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由新理財雜志社主辦的“第十四屆中國CFO大會暨2018中國CFO年度人物頒獎典禮”于在北京舉行。主題為“穿越新周期”。圓通速遞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兼CFO林凱出席并演講。
圓通上市后,隨著行業的發展,宏觀經濟政策的變化,做了很多的布局。
林凱稱,大家一般會認為圓通是一家快遞公司,但是圓通對自己的理解不應該只是一家快遞公司。馬云也在講,未來至少在國內,如果快遞不要錢了,那快遞行業應該怎么辦?“所以我們顯然不能只是做一家快遞公司”。
在過去的時間里,不管在國內還是國際,圓通擁有自己的航空公司,目前59條中歐班列里面唯一市場化運行的班列也是圓通在運行的。所以無論從鐵路還是航空、海運等方面都在做布局。此外,我們在科技、金融方面都有很多探索與推進。
以下為實錄:
林凱:謝謝李總,謝謝主辦方給我這個機會跟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我對新周期、新機遇的看法,我想從4個維度談下這個問題:
一、宏觀經濟層面
從整個國家的宏觀經濟,顯然我是在微觀層面上工作的人,對宏觀經濟可能不會有太多的看法,今天早上高院長與各位領導同我們一起分享了,我個人的感覺對宏觀經濟是相對來講比較謹慎樂觀,不管是說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還是逆周期調節,不管是要實現高質量發展還是在全球范圍內的“一帶一路”倡議,我認為對于當下在我們不指望或者不能延續、不能按照過去那種追求GDP高速增長而要追求健康增長的情況下,我們還是面臨比較多的機遇,所以從宏觀經濟層面上我認為是謹慎樂觀。
二、行業層面
對于我們這個行業來講,從2009年淘寶第一次推出“雙十一購物節”以來,電商行業包括物流快遞行業對于整個經濟的發展,民生發展的支持作用,也是越來越大。給大家一個基本的數字,去年我們全國電商實現的包裹快遞約611億票左右,一天1.5-1.8億票之間。去年雙十一期間,圓通達到1.1億票/天。
昨天還有很多投資者問我對于行業未來發展的看法,我自己還是比較樂觀的,主要有兩個方面,第一,大家原來在想電商行業是不是發展已經到頭了,電商企業增長已經放緩,誰知道過去兩三年內出來一個拼多多,忽然發現原來電商行業或者快遞行業還是這樣發展這是非常有意思的現象。
第二,去年在上海舉行的中國首屆進口博覽會,圓通也參加了此次進博會,包括2017年11月份,我們收購了一家香港的上市公司,推動整個圓通國際化戰略的落地。我們認為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推進,對于行業來講,應該還是有非常大的機會去發展。這是從行業的角度來講,應該要比整個宏觀經濟更樂觀一些。
三、公司層面
對于整個公司來講,圓通應該有很多機會的。圓通曾創造了非常多的第一,包括2016年10月19號作為快遞第一股在上海交易所上市,隨著行業的發展,宏觀經濟政策的變化,我們做了很多的布局,大家一般會認為我們是一家快遞公司,但是我們自己對自己的理解不應該只是一家快遞公司,因為馬云也在講,未來至少在國內,如果快遞不要錢了,那我們應該怎么辦?所以我們顯然不能只是做一家快遞公司。
在過去的時間里,不管在國內還是國際,圓通擁有自己的航空公司,目前59條中歐班列里面唯一市場化運行的班列也是我們圓通在運行的。
所以無論從鐵路還是航空、海運等方面我們都在做布局。此外,我們在科技、金融方面都有很多探索與推進。簡單的例子,大家知道美國運通在一百年前是全球第一家快遞公司,現在他們是全球第一家發卡行。
快遞公司本身有非常大的數據,我們在行業運作就要有相當大的科技投入,所以我個人是覺得對于圓通來講未來幾年應該是非常關鍵的幾年,也是大有可為的幾年,現在快遞行業是已經有7家上市公司進入了寡頭競爭的階段,價格也殺的很兇,服務也在提高,所以對企業來講我認為機遇跟挑戰都是并存的。
四、微觀財務層面
在這樣的過程中,我覺得在更加微觀的層面上,對我們財務來講機會可能更大了,因為我自己比較明顯的感觸是當企業從單一業務轉向多元化運行的時候,職能部門的作用應該是更突出,因為每一個業務老大管自己的業務板塊,但是職能部門是有機會覆蓋整個公司的方方面面的,尤其是從單一業務走出第一步的時候,大家發現原來A型的組織架構已經不能適應公司的發展,未來的組織架構可能是圓的,可能是矩陣的,可能是各種各樣的方式。
在這個過程中絕大部分公司都會專項做共享財務以及專業財務,所以大家講從賬房先生轉向價值創造,這樣的過程對像我們這樣的企業都是不可避免的,更何況還有國際國內兩個戰場,所以在這個過程中對財務的機會應該是比以前更大了。
大家可能都知道,阿里在四年前已經投入了圓通,從財務的角度來講,阿里現在董事長是財務出身的,現在螞蟻金服董事長也是CFO轉為公司CEO的,所以我覺得對于財務領域來講,當我們從賬房先生轉向對價值創造,當我們從對過去歷史的記錄轉向做未來預測的時候,對財務來講機會更多。
我個人理解,從CFO到CEO加一橫,在加這一橫之前爭取讓我們自己先成為公司的CEO,我們要先從CEO的觀點去看公司在降本增效在變革的過程中會存在什么樣的機會,存在什么樣的威脅,先從CEO的角度要求自己,然后才有機會做成公司的CEO,很多前輩給我們創造了很多的典范我們應該向他們學習。
總的來講,從四個層面上,從國家宏觀經濟到行業到公司到財務領域,我個人認為越是微觀層面我們的機會越大。
五、“2+1”的方向
我今年給我自己的工作定義的“2+1”的方向,“2”就是主要跟財務比較相關的,“1”通過財務的數據來推動整個公司的降本增效,降本增效話題是很熱門的話題,通過財務的角度推動整個公司降本增效的動作。
我本人也是擔任整個公司降本增效我們叫做委員會的負責人,推動整個業務部門,從財務角度推動整個業務部門想辦法降本增效,圍繞降本增效加強財務分析預算能力是非常重要的,通過預算、內控、計劃也好,為每個團隊制定比較詳細的工作計劃,督促每個業務部門做落地,這是我今年給自己定的第1個主要工作,利用財務工具推動整個公司降本增效。
第2個主要的工作是利用信息化手段推動整個公司的管理效率的提高,因為大家知道,我前面講了從單一業務到多元化業務,并且不同多元化業務對整個管理屬性要求不一樣的時候,整個公司的管理就會變的比較復雜,比如有些業務要求我們要快速反應靈活多變,有些業務要按照比較傳統的方式按部就班的進行,這樣子的話信息化的手段去固化流程、固化管控節點、提高工作效率顯得非常非常重要。
另外這個“1”是我自己個人的看法,前面很多領導也給我們分享說CEO要從戰略的視野,參與戰略的制定,在我自己職業生涯里面原來在比較小的公司里面做過很多非財務的工作,也做過一些業務方面的工作,站在今天的角度我來理解整個財務在公司里面能夠發揮的作用,我覺得至少有2-3個地方是我今年要求自己帶著這個團隊改變或者往前發展的。
第一,到目前為止圓通財務團隊將近900人,國內780人,海外130多人,這么龐大的財務團隊顯然在HR方面的要求是要比以前要高很多,因為隨著我們業務的布局,估計人員還得快速增加,通過共享中心的建設,通過技術手段限制人員的增長,并且在現有存量人員的基礎上提高我們的能力對我們來講是比較重要的挑戰,我對整個財務團隊要求就是不管從哪個方面,財務中心的HR管理要領先于整個公司HR大盤。這是第一。
第二,前面講的用IT驅動整個公司管理效率提升,像前面浪潮的老總分享的是一樣的,我們要從IT方面要有架構數據的能力,我們也要變成整個公司半個CEO。
第三個簡單從財務的視野理解財務的話可能會狹隘,所以我覺得至少從兩個方面,如果有機會我會要求自己多做一些參與:
1、我們是一家上市公司,所以我們要多去聆聽投資者的聲音,從他們的角度因為他們看到的行業比較多,不管是物流行業投資者還是別的行業的投資者,多傾聽他們的聲音,從他們的角度反思我們應該做什么。
2、很多CFO發展方向是做投資,我也覺得我們自己也應該多培養一些主動投資的視野,因為如果作為一個投資者,比如我們有錢做投資的話顯然不僅僅是考慮財務的問題,要考慮戰略的問題、發展的問題、技術的問題等等,這樣對我們視野擴展有一定的幫助,所以今年我給自己要求2+1。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