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下旬,美國商務部公布包含77家中國公司及其附屬公司的所謂實體清單,其中就包括大疆。技術封鎖的鐵幕,正在科技領域廣泛地拉開。對于國內無人機而言,歐美的技術封鎖,將意味著什么?中國民用無人機產業鏈將會受到什么樣的影響?還有哪些短板需要補足?
就相關問題,宇辰網記者日前采訪到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無人系統研究院工程師楊炯,在他看來,中國擁有全世界最全的無人機產業鏈,其實已經沒有什么短板,“原來唯一的短板就在無線電,也就是數傳圖傳,現在國內的無線電技術,尤其是自研芯片逐漸趨于成熟,并不是完全被卡脖子。”
楊炯告訴宇辰網,這幾年,中國無人機產業鏈已臻于完善,原來無線電領域的缺陷,近年有很多廠商在努力發展相關技術。一旦這一領域攻關完成,也就沒有了短板。在他看來,所謂實體清單即便對大疆有影響,也只會是短期內的,對中國整體無人機行業影響不大。“熬過2021年,中國的無人機工業就沒有短板了。”這意味著,任何廠家都可以專注于產品的創造力,而不是基礎供應鏈。換言之,過了2021年,他認為中國的民用無人機行業也就沒了門檻。“現在可以看到大量的無線電產品都是國產貨,都是國產芯片。”楊炯說,再加上國產人工智能芯片已經成體系,意味著只要研發涉及到相關技術領域,你就能找到供應商,這說明無人機相關技術在中國已經形成體系。今年過后,大家將開始進入拼創新性的階段,“這個階段會持續很長,會砸很多錢。”所謂創新階段具體是指什么?用楊炯的話說,這就比如說手機發展出了蘋果,也是在基帶芯片沒問題,IOS生態系統也沒問題后,突然出現的,通過創新性的外觀設計,創新性的人機操作設計來打開市場。進入到這樣的階段,大家就開始比拼軟實力了,不再是靠著原理性技術門檻,而靠專利保護自己的利益,靠創造性吸引用戶。“這時我們可以說這個行業的大門已經開啟了。”在門檻問題解決以后,哪怕是新來的廠家,只要資金充足,其技術儲備可以迅速達到品牌廠家的水準,不會有明顯的技術差異,這時候大家可以比創新性、比工業化。在他看來,要在這個階段存活下來的廠家必須在產品可靠性、功能和市場發掘方面有突出的創造性。在這個創新階段能活下來的廠家,才能進入下一個階段,大規模生產比拼產品質量的普及階段。“在進入了這樣的階段后,才能說產業成熟,但要達到這個階段,無人機行業還需要很多年。”因為所謂的成熟,意味著大家拼的是成本、可靠性、實用性,到了產品已經進入“成本定價階段”,產品可靠性提升一大步,這才能進入產業成熟期。“任何一個新科技產品的出現到普及,都需要經歷這幾個階段。”而這幾年會是整個無人機行業一個大的變局。“本來我認為中國無人機產業鏈完善應該是2020年會發生的事,沒想到突發了新冠疫情,整個行業被拖后了。”在他看來,也許在2021年疫苗普及之后可以恢復發展,完成中國無人機供應鏈的最后一塊拼圖。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