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粵港澳大灣區之后,長三角地區最有潛力產生中國第二大灣區。灣區經濟已經成為全球經濟中一股強勁的力量,無論是經濟貢獻還是科技創新貢獻,灣區的力量不容忽視。
21經濟研究院與阿里研究院聯合發布的《打造全球數字經濟高地:2019數字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報告》指出,環杭州灣大灣區地均GDP產出與人均GDP緊隨粵港澳大灣區之后,隨著長三角一體化加速推進,未來潛力不凡。
與紐約灣區、舊金山灣區、東京灣區和粵港澳大灣區這全球四大灣區對比,長三角地區由于納入較多內陸城市差距較大。但如果將由上海、杭州、寧波、紹興、嘉興、湖州、舟山組成的環杭州灣大灣區與上述世界四大灣區對比,則可以發現,在長三角27個中心區城市中,其用1/5的面積,1/3的人口,創造出2/5的GDP,是長三角最有活力的地區。
全球五大灣區比較
庫比蒂諾是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舊金山灣區南部一座人口僅有數萬的小城,卻產生了全球知名的手機生產商蘋果。同樣,科技巨頭谷歌總部也位于舊金山灣區內的一座小城。
在世界500強企業排行榜中,全球四大灣區占了92家,如果將環杭州灣大灣區算上,就是103家,占到總數的1/5。
根據《浙江省環杭州灣產業發展規劃》,環杭州灣地區是以上海為龍頭的長江三角洲地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包括杭州、寧波、紹興、嘉興、湖州、舟山六市。在上海、杭州兩大極核的帶動下,隨著長三角一體化加速推進,這一地區發展差距將越來越小,科技創新力量也將不斷增強。
從GDP總量來看,紐約灣區為1.72萬億美元,舊金山灣區0.83萬億美元,東京灣區1.92萬億美元,粵港澳大灣區1.64萬億美元,環杭州灣大灣區1.08萬億美元,長三角27城2.71萬億美元。環杭州灣大灣區GDP總量雖然排在粵港澳大灣區之后,但高于舊金山灣區,排在第四位。
從地均GDP也就是每平方公里GDP產出來看,紐約灣區為8000萬美元,舊金山灣區4611萬美元,東京灣區5190萬美元,粵港澳大灣區2937萬美元,環杭州灣大灣區2063萬美元,長三角27城1213萬美元。可以看出,紐約灣區高居榜首,遠高于排第二、第三的東京灣區與舊金山灣區,而分別排在第四、第五名的粵港澳大灣區與環杭州灣大灣區,又與第二、第三名有較大差距。
從人均GDP來看,紐約灣區為84646美元,舊金山灣區106821美元,東京灣區42256美元,粵港澳大灣區23584美元,環杭州灣大灣區19158美元,長三角27城17361美元。舊金山灣區人均GDP超過10萬美元位居榜首,紐約灣區緊隨其后,第三名東京灣區不足第二名的一半,分別排在第四、第五名的粵港澳大灣區與環杭州灣大灣區又與東京灣區有較大差距。
當然,長三角內部也存在發展差異。在長三角27個中心區城市中,環杭州灣大灣區用1/5的面積,1/3的人口,創造出2/5的GDP,是長三角最有活力的地區。隨著長三角一體化的發展,無疑將迎來縮小區域內部差距的良機,發展潛力不可小覷。
可打造中國第二大灣區
與紐約灣區、舊金山灣區、東京灣區相比,雖然環杭州灣大灣區與世界發達灣區仍存在差距,但在國內仍有發展潛力。
從五大灣區擁有世界500強企業數量情況來看,東京灣區39家、紐約灣區22家、粵港澳三大灣區20家,環杭州灣大灣區與舊金山灣區數量相當,僅為11家。但擴大至長三角來看,500強企業占16家,一體化潛力可以想象。
雖然環杭州灣大灣區與舊金山灣區世界500強數量相當,但是營業收入仍存在較大差距。與世界發達灣區相比,前100強中環杭州灣區僅有1家,粵港澳大灣區有2家,仍有較大提升空間。
不過,環杭州灣大灣區及長三角的發展潛力不容忽視,這從該地區的獨角獸企業發展情況一窺便知。
根據《中國獨角獸報告:2019》,2018年長三角地區成立不超過10年、估值超過10億美元未上市的獨角獸公司共58家,總估值3397億美元;估值超過100億美元的超級獨角獸4家,總估值2380億美元。
長三角獨角獸企業估值排第一、數量排第二,得益于這一地區卓越的科技研發實力、極具活力的創新創業土壤,以及廣闊又活躍的區域大市場。
分行業來看,長三角地區的獨角獸企業估值最高的是金融科技行業,遠超其余行業估值之和。獨角獸企業數量最多的是汽車交通行業,有9家,估值排在第四位。長三人工智能行業獨角獸僅1家,且估值不高,需要加快布局。在硬件、區塊鏈兩個行業,尚缺獨角獸企業。
分區域來看,長三角獨角獸企業分布呈現上海、杭州兩大極核帶動,南京快速崛起,合肥、無錫均有分布的格局,三省一市均有獨角獸企業上榜,分布比較均衡。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獨角獸企業在區域內各個重點城市均有分布,且長三角內南京新生獨角獸企業較多,成長潛力較大。
借助數字經濟發展的優勢,環杭州灣大灣區以及長三角地區未來發展潛力巨大。在打造全球數字經濟新高地的發展過程中,長三角地區可通過打造中國第二大灣區來強化其核心地區的輻射帶動作用,加速科技創新向內陸腹地的擴散。而這一點從G60科創走廊不斷向內陸擴圍就可以看出,長三角的科技創新正由灣區向內陸蔓延,隨著一體化的加速推進,其擴散速度將越來越快,輻射范圍越來越大,最終將驅動整個長三角地區經濟加速發展。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