共生共融良性的互動。企業和企業之間,也是共生共融的生態圈。生態圈是大家互相依存,共生共融的,每個個體發揮自己應有的作用。
總結來說,物流業是一個基礎性、戰略性的產業,靠的技術驅動、政策驅動、雙輪驅動,如今的環境當中,物流行業要發展,也應當具備共享經濟的思維,要有人性化的思維,要有生態圈的思維。物流企業講預見未來,行業也應一起擁抱未來。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