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報道綜合外媒報道,機器人正在加速融入人類生活,它們越來越多地參與到人們的企業生產、日常生活之中。
“弱雞機器人”成為新潮流
據《日本經濟新聞》3月14日報道,不大能干、呆頭呆腦的機器人正大受人們歡迎,開發者管它們叫“弱雞機器人”。在人工智能全盛的時代,“弱小”反而變成優勢。這是為什么?
一個直徑超20厘米的軟布球在地板上旋轉。它有鼻子和尾巴,溜圓的眼睛轉到記者這邊后,會發出嗲嗲的獨特語音來打招呼。它就是由豐橋技術科學大學教授岡田美智男和松下公司聯合開發的機器人“NICOBO”。
NICOBO不會清掃,也不會做飯。它帶有攝像頭和感應器,可以識別人臉,被人抱住時也會作出反應,不過只能說“喂”“嗯”這樣的簡單語句。松下公司NICOBO項目主管增田陽一郎說:“與弱小無助的機器人一起生活,人會生出優越感?!?/p>
這個機器人明明是個機械裝置,卻讓人情不自禁地想幫助它。過去受歡迎的寵物型機器人被制作得外形像狗狗,可以讓人產生移情作用。新的機器人外形卻平凡無奇,特點就是弱小。
松下公司為將這款機器人投入實用,在眾籌網kraudfandingovoy平臺上給出了35800至39800日元(約合327至363美元)的售價。不到7小時,產品就籌集到了1000萬日元。從2022年3月開始,購買者就會收到產品。公司還在考慮將其推向大眾市場。
為什么這類機器人會暢銷呢?那是因為老齡化和城鎮化導致獨居人士越來越多。加上新冠疫情蔓延,也有一些人因遠離職場和朋友而陷入孤獨。但是僅僅用“有療愈作用、能緩解寂寞”的說法還不能完全解釋得通。
開發意圖中隱含著某種啟示。岡田教授過去就開始研發需要人幫助的“弱雞機器人”,比如自己撿不起來垃圾的垃圾箱型清掃機器人,在人行道上分發紙巾卻動作遲緩的機器人。他一共制作過30種機器人。
用上述兩種機器人進行試驗后發現,人們會自己將垃圾撿起來,或者主動靠上前去接紙巾。它們身上絲毫看不到以超級強大力量拯救人類的“強大機器人”影子。
岡田教授的想法已經達到了某種境界。他指出:“機器人越是優秀,人們對它的要求就越高而且變得越傲慢。可面對弱雞機器人,人們就會產生關心和體貼他人的心理?!?/p>
現在弱雞機器人走俏,與其說是讓人耳目一新,不如說是因為人們心境發生了很大變化。對他人寬容或者愿意利他的人可能增多了。從事機器人開發的初創企業“GROOVE X”研發出的超萌機器人“LOVOT”也很受歡迎。公司經理林要介紹說,研發這款機器人的目的就是“讓擁有者更溫柔”。
在與他人的關系這點,新冠疫情蔓延帶來了變化。受病毒威脅,人們切實感受到支撐社會從業者的不易,愿意對周圍人予以體貼的心理陡增,希望關心周圍人的情感也轉移到物品上面。以往一切依賴先進技術的心態發生變化后,人們對待機器人的方式也發生了變化。這并不奇怪,只會服從指揮和命令的機器人抓不住人的心。
機器人和人工智能技術的突飛猛進,很可能讓大家因擔心人的尊嚴受威脅而抵制尖端技術。使用者的心態會對技術普及產生影響。如果展示弱小能發揮出緩和人與尖端技術矛盾的作用,那它將成為今后技術研發的新潮流。
“弱小”變成優勢的情況正在出現。岡田教授等人開發的“NAMIDA”機器人如果被放置在汽車駕駛座旁邊,其視線就會時不時地轉向前方的彎道、行人和紅燈。雖然其球形身體上只有兩只眼睛,但它可以產生很大的效果。
與帶有強加于人感覺的汽車語音導航不同,NAMIDA以視線來顯示方向。在試駕中帶上它后,司機紛紛給予好評,認為“更容易知道前進方向,可以預先做好心理準備”。它的弱小無助感讓司機愿意跟它合作,進而使其發揮出超越語音導航的作用。
“協作機器人”探索新領域
另據西班牙《阿貝賽報》網站3月21日報道,“協作機器人”正在尋求征服新的領域。與人類同事并駕齊驅,它們已經是許多工廠的重要組成部分。但現在,它們正尋求邁向新的高度:征服那些它們的存在仍然屬于奇聞的部門,并大規模進入中小型企業。
“協作機器人”專為執行重復性和低附加值的工作而設計,它們在汽車工業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但是現在,它們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其他生產制造活動中,例如食品和藥物生產等。丹麥優傲機器人公司(工業協作機器人制造商)在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分區經理霍爾迪·佩萊格里指出,“協作機器人”在小型工廠中的應用已經開始變得越來越不那么新鮮了。這種技術正在“呈指數級增長”。西班牙在“協作機器人”應用推廣方面表現得相當不錯。具體來說,根據西班牙咨詢機構阿爾特蘭公司的數據,在工業機器人的應用方面,西班牙在歐盟排名第四,僅次于德國、意大利和法國。
擁有這種類型的機器人優點之一是,通過使那些人類無法提供“太多附加值”的重復性工作流程自動化,企業可以在成本上變得更具競爭力。機器人在這些工作中發揮了主要作用,因此人類員工將可以專注于執行更具創造性的任務。這有利于生產率的提高,以及將更多的資源投入研發和尋找市場上的其他趨勢。
這些“協作機器人”會破壞就業嗎?佩萊格里認為不會,僅憑一項數據就足以解釋這一點。佩萊格里說:“失業率最低的國家恰恰是那些平均每個居民擁有工業機器人數量最多的國家,例如韓國和德國等。”在這些國家,就像在西班牙也應該出現的情景那樣,要做的不是在人類員工和機器人之間進行選擇,而是在兩者之間實現協作。
“這有助于在這個日益全球化的世界中提高競爭力?!卑柼靥m公司的研發事務負責人米格爾·阿霍納指出,協作機器人“始終應該與人類員工合作,尤其是在生產流程的最后階段”。
“機器人集群”走向網絡化
此外,德國《商報》網站3月15日報道,德國巴伐利亞州埃朗根市的科研人員研發出用于清潔工作的機器人,而這種新的清潔機器人相互間還能不斷交流并學習新事物。專家們在服務業領域看到了巨大潛力。
人工智能是機器人技術中最重要的趨勢之一。然而,不僅單一機器人變得越來越智能,未來還應將整個機器人群體相互連接,讓它們相互交流知識并在此過程中學習新事物。
例如清潔機器人。借助集群知識的武裝,它們的工作效率將更高。醫療技術集群——埃朗根醫谷中心與初創公司Ceus共同研發了這種清潔機器人。Ceus公司總經理拉法埃爾·查孔指出,未來屬于移動機器人集群。“許多人甚至還不知道,有什么是可能的?!痹摷夹g有“巨大的潛力”。
服務機器人是機器人行業未來的巨大希望之一?!拔覀冋J為,專業和個人服務機器人的銷售額都將繼續強勢增長。”國際機器人聯合會主席米爾頓·蓋里表示。
例如,全球用于物流、醫藥和家庭的服務機器人的銷售額超過110億美元,增長率達到兩位數。新冠疫情可能加速機器人的發展趨勢?,F在,許多醫院都使用消毒機器人。
在醫療技術集群研發出清潔機器人絲毫不奇怪。機器人已經在醫學中使用了多年,埃朗根醫谷創新經理薩瓦·薩夫切夫說。例如,最先進的傳感器和圖像處理也投入使用。他說:“我們注意到,人們能在其他領域廣泛使用機器人?!?/p>
有一個領域特別適合?!拔覀冏约阂呀浿赖奶宄耍簶翘萸鍧嵦貏e貴,而且還特別累?!卑@矢t谷業務經理馬蒂亞斯·希格指出。實際上,集群的主要任務是出租空間并幫助建立網絡。“然而,它吸引我們與其中一位租戶一起研發一些東西?!?/p>
聯合研發的清潔機器人將在今后首次使用?!八鼈兪窍嗷ヂ摼W并共享工作的小型單元?!毕8窠忉尩馈@?,有專門用于吸塵和擦拭的單元。它們能夠相互協調,比如當拖把機器人看到最好應先進行真空吸塵時。
另外,例如當通道被阻塞時,機器人可以通知群里的其他成員。所有機器人都可以訪問公共數據庫并采取預防措施。
在德國,許多公司都參與了服務機器人技術。例如,柏林初創公司Insystems與生產照明設備的Boos Technical Lighting公司合作研發了一種移動消毒機器人。新冠病毒是影響數百萬人的全球性問題。為了最大程度地減少由病毒和細菌引起的感染并保護人們,伊爾默瑙技術公司Metralabs向市場推出一款Sterybot消毒機器人,它具有快速有效的UV-C輻射的表面消毒功能。在該行業,像Arculus這樣的公司正在推動移動機器人的研發。
德國機器人聯合會主席赫爾穆特·施密德表示:“有些機器人集群已經具備了智能能力,能夠處理復雜的運輸訂單?!?/p>
目前,許多機器人制造商正致力于人工智能的整合?!敖浀渚幊淘跈C器人技術領域迅速達到了極限,這恰恰是因為機器人與物理世界在互動。”慕尼黑工業大學下屬的創新創業孵化器——應用人工智能倡議總經理安德烈亞斯·利伯說。因此生產商更多地使用基于人工智能系統進行對象識別、規劃或移動。他說:“這一趨勢將繼續增長?!?/p>
希格堅信,未來屬于聯網機器人集群。
他說:“在5到10年內,人行道上的移動自主系統將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例如運送包裹或比薩餅?!?/p>
日本“GROOVE X”公司的機器人“LOVOT”。(資料圖片)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